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校园中的消极空间是普遍存在的,基于场所理论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外部消极空间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分析大学校园中这些消极空间的景观现状,找出这些空间消极和大学校园文化缺失的原因,并运用景观设计和空间设计的手法,提出对消极空间的改善策略,达到提高使用率和能产生反映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场所景观。  相似文献   

2.
黄明慧  芮潇 《现代园艺》2022,(1):98-100
在大量新校区不断建成的大环境下,城市内原有的老校区是去是留问题逐渐成为热点,尤其是具有历史性特征的高校校区,如何保留与改造延续其特有的空间布置及人文历史资源,成为当今高校校园设计规划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以大学生为目标对象,试图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高校老校区景观改造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方园艺》2021,32(3)
面对当今高校师生亚健康高发生率问题,高校附属山林为师生身心康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文章基于森林康养理念,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卧虎山为例,提出了促进校内师生健康的高校附属山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从运动养体、生态养心、科普养智、文化养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从而营造绿色健康景观空间。改善高校师生身心健康问题,为同类型的山林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区景观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目前却存在总体质量不高,与高校教育发展不适应。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景观品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需求十分必要。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教学区景观为例,分析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芳龙  叶姗虹 《花卉》2016,(18):42-43
导视系统是高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校园整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为例从当下高校校园景观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导视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六所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6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植物景观特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过分析植物景观案例的物种选择和配置手法,归纳出哈尔滨市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特色为“冰城绿韵,博文雅致,庄严奋进,和谐包容”.同时,提出其植物景观营造的可提升空间,为未来哈尔滨市乃至东北寒地地区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植物景观的营造,为高校校园景观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魏静 《现代园艺》2011,(9):113-114
论文以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3所高等院校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踏勘的形式对南京高校校园入口景观进行深入调查,最后,所测得的数据用模糊评价法进行量化分析对南京高校校园入口景观进行评价,得出了这几所高校入口景观的优劣,以期为将来高校校园入口景观评价引进一种可行的方法,并进一步完善校园入口景观设计理论,为高校校园入口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族高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滨水景观空间,能够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校园民族风情,同时,民族高校校园滨水景观空间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调查研究从实践出发,进行民族高校校园滨水景观空间与人行为的研究,为民族高校校园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定量植物景观AHP评价模型,依据物种、观赏特性、开花季节、生活类型和空间类型等5个多样性指标对陕西职业技术学院2个校区的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个校区的植物景观水平都为较好等级,并发现了2个校区绿化现状中在开花季节、生活型多样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增加秋季、冬季开花及常绿和落叶针叶树的种类来改善。  相似文献   

11.
徐久财  王楠 《现代园艺》2023,(5):137-139
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如火如荼,既有老旧校区的改造,又有新建校区的扩建,但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校园景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景观特色、校园户外空间单调乏味、缺少可停留空间、人车矛盾等,部分高校对户外景观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绿化工程阶段,使得我国高校在户外空间建成使用中缺乏活力。基于此,从高校户外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疫情及“双碳”背景,分析了校园环境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总结了高校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了高校景观环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3):154-156
高校校园作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校园景观营造至关重要。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对校园景观进行了剖析,指出其在校园建设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改造策略,同时,也为同类高校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俞卓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02-105
以西南科技大学老区的校园景观更新为例,从使用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的角度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大学老校区的潜力,遵循历史与发展设计的思路,寻求一种在日趋多元化的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校园空间的设计理念,为校园空间的长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既有校园景观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景观空间,具有实用功能和精神作用,良好的景观环境有利于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面临师生增加,校园复合功能需求增加,校园景观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空间转化、道路景观改善、绿化造景优化、校园文化提炼4个方面进行景观微更新,增加校园景观的连续性,增加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脉延续,让老校区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近几年建起的新校区,该校区作为以园林景观专业为主打专业的校区,因此在景观营造、植物配置及风格定位等上都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从该校区的景观规划与实际应用的多角度来阐释与浅析了当代校园景观对风景园林理论的探索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对现代风格的校园景观营建提供了较针对性的建设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校园景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植物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组成要素,可以营造各种空间,满足师生学习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反映校园的文化特色。本文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各功能分区植物应用情况与造景方式为例,剖析北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北方高校植物景观丰富度尚可,配植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此外节水型校园是未来校园景观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期为北方高校景观设计提供方法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校园环境不但要满足最基本的校区建设功能要求,更应该注重其在"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方面的营建。文章就此提出建设具有文化内涵和生态效应的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园艺》2019,(23):102-104
高校校园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环境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取决于校园的建筑及校园的园林景观。彩叶植物以其独特的叶色,优异的景观效果,稳定持久的观赏期,对高校植物景观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3个校区的彩叶植物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江西农业大学彩叶植物设计利用的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李平 《现代园艺》2023,(8):163-166
校园湿地是打造生态校园的重要一环,植物配置在景观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高校湿地景观的研究较少,且校园湿地景观植物配置普遍存在种植方式不合理、与周围环境不相容、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小西湖为例,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植物配置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植物配置方式、增强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联、加强景观内部及与周围环境的过渡衔接、合理引种、加强养护管理等措施,以期为今后生态校园湿地景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广场景观空间是展现校园文化主题的重要场所。在介绍校园典型公共空间主体、客体的分析定位的基础上,以潍坊学院图书馆广场为例,调查研究作为广场空间主要使用和服务对象的大学生对现状的感知、评价和广场使用现状,提出提升广场景观空间设计的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形成适合当代大学图书馆广场景观空间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今后校园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