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梦尼夜蛾(OrthosiaincertaHüfnagel)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为害林木,也取食农作物及杂草。1995~1998年,连续4a在库尔勒地区大发生,猖獗为害防护林、梨园及观赏树木等。幼虫蚕食树木嫩叶、花芽、幼果,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果品产...  相似文献   

2.
苗金波 《植物保护》1984,10(3):38-39
河南全省约有泡桐三亿株,丛枝病的病株率一般为30—70%,部分严重地区达95%。据调查病树比健树每株每年少生长立木桐村0.0052立方米,全省每年因丛枝病影响,少生长立木桐树23万立方米以上,损失木材价值约5千万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冬季系全国最寒冷的地区,开春昼夜温差大,白天树木吸收热量增高,夜间温度急剧降低,冷热温差大,易使树木得腐烂病,轻则导致树木畸形生长,重则造成树木死亡。树木涂白即涂混合石灰水,用生石灰、油类、农药等调制而成(因树类不同,配方比例各异)。涂自有四点好处。 一、防冻害,提高成活率。白色物体能反射阳光,树干涂白后不直接吸收阳光,缩小了昼夜温差,有效地控制了因冻害而引起的腐烂病,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孙琳  穆桂金  周杰  徐立帅  任晓 《干旱区研究》2015,32(6):1181-1185
2013年对策勒绿洲边缘的新疆杨防护林疏透度进行了全年观测。结果表明:1新疆杨防护林带疏透度随树木生长依次经历了:缓慢下降初期(3月9—31日)-快速下降期(4月1—18日)-缓慢下降末期(4月19日至5月12日)-低位稳定期(5月13日至10月20日)-快速上升期(10月21日至11月20日)-高位稳定期(11月21日至3月8日),其中,在快速下降期,仅半个月,防护林即可达到较为稳定的防护效应;2在春季早期,风沙活跃期与防护林稳定防护效应的形成期存在相位差,加强早春防护力度以减小相位差对于抵御风沙危害,保证作物生长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3虫害的发生使防护林稳定防护效应的形成时间晚了近1个月,这与人为管理不得当密切相关,同样,虫害、病害、倒春寒等一系列危害都会对防护林稳定防护效应产生影响,防护林的人为管理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人工绿洲防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防护林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林下植物的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防护林林下植物共有33种,主要以农田杂草为主;(2)研究区防护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紫穗槐林为最高,沙棘、沙枣林和柽柳林次之,杨树林和榆树林最小;(3)高郁闭度的乔木防护林对林下植物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林下植物多样性低,中等郁闭度的乔木防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而灌木防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均匀性都比较高,多样性在不同郁闭度下差异不大。文中旨在了解干旱区不同防护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现状,为该地区防护林建设和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黄斑星天牛虫害木(毛白杨)施以高压电击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击法对杀灭黄斑星天牛1~3龄幼虫效果明晃,死亡率达70%~80%;各龄幼虫停止取食率80%~90%.高压电击法在防治木材害虫、树木蛀干害虫及木材检疫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杨树品种繁多,是平原地区营造速生木材林、防护林、景观林和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我国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防治不及时等原因造成杨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总结出杨树一些常见的病虫种类及化学防治措施,为杨树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古巴发现点刻长蠹Apate monachus(Fabricius)的成虫为害观赏树。点刻长蠹是侵害果树和材树的食木性害虫,其钻蛀影响树木的生长,降低木材的质量,同时引起次生性的有害生物侵染,通过蛀孔使枝条变弱。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不仅严重为害中国西北地区杨树等树木,而且它也威胁美国城市树木、森林及木材等相关工业。该虫为害的主  相似文献   

10.
苗建才 《植物保护》1988,14(1):16-17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内蒙等地区杨树人工林的危险性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干和顶芽,形成秃梢和瘤状虫瘿,易被风折断。尤以苗木受害损失较大,并可随苗木传播到新区。该虫对杨树丰产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造林威胁极大。长期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不仅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杀伤天敌。1984—1986年在黑龙江省杨树防护林地区,采用白杨透翅蛾性诱剂防治150万亩次,平均诱捕率达73%以上,防治效果达65—89%。防治成本比化学  相似文献   

