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超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人工老化对种子超弱发光(UWL)的影响及UWL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探索一种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新方法,以小麦种子‘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人工老化过程中超弱发光的变化及其与种子活力、ATP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UWL强度和ATP含量均逐渐下降;人工老化48 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9.19%、34.34%、38.78%、27.77%和13.84%。相关分析表明,UWL强度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ATP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UWL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灵敏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红花大金元、G28和K326烤烟种子搭乘“神舟一号”宇宙飞船空间飞行回收后贮存,连续7年观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标有显著的太空飞行、品种和贮存时间效应。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在贮存1年后随贮存时间推移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太空飞行种子的低于地面对照组。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太空飞行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G28显著高于红花大金元和K326。贮存时间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太空飞行相对效应和绝对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起始种子活力指标对太空飞行效应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老化和Ce^3+浸种后再人工老化的沙葱种子为试材,对种子活力、电导率、呼吸速率、活性氧和超微弱发光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探讨Ce3+浸种对沙葱老化种子活性氧与超微弱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Ce^3+1处理下,沙葱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分别比ck1高4%、0.042和1.64cm,表明Ce^3+有助于提高种子活力及促进胚根的伸长;在老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Ce^3+前处理对沙葱种子电解质外渗有一定缓解作用;活性氧在老化15h前,Ce^3+处理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低于ck;Ce^3+比ck的超微弱发光强度高,Ce^3+1和Ce^3+0的超微弱发光强度差异不显著,Ce^3+0显著高于Ce^3+2、Ce^3+3和Ce^3+4的超微弱发光强度。超微弱发光与胚根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超微弱发光强度随活性氧的变化而变化。在种子的加速老化过程中,Ce3+处理可调控活性氧的增加,减缓老化对细胞损伤,维持细胞功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林振华 《种子》1998,(2):44-45
种子活力在农业生产上是很有用的指标,经测定发现,小麦种子成熟度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无直接关系;但对种子活力的测定,在品种间或品种内不同成熟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TTC的定量测定和电导率的规定,也进一步证明种子成熟度不同种子活力也明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建 《中国种业》2018,(2):25-28
种子检验是保证农业用种安全的最重要的屏障。我国种子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分、净度、发芽率、纯度和转基因的检测,但是目前这种检测体系仍然有其不足,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种子的发芽率很高,水分含量正常,但是田间出苗率很低的情况,这对我国粮食的增产增收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而种子活力水平的检测却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是因为种子活力检测与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密切相关,种子活力的变化先于种子发芽力的变化。目前,电导率测定豌豆种子活力,加速老化试验测定大豆种子活力的试验方法已经被列入ISTA种子活力测定规程,作为常规试验的项目,但是关于种子活力测定仍然有其复杂性,比如不同作物的活力测定方法不同、不同种植环境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也不同等等。所以作物的活力指标与田间生产性能的相关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各种作物的活力测定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评价谷子的种子活力,探索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用于谷子种子活力检测的可行性,提供一种快速、无损检测谷子种子活力的新方法。分别以2012、2013、2014、2015年收获,经自然风干后的‘豫谷18’的种子为材料,对谷子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泡,根据浸出液的吸光值评价种子活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随着储藏年份的延长而降低,储藏年份越短,发芽率越高;清水浸泡相同储藏年份的谷子种子,其种子浸出液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OD值增大;不同储藏年份种子,OD值均随储藏年份的延长而增加;在220 nm波长下紫外吸光值与谷子标准发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在种子浸泡8 h后,在220 nm波长下OD值能客观评价谷子种子活力,为谷子种子活力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简便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杀菌剂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种杀菌种子处理的幼苗生长测定比较,不同杀菌剂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杀菌剂对种子的发芽势、苗鲜重、苗高有促进作用,对发芽率有抑制作用。大部分杀菌剂处理的种子活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农大139含水量为6.7%和11.8%。分别密封保存于室温和0~5℃冰箱。10年后,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在室温条件下,含水量为11.8%的种子全部死亡,含水量为6.7%的种子有近50%的发芽率同保存前种子发芽率相比明显下降。②在0~5℃冰箱保存的种子,两种含水量均达到80%左右的发芽率,同保存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分析表明,贮存温度及贮存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互作对贮存种子活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TTCH定量测定辣椒种子的活力及活力丧失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辣椒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存年限的辣椒种子发芽率,用TTCH测定了其活力,结果表明活力指标与发芽率相关极显著,华椒1号的相关系数达0.8912,华椒17号的相关系数达0.9277。实验表明辣椒种子活力下降的内在因素是膜的破坏、活性物质减少及毒素积累等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用两种油菜种衣剂(薄膜型种衣剂\丸化型种衣剂)包衣处理杂交和常规油菜种子,通过对其贮存期间种子活力指标的检测实验,研究了油菜包衣种子的贮存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种子,其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在整个贮存期间变化较小,而未包衣的种子各项指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下降较快。贮存四个月,包衣后的杂交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78.2%~140.1%、81.5%~87.6%和91.5%~123.5%;包衣后的常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5.2%~8.9%、10.8%~19.6%和6.3%~28.4%,表明种衣剂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种子的耐贮存性,且对杂交品种的作用效果优于常规品种,薄膜型种衣剂的作用效果优于丸化型种衣剂。  相似文献   

