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陕西果业发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 ,为陕西果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 ,全省乃至全国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果业获得了较为有利的发展时机 ,在这一大背景下 ,省委、省政府把果业列为全省重点开发的优势产业之一 ,并指出陕西果业具有世界性的优势 ,要做大做强。那么 ,陕西果业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由果业大省到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是从事果业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1 我省果业发展的现状1 .1 建成大规模较集中的优质果品基地 ,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据统计 2 0 0 2年 ,全省水…  相似文献   

2.
7月28日,在2011年全省农牧局长座谈召开之际,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巡视员黄全成为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进行了揭牌,副厅长刘志民主持仪式,  相似文献   

3.
春阳 《新农业》2007,(1):26-27
辽宁省果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多年来,果树生产一直是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地把辽宁建成全国果业强省和优质水果出口基地,实现果业产业化,省政府根据加快推进畜牧、水产、水果、蔬菜等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一牧两水一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提出,把“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结合各地资源优势的实际,该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果业、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两个决定”,将果业和畜牧业确定为全省支柱产业。截止到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有五项重点,其中加大良种的推广力度被列为首位。作为一个果业科技人员,从果业生产和科技角度谈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对全省果业工作、果区的领导和果农有参考作用,则喜莫大焉。科教兴农良种为先在科教兴农中,良种是农业增效的第一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6.
果树生产是山东省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果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自1996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果业结构同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样,经历了量的扩张、缩减、稳定的发展过程。总起来看,全省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不断优化,果品产业结构也要不断优化升级,向着区域布局合理、地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优质高效的方向健康、稳定发展。 果业结构现状 面积趋减,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根据果品市场需求量的变化,自“九五”以来通过果业结构调整,山东省果园面积经历了由“八五”期间的数量急剧扩张转向了逐步缩减,进入了稳定、优质、高效的发展阶段。“八五”期间全省果园面积扩大了32万公顷,年递增  相似文献   

7.
<正>一、陕西榆林横山区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为了将陕西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省果业管理局提出了"西进北扩"的发展布局规划。横山县作为全省苹果产业"北扩"的前沿阵地,通过产业优化、扩大栽培面积等,为全省果业布局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横山县也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果业,让果业成了人民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横山县为提高自身的果业栽培水平,做出了两大调整:一是老园改造。以"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为基础,对一些老园进行改造,提高果园的产量,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提高果农的栽培积极性。二是示范园建设。横山县按照"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要求,重点建设了一批苹果示范园。通过科  相似文献   

8.
《甘肃农业》2011,(8):F0004-F0004
7月28日,在2011年全省农牧局长座谈召开之际,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省农牧斤厅长武文斌、巡视员黄全成为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进行了揭牌,副厅长刘志民主持仪式,分管副厅长杨祁峰作了讲话。巡视员王亨通、副厅长韩临广、姜良、妥建福、副巡视员祁全银、程浩明、农机局长刘聚才出席了仪式。全省各市(州)农牧(畜牧、兽医...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是落叶果树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水果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果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果业经济是辽宁农业经济的高效产业之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是全国果品主产区,多年来果品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通过走访全省果品主产区有代表性的新型果品生产和经营主体,与当地政府、业务部门和技术人员等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山东省果业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标准化助推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健 《新农业》2010,(11):4-6
<正>为在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中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辽宁果业发展水平,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2010~2012年,辽宁省农委、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优质水果提质增效工程。通过项目拉动、典型引导、外向牵动,全省果业发展实现"一稳定、  相似文献   

12.
《甘肃农业科技》2013,(12):F0002-F0002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85年,2011年加挂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隶属于甘肃省农牧厅,属公益性全额事业单位,县级建制。主要负责全省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示范推广;指导全省经济作物生产,组织建立全省区域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负责全省果晶行业管理,发展政策和规划的起草;承担全省蔬菜、苹果、中药材三个产业扶持办法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3.
江西果业到底还有没有戏?省果业工程办公室、省经济作物局推广研究员朱一清产销形势突显严峻价格下降事出有因全省现有果园面积524万亩,投产面积231.9万亩,水果总产达120万吨,平均单产为517.5公斤;总产值18.47亿元,每公斤均价1.54元。其中...  相似文献   

14.
浅谈浆果类树种在辽宁省果业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给辽宁省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 ,必须加快果树品种结构调整 ,努力开拓市场 ,实行名牌战略 ,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增强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更好地发挥水果产业优势 ,增加对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1 辽宁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省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辽宁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 4个方面 :一是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辽宁省苹果的老品种比例偏大 ,优质…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部分地区水井已打到地下300米,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全省各类果树种植面积60多万公顷,每年需大量灌溉用水。但由于落后的灌溉方式和设施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增加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果业的发展。借助物联网技术建设现代果园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将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开创果业节水灌溉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21-122
研究了电子商务促进陕西果业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动力问题。基于目前陕西果业现存问题,主要就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扩大市场需求,电商带动陕西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培养电商人才,提高陕西果业人员素质,果业电超对接产销一体化双流通模式、倒逼果业物流转型升级等电子商务促进陕西果业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研究对电子商务优化陕西果业转型升级,实现果业精准扶贫,促进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梨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山东省梨果生产现状,包括历年梨面积产量消长动态、在全国及全省果业中的地位、山东省梨树资源和分布情况以及主要品种构成,指出了当前山东省梨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渭南市果品生产市场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渭南市辖临渭区1区、韩城、华阴2市,富平、白水、蒲城、合阳、大荔、华县、潼关、澄城8县,是全省果业大市之一。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经过“七五”打基础、“八五”大发展和“九五”以来的调整提高,已成为渭南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效益最好的农村特色产业。2001年全市果品总产值15.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2%。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延安市绿色果业信息化的发展,围绕果业资源管理,以果业专家系统为依托,设计并构建了基于Browser/Server市级尺度的智慧果业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果业资源管理、果业基地管理、病虫害管理、服务体系、营销企业、社团组织于一体,全面梳理和整合果业综合信息资源,搭建可查询、可分析、助决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数据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应用表明,该平台有助于促进果业转型升级,实现果业管理精准化、手段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南城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果业、蔬菜、水产为特色的农业县,20世纪80年代水稻单产居全省第一.被评为江西省第一个“吨粮田县”。在农业部和省、市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南城县2011年和2012年被列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项目县.2011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