11.
在陕西、甘肃白蚁分布区,对园林树木的白蚁种类及其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甘肃地区为害园林树木的白蚁种类共有3科5属12种,其中主要危害蚁种为尖唇散白蚁、黄胸散白蚁和圆唇散白蚁,次危害蚁种为陕西树白蚁和陇南树白蚁.陕西、甘肃受白蚁为害的树木共20种.3种主要危害蚁种为害的主要树种为杨树、刺槐、国槐、银杏、李树、柳树和构树.另外,柳树、杨树和刺槐也易遭陕西树白蚁和陇南树白蚁侵害.园林树木蚁害整体上不是很重,但局部区域或景点有些单一树种受害率达1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20%以上,受害率已与长江以南地区很接近,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几种针阔叶树种生长水势阈和生命水势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树木生长水势阈和生命水势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测定研究了樟子松、油松、侧柏、白扦、沙棘、新疆杨和白刺在不同水分状况下的吸水特征、光合作用年进程。结果指出树木生长水势阈和生命水势阈具有树种差异和树木年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年生长末期较宽,对水分胁迫适应性强的树种较宽。嫩枝生长期各树种生长水势阈(Mpa)排序:侧柏>樟子松>油松>白刺>沙棘>白扦>新疆杨;各树种生命水势阈(Mpa)排序:沙棘>油松>白刺>樟子松>白扦>侧柏>新疆杨。  相似文献   

13.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assum Motsch.)(鞘翅目,叶甲科)是榆树的毁灭性害虫,在吉林省西部地区连年猖獗发生,危害极为严重,常可造成树木成片死亡。多年来,使用航空化学防治,不仅花费大,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效果不显著,仅白城地区每年花费即达30—50万元,至今榆树造不成林。蠋敌(Arma costos(Fabricius))(半翅目,蝽科)是榆紫叶甲的主要天敌之  相似文献   

14.
民勤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景观结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防护林学原理 ,经 GIS系统的数据处理 ,对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体系的组成、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区的防护林体系景观布局进行了综合评价 ,提出在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方法及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是  士杭 《植物医生》2003,16(4):35-35
夏秋之季 ,是树木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也是各种害虫盛发的季节。对树木害虫的防治 ,一般采用喷药法。这种方法 ,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其弊端也不少 :大量的药液微滴弥漫于空气中 ,环境受到污染 ,容易造成人畜中毒。现将科学实用 ,且防效显著的 3种夏秋树木害虫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树干涂药法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木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类树上的蚧壳虫等害虫 ,可在树干距地面 2m高的部位涂抹氧化乐果农药 ,药液被树木吸收后很快输到树体各部 ,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 ,防效一般可达到 85 %以上。如果在涂药部位…  相似文献   

16.
松墨天牛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主要为害马尾松、油松、冷杉、云杉、落叶松、桧属植物等生长衰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其成虫在补充营养期啃食松树嫩梢、嫩皮,造成寄主衰弱;幼虫钻蛀为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低龄幼虫在树皮下啃食大量的韧皮部组织和边材,在内皮和边材形成宽而不规则的平坑,使树木输导系统受阻,影响水分和养分输送,造成寄主树势衰弱或导致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海运进口木材集散地和交易地,自1998年起,张家港累计进口来自非洲、东南亚、大洋洲、南北美洲及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木材2500多万m3,木材树种多达500余种,年交易量达200多万m3,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形成了"北有满洲里针叶木,南有张家港阔叶木"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平茬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持续稳定的发展,对防护林内衰退的乔木状沙拐枣进行不同留茬高度和不同灌水量的平茬实验,选取萌蘖条数、株高、冠幅、萌蘖条地径、地上生物量5项指标评价平茬效果。结果表明:1)平茬后乔木状沙拐枣的萌芽期推迟10天左右,但萌蘖株的生长势明显好于未平茬植株,合理的留茬处理更能促进这一优势的发挥。2)平茬当年,不同留茬高度处理萌蘖株月生长动态一致,即株高、冠幅和地径均呈"S"型增长,而萌条数呈对数增长,但留茬高度对萌蘖条生长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效果为:10cm20cm15cm5cm。3)灌水量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极大的影响着防护林内乔木沙拐枣的平茬效果,单次灌水量45L/株的平茬效果明显好于22.5L/株。  相似文献   

19.
干旱沙区农田防护林营建模式与经营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干旱沙区人工绿洲农田防护林林木生长量的调查测定和样本树干解析数据,揭示了林木生长规律,建立了树干材积模型,为农田防护林合理更新提出了科学依据。利用相关依据指标,对现有农田防护林的营建模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新的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二连口岸进境木材检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宏 《植物检疫》2001,15(3):169-170
自 1 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 ,进口木材数量增加。由二连口岸进境的木材 ,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蒙古两国 ,由于木材种类多 ,树种杂 ,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机率明显加大 ,加强和完善木材检疫工作尤为迫切。1 进境木材概况从俄罗斯进境的木材主要有原木、方材、板材、木质包装等。从蒙古国进境木材主要有板材 (去表皮和不去表皮 )、木质铺垫材料。树种以针叶树种居多 ,约占进境木材总量的95 % ,主要有落叶松、云杉、樟子松、红松、臭松、鱼鳞松等 ;阔叶树约占 5 % ,有桦木、柞木、杨木等。每年进口木材达 6 0 0 0 0m3 之多 ,主要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