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式"景观风格是目前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它是将现代的处理手法、新的技术、材料、工艺等与传统的造园思想、手法及元素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融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景观风格。主要探讨"新中式"风格的起源,其景观的概念界定,并着重从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客观和主观3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在现代空间中的融合。本文总结了"新中式"景观的概念,设计手法,以及"新中式"景观对中国景观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花卉》2017,(24)
在当前园林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将中国元素应用于原理景观中,有利于提升原理景观设计效果。对此,本文首先对传统中国元素进行介绍,然后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元素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4.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元素融合到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本文简单介绍了新中式景观的概念,并阐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新中式景观中的形式与效果,以及详细探讨新中式景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由此而衍生的新式造型和风格元素。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使"郊"的景观在当代重新焕发光芒。"郊"是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对的空间概念与权属概念。如何将"郊"的意趣在城市生态公园中有效实现与合理地体现,并且将"农"与"艺"的景观元素融入"郊"文化景观中去。当代中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为中国的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赋予中国城市景观以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6.
刘凡 《花卉》2020,(14):107-108
我国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的沉淀并发展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对人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景观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若在其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还可以有效地推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本文对园林景观和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简述,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对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校园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中,使运用后的景观元素分为建筑屋顶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人工湿地、渗透池、植被浅沟、渗井。本文分析了在"海绵城市"背景下,校园景观元素设计方案,以此解决校园雨水内涝、用水紧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具有凝练、庄重、渗透的特质,像诗歌、音乐、雕塑极具张力,富含精神营养。拥有强大的穿透性。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以概括、精炼为长。本文就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如何予以运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希冀为广大现代景观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其中古典园林是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植物景观是古典园林景观布置的关键因素,对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而且也对我们发展现代景观艺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空间布置进行介绍,对空间构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设计理念中,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被多方应用,园林设计在景观构造上,十分注重以民族元素构建东方文化特色,以其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促进既具现代科技性又具本土传统风格的景观特点形成。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历代园林设计者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因。中国园林被誉为“一首凝固的诗”,自古以来便与诗文交融,诗文与园林景观共同形成了中国园林丰富生动、富含意境的园林空间。以写景古诗文为研究对象,以《小石潭记》为主,《滁州西涧》《游园不值》为辅,共3首古诗文为例,找出写景古诗文中出现的景观元素。将其用表格归类为具象景观元素(山石、植物、水体、建筑小品、动物)、时间景观元素(昼夜、季节)、天气景观元素(烟雾、云霞、雨水)、抽象景观元素(光影、声音)4大类12小类。通过古诗文赏析,分析景观元素之间拟表达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探寻这些景观元素在设计中营造意境的方法和写景古诗文意境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特殊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中式景观风格是将经久不息、经过历史考验的中国传统元素融糅到现代化景观设计中的一种设计风格。新中式景观风格作为一种新兴的、民族化的景观设计手法,已经在世界景观设计风格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对新中式景观风格的概念介绍和运用手法上的研究,浅析新中式景观风格的产生和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京都龙山寺枯山水的景观小品,对日本枯山水传统小品特点和内在精神的营造,总结了日本枯山水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以日本现代枯山水景观小品设计中传统元素重新组合,将民族特色抽象符号化,禅味的营造以及再现演绎的象征手法等转型方法进行探讨,为中国枯山水景观小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景观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特定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产业形态、民风民俗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具有浓厚的地域性[1]。陕西关中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凝集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章探讨关中民俗文化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手法,并以"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为例,细述表达手法的具体应用,旨在为民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诗情画意杭州园杭州园位于楚水景区,总面积约4300m~2。它结合杭州地域特色,选取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为核心意境,将其主要景观元素进行提炼并加以创新,组合"西湖十景"部分景观设计特征,运用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手法,通过"一湖、一堤、二入口、三桥、四亭"等景观元素进行充分诠释,并融合武汉园博园中"楚水"的造园体系,营造  相似文献   

16.
书院园林景观以园林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楹联等作为景观元素,以"情景交融"为造景思想,在景观营造中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意境,对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江苏古代书院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自然环境为基础,借鉴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从园林建筑、山水景观、植物景观、园林意境4个方面,对江苏古代书院的景观营造展开分析,总结和归纳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中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陷于"千镇一面"发展困境,特色景观的塑造是小城镇摆脱困境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桐城市孔城镇为例,分析城镇景观塑造元素构成,结合地方景观特色风貌,将镇区内的"田、水、林"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共同塑造镇区特色景观。在此基础上,得出一般性小城镇景观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严磊 《现代园艺》2012,(18):113-114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及国外成熟景观理论的引入,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就此断裂,现代中国景观园林的风格应该延续中国传统园林的脉络。如何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隐喻传统?如何尊重历史有所新的创意?本文试图通过对九间堂别墅景观元素的分析来探讨中式现代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9.
陈志雷 《现代园艺》2013,(24):91-91
乡土代表了地域的特色以及本土的文化,乡土景观元素来自于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和地域的特征紧密相连,而且代表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以及地方精神。本文通过探讨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科学运用,使现代园林建设真正的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灵魂,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将校园文化运用景观设计语言加以强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分析了校园建筑、园林小品、铺装以及校园景点的命名等景观元素来体现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