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选对堆蜡粉蚧若虫有较好防效的杀虫剂,为堆蜡粉蚧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施药法分别测定9种杀虫剂单剂及其中两种药剂按不同比例混用后对龙眼上堆蜡粉蚧的田间防效.[结果]药后7d,22.4%螺虫乙酯SC 4500和3500倍处理及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质量比为7∶3)2000和1000倍处理对堆蜡粉蚧的防效均高于90.00%,50%噻虫胺WG、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1∶1)和10%吡虫啉WP1000倍处理对堆蜡粉蚧的防效在80.00%以上,其余药剂的防效均低于76.00%.药后15d,22.4%螺虫乙酯SC 4500和3500倍、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1∶1)2000和1000倍、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3∶7) 1000倍处理对堆蜡粉蚧的防效在95.00%以上,48%毒死蜱EC和10%吡虫啉WP1000倍处理对堆蜡粉蚧的防效在90.00%以上,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3∶7)2000倍处理、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7∶3)和20%甲氰菊酯EC 1000倍处理防效在80.00%以上,其余药剂的防效则在80.00%以下.[结论]22.4%螺虫乙酯SC、25%噻嗪酮WP+48%毒死蜱EC(质量比1∶1、3∶7和7∶3)混用可作为果园中防治堆蜡粉蚧的首选药剂,48%毒死蜱EC和20%甲氰菊酯EC可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6种杀虫剂对双季晚糯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金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85-15687
于2006~2009年比较了6种药剂对双季晚糯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22%吡·毒EC1000倍液防效最好,施药后1d校正防效达97.48%,药后7d校正防效达98.50%;其次为5%氟虫腈SC和48%毒死蜱EC,校正防效均达95%以上;20%三唑磷EC的防效较差,仅80%左右。  相似文献   

3.
橡副珠蜡蚧是橡胶树重要害虫。为了推荐生产上有效药剂,在室外开展了 5 种杀虫剂[爱本(氟啶·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氟啶虫酰、毒死蜱]对橡副珠蜡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 15 d 后,爱本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其 1500 倍液和 2500 倍液的防效分别为 100%、99.21%;其次为毒死蜱乳油 800 倍液,防效为 98.5%;噻嗪酮悬浮剂的防效一般,其 1000 倍液和 2000 倍液的防效分别为 79.29%、70.72%;螺虫乙酯 3000 倍液、氟啶虫酰胺 3000 倍防效最差,分别 38.62%、30.07%。根据防效测定结果,推荐生产上可选用爱本悬浮剂 1500~2500 倍、毒死蜱 800 倍作为橡副珠蜡蚧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李艳琼  李丛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31-7532,7534
[目的]评价几种药剂对绿化柿树柿绵蚧的防治效果。[方法]介绍了绿化柿树柿绵蚧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并研究了4种药剂对绿化柿树柿绵蚧的防治效果。[结果]柿绵蚧在云南玉溪绿化柿树上1年发生5代,以低龄若虫在树裂缝、粗皮缝隙、叶痕、枝条轮痕等处越冬,翌年立春后,柿子新梢长出小叶时开始出蛰,爬到新梢、嫩芽、叶柄、叶背处为害。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3 d,480 g/L毒死蜱EC、2.5%高效氯氰菊酯EC和对照药剂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分别为85.57%、70.45%和71.59%,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药后15 d,480 g/L毒死蜱EC、240 g/L亩旺特SL、2.5%高效氯氰菊酯EC的防效分别为90.24%、85.66%和84.37%,和对照药剂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相比均达显著差异;药后35 d,480 g/L毒死蜱EC、240 g/L亩旺特SL与对照药剂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相比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结论]选择480 g/L毒死蜱EC 5 000倍液或240 g/L亩旺特SL 2 500倍液进行喷雾来防治绿化柿树柿绵蚧,可达到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10%吡虫啉WP、25%噻虫嗪WC、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药后7 d内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为害,药后14 d仍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优于其他4种供试药剂;25%噻嗪酮WP药后3-7 d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持效性和速效性较差;20%异丙威EC和40%毒死蜱EC防效一般、持效性差,但速效性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仁平  张玉美  姚骏 《农技服务》2011,28(3):278-279
以喷雾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及剂量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ifera(Horvath)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毒死蜱·噻嗪酮EC 750ml/hm~2防效最好,药后3d、7d调查,防效分别达77.32%和86.48%,但该药剂对稻飞虱天敌蜘蛛的杀伤力较大。若从对环境对有益生物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选用40%毒死蜱EC和70%吡虫啉WG防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7.