12.
对在低温和常温下贮藏13年的萝卜、番茄和芹菜3种蔬菜超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长、胚根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研究了种子活力、生活力及其遗传稳定性的变化。多年超干贮存后,部分处理染色体异常的百分率有所增加,它与发芽率成反比,但发芽率低的种子在繁殖更新后,异常率会降低,较高的染色体异常率不会遗传下去。  相似文献   

13.
分析常规库存条件下,贮藏春小麦种子发芽能力变化特点,为春小麦种子长时间贮藏提供实践依据。试验用15份春小麦材料,连续测定了2009—2017年间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小麦种子在常规库存条件下,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发芽势的年降速率快于发芽率的年降速率;小麦品种间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存在差异性;同一小麦品种,会受到品种和收获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下种植与收获,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会有不同。由此认为在检测库存小麦种子发芽力时,应按照不同贮藏年限、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来源等,对种子分批逐个检测,不能随意替代。  相似文献   

14.
黄腐酸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4个品种紫花苜蓿(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种子为材料,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为指标,研究了黄腐酸不同浓度浸种不同时间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能够影响苜蓿种子的活力;黄腐酸浓度不同,处理时问不同,种子品种不同,测试的种子活力指标不同,其影响也不同;从6个种子活力指标综合来看,0.05%浸种2h效果最好,对4种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塔里木河下游采集的成熟胡杨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实验法分别对不同贮藏条件下胡杨种子活力和不同水分胁迫下的胡杨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种子不耐贮藏,4℃密封贮藏能够有效延长种子寿命;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6%的PEG胁迫处理时,胡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相对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以将其作为评价种子活力状况的关键浓度。  相似文献   

16.
对45℃下贮存6个月的超干玉米和高粱种子及子一代进行了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超干处理对种子活力没有明显的负效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还明显高于对照种子。膜系统的完整性亦保持较好。超干处理后,其种子内的脱氢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而对超干前后及其子一代种子的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超干种子的遗传稳定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贮存温度对大豆种子活力影响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贮存过程中,贮存温度对大豆种子的活力及细胞膜透性,SOD和POD酶活性,可溶蛋白含量,酯酶同工酶等生理生化指标有明显影响。低温贮存种子活力保持较好,各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之相吻合。在4℃条件下贮存,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较明显。常温贮存种子活力几乎全部丧失,大豆种子对贮存温度的敏感性可能与遗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引发剂处理对西瓜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摘 要:西瓜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存在生活力和活力下降的问题,提高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对西瓜种子生产、贮存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自然老化的西瓜种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硝酸钙、赤霉素预浸种处理,研究其对老化西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老化西瓜种子活力,以10mmol/L的Ca(NO3)2处理促进萌发的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处理均能明显降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种子中丙二醛含量,以水杨酸的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小豆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的小豆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大田生产中选用优质小豆种子均需要了解种子的活力水平。本研究选用3个小豆品种的新、陈种子,应用电导率法和发芽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小豆种子试样间在电导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和活力指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水平表现为红小豆LSH1>绿小豆>红小豆8937;同一品种的活力水平表现为新种子>陈种子;电导率值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667)。本研究认为,电导率法是测定小豆种子活力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棉花种子质量与棉花的生产密切相关,收获高质量的种子是棉花良种繁育主要任务之一。本研究以8个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于2018年和2019年种植于新疆沙湾地区,分别对由内到外三层铃和由下到上三层铃进行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活力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由内到外三层铃之间种子活力差异明显,不同的品种规律不同,新陆早61内围铃种子活力最高,中49外围铃最高,新陆早70中围铃最高。由下到上三层铃之间种子活力整体趋势是中位铃的种子活力最高,其次为下位铃,最后是上位铃。在这8个品种中,新陆早61的种子活力高于其他品种。综上,高活力的种子可采收中位铃部位上的种子,即4~6果枝上的棉铃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