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莆田市相关建设项目的调查以及对当地自然、人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以莆田市"主城风貌控制区"荔枝林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现有景观特色资源评价体系为基础,依据中国园林史学内涵中所涉及文化层级研究立场,对应开展城乡物质环境中以园林景观为载体的城市风貌研究。以城市生态型专类公园——"绶溪公园"为典型案例,探讨荔枝林景观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游憩价值的文化感知功能传递性,分析园林风貌约束力的形成以及对城市风貌圈的发展作用关系,为莆田市"绶溪公园"以及周边城市设计与景观风貌等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博白县人民公园升级改造设计为实例,通过对公园的主要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公园的绿化环境与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镇公园升级景观改造规划的目标定位、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并从道路规划、绿地种植规划、景点设施规划、管理与服务设施规划、融入当地文化、防火防灾规划等方面的升级改造进行了说明。通过景观升级改造规划设计,使城镇公园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优美、更生态,更能满足现代城市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嘉定区陈家山公园以挖掘与保护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改造目标,以古典园林手法打造现代滨水开放景观为改造原则,对老公园景观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在方案的规划设计和整体布局上,充分挖掘以"荷文化"为主的陈家山历史典故,在老公园的改造中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城市园林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陈伟 《现代园艺》2013,(16):81-82
在原邵阳市城南公园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一个概念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对原城南公园按照"主题化、生态化、特色化"理念进行了景观的改造规划。该公园景观设计旨在探讨建设体现时代风格的现代城市公园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内涵,营造一个既具现代化元素,又具和谐、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公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利用城市中的闲置边角地块、无用地块作为载体,进行"见缝插园"的小型户外公共空间的改造。为解决微型、小型地块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园林角度对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按照科学绿化、科学改造、节约投资的原则,提出以亲民利民便民为核心,通过对城市中建设口袋公园的内涵进行详细的设计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安阳市易园改造为案例,探讨城市老公园提升改造问题。易园是安阳地标生态文化休憩公园,存在设施老旧,景观特色不鲜明,地被草坪退化等问题,改造中遵循"绿色、健康、和谐"的理念,通过维修基础设施,增加植物景观,维护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型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整体提升易园的景观和环境水平,使老公园继续发挥效益,服务市民。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与时俱进,改造后的公园应更符合市民的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装载城市的历史记忆,传承公园的历史文化。以蚌埠市津浦大塘公园提升改造为例,阐述了公园改造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提升改造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今后城市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佳琪  白恒勤  王丹  孙翔 《现代园艺》2021,(5):91-92,94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城市公园功能的要求或希望不仅仅局限于花花草草的观赏性,还考虑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风格、是否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能否反映城市的文化、人文风情,能否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等等。城市公园是居民生活中游玩休憩的重要场所,公园的各项改造与修葺都应时时刻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重建中,既要结合当地文化与生态环境,又要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更加合理地改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公园建设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因此,以成吉思汗公园为例,分析其改造过程以及其空间结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的应用对于公园绿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植物对于公园绿地的作用主要有调节环境生态状况、划分空间、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景观效果等。根据场地与环境情况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积极作用,可促进城市空间环境更好地发展。以重庆江北嘴中央公园为例,结合该公园的区位环境等区域特点,对植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城市生态遗址公园改造理念入手,结合城市文化公园的发展空间、设计理念、文化提升等方法,探讨了当前城市文化遗址公园在城市整体景观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在保证城市文化遗址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生态景观改造,使其服务于民,并增进人们对其历史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查询和实地调查,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和文化符号的角度,探讨景观符号学理论在西湖公园人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景观符号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城市公园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与改造更新,并传承该城市历史文脉与传统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2.
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改造,是将城市看作有生长性的生命体.基于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从城市范围聚焦公园更新,探讨了龙城公园作为深圳龙岗东部绿芯的改造策略,及其重难点解决措施.力求将龙城公园打造为老公园更新之典范,带动周边众多公园改造.进而从公园辐射城市,带动整个龙岗区的城市更新.助力龙岗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曹慧洁 《花卉》2020,(12):75-76
河道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生命的源头,河道公园的设计是对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最好的表达。河道是城市文化的起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在进行河道公园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其整体性,使河道公园更好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产业也在不断地调整升级,河道公园的改造升级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所有沿江沿河城市几乎都有河道公园的存在。本文将以我国的河道公园现状为基础,探讨河道公园的提升改造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静 《花卉》2019,(20)
随着生态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园林景观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表现为城市园林的软景观改造。要提高园林环境质量,就必须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平衡当地生态系统、满足生态环境本文以柳州市为例,对雀儿公园北区进行了改造。对于公园景观改造提升建设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做出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胡之平 《现代园艺》2013,(24):76-77
以曹妃甸工业园区新建城市公园、衡水市老城区旧公园改造和南京市一个高品质居住社区景观为案例,分析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不同功能区的景观环境如何适应城市的变迁与更新。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环境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需要融合城市的特点,体现地域文化,更好地完善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优化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高星片区)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给其他类似的城市作出参考,以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高星片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其公园绿地现状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指出公园绿地总体布局不均衡、类型欠丰富、植物景观设计较单一、设施设备不健全、管理养护粗放等问题。最后结合望城区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城市特色,提出新建公园绿地合理均衡布局、增强植物群落类型、增加公园设施设备、规范管理养护制度等措施,强化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宜居望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老旧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已成为优化生态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等城市综合指数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合肥市翡翠湖公园重生策略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归纳方式,希望对有类似改造的公园有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湿地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通过对白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湿地公园改造的实例,提出补偿性设计思路,规划和改造白河湿地公园,并对已破坏的白河生态系统进行生态补偿,为南阳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周凯 《北方园艺》2011,(4):128-130
在建设部2006年提出"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地"号召的基础上,通过几年的绿地建设实践,以新乡市卫河公园的改造设计为例,对卫河公园的节约型改造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一种基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理论的公园改造的研究思路,以期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改造伴随着城市的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设施工程的建设,以葫芦岛市龙湾公园改造为例,分析公园改造的定位和目标,总结出城市公园改造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