橄榄片盾蚧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的新害虫,在果树休眠期用4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0 d后,40;速扑杀防效最好,达到85.41;.在果树生长季节用6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速扑杀1∶1 000倍液、3;金世纪1∶1 500倍液、20;蚧霸1∶2 000倍液,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达到85.55;、81.7;和80.69;.对橄榄片盾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6种药剂对小麦叶蜂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安 《贵州农业科学》2012,(3):139-141,146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叶蜂的高效药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小区和大田药效比较试验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小麦叶蜂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药后48h,75%乙酰甲胺磷SP、2.0%阿维菌素EC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小麦叶蜂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校正死亡率均达87%以上;小区比较试验以2.0%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药后5d,校正防效达95.83%;其次是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2 000倍液,校正防效为93.26%;大田药效试验结果与小区比较试验相似,药后5d,2.0%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2 000倍液的校正防效分别达96.20%和92.66%,而20%三唑磷EC 1 000倍液的防效仅为73.17%。结论:小麦叶蜂的田间药剂防治以2.0%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和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000倍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肖满开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12-113
于2008年进行了35%噻嗪·毒死蜱Ec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5%噻嗪·毒死蜱Ec对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周35%噻嗪·毒死蜱EC80~120ml,药后1d,对褐飞虱的校正防效为64.09%~72.97%,表明噻嗪酮配以毒死蜱后,速效性显著提高;药后3d,对褐飞虱的校正防效为82.19%~89.51%,药后7d达84.28%~90.59%,优于噻嗪酮、毒死蜱单用的效果。对药后7d校正防效数据经反正弦转换后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药剂处理间F=16.81〉F0.01=5.64,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徐法三  莫小荣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879-1880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8%阿维菌素2 000倍+20%啶虫脒2 000倍、25%噻嗪酮1 000倍+20%啶虫脒2 000倍、22.4%螺虫乙酯2 000倍+0.5%依维菌素1 500倍、25%噻嗪酮1 000倍+0.5%依维菌素1 500倍4个配方对柑橘红蜡蚧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30 d防效分别为96.7%、96.6%、90.6%、90.2%;药后47 d防效分别为96.4%、96.1%、91.0%、90.7%。随着高效农药杀扑磷因高毒在柑橘上禁用后,防治柑橘红蜡蚧可选用以上4个配方,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均匀喷雾,能有效控制红蜡蚧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进行八种药剂对洋葱蓟马的防治试验,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复配杀虫剂21%增效氰马EC的防效最好,最高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同时出现在药后7d,分别为92.8%和94.7%,药后21 d的虫减退率和防效仍能达到78.6%和87.2%。2.5%功夫EC和40%敌敌畏.毒死蜱EC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87.2%和84.4%。内吸性药剂在防治过程中药效表现缓慢,10%吡虫啉WP、30%阿维.杀虫单EC和40%乐果EC药后14 d才能发挥最大防治效果,分别为91.0%、87.8%和78.2%。建议今后在防治洋葱蓟马时选择具有复配型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氯噻啉防治褐飞虱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海清 《广西农学报》2006,21(5):6-7,22
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后1、3和5天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3.46%、94.03%和96.12%;1500倍液,药后1、3和5天的防效分别为80.23%、92.12%和94.34%;2000倍液,药后1、3和5天的防效分别为71.96%、84.59%和88.38%。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1500倍液对褐飞虱的防效显著高于2000倍的防效。25%噻嗪酮.杀虫单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药后1天、3天、5天的防效分别为45.46%、50.03%、54.73%;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药后1天、3天、5天的防效分别为46.20%、49.29%、54.18%。结果表明,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25%噻嗪酮.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和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及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进行喷药试验。【结果】 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药后1、7、35 d对螺旋粉虱的防效分别为100.00%、93.83%、和86.70%;药后2、7、14 d观察,未见番石榴树出现药害现象。【结论】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番石榴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螺旋粉虱的防治药剂在番石榴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使用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4.
麦黑斑潜叶蝇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1.8%爱福丁EC 3 0 0 0倍液或 75 %灭蝇胺WP 5 0 0 0倍液药后 3、10天的防效达 97.5 %以上 ,是防治麦黑斑潜叶蝇的首选药剂 ;40 %毒死蜱EC 15 0 0倍液、2 0 %三唑磷EC 15 0 0倍液和 40 %氧化乐果EC 10 0 0倍液药后 3、10天的防效达 80 %以上。上述药剂可以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2001,(5):23-23,36
用60%吡、单WP、25%噻嗪酮WP、10%的大功臣WP、90%巴丹WP、20%叶蝉散EC。五种药剂常规用量,防治茶园叶蝉,药后20d的防效分别67.3%、58.7%、61.6%、56.5%、60.7%,药后20d的防效分别分89.8%、87.9%、83.9%、66.4%、66.1%。  相似文献   

16.
水稻赤斑禾沫蝉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在贵阳市海拔1100 m地区进行了水稻赤斑禾沫蝉的发生规律调查和8种农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消长出现明显的单峰型,发生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峰期在8月上中旬,防治适期应在8月上旬;筛选出3%啶虫眯乳油2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00倍液等5种药剂的防效较高,药后1 d,防效为97.18%~100.00%;药后3 d,防效为95.86%~100.00%;药后7 d,防效为85.34%~97.12%;药后14 d,防效为83.44%~96.0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联合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咯菌腈及其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验证了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咯菌腈和戊唑醇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EC_(50)值分别为0.0045、0.0671 mg/L。戊唑醇与咯菌腈不同配比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表现为加和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100 mg/kg和500 mg/kg连续喷施3次时,末次药后7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平均防效分别为80.31%和89.44%,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80.24%和89.71%,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0.08%和76.29%;末次药后15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平均防效分别为76.80%和83.63%,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4.63%和81.22%,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54.53%和65.24%;复配药剂两种施药浓度的防效均比使用相同浓度单一药剂的防效高。【结论】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为8∶2的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田间防治效果好且对火龙果无药害,可以在火龙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有效成分36 g/h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和7 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4.92%和96.58%;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9(有效成分75 g/hm2)7 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92.34%,明显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15%安打SC 3 500倍液、10%除尽SC 1 500倍液、52.25%农地乐EC 1 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药后5 d校正防效均达95%以上,是防治斜纹夜蛾的理想药剂;20%米满SC 1 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药后5 d校正防效为79.4%,但持效性较好,可作为防治斜纹夜蛾的推广药剂;0.3%全敌EC 1 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药后5 d校正防效为64.25%,速效性相对较差,建议与其他杀虫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20.
汪建军  王社英 《农技服务》2007,24(8):64-64,66
为探索防治柑橘红蜡蚧的最佳药剂,用5种杀虫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在药后2、7、15、21 d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20%噻·杀扑乳油和40%杀扑·氧乐乳油药剂的防治效果最佳,其防效率分别达95.68%和93.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