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技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农业科技入户是联结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和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平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是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高效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技术推广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06,(8):69-69
2006年7月6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领导及相关单位代表5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上.农业部对获得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其中河南省滑县等10个县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县”荣誉称号;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马庄村等50个村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示范村”荣誉称号;张红英等500位同志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示范户”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我县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农业科技入户文件精神,强化工作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探索实施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a来,我县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卓有成效,深得民心,多次受到上级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与专家的肯定和推介,<全国农业科技入户水稻工作简报>先后两期头版介绍我县的经验,省、市、县有关新闻媒体分别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全省以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内容的"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大型活动也在我县启动,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4.
清丰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坚持做到“四个抓好”,对创新农业科技入户,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推动农业科技入户,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京都市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展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推动南京都市区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是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在提升产业层次上求突破;二是适度增加高效设施农业比重,在提高规模效益上求突破;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上求突破;四是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在增强发展活力上求突破;五是强化统筹谋划,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我县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农业科技入户文件精神,强化工作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探索实施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a来,我县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卓有成效,深得民心,多次受到上级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与专家的肯定和推介,《全  相似文献   

8.
沂年来,我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着重做好强服务、壮产业、优结构、铸品牌、增收入、夯基础的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推动建基地、强管理、重投入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努力寻求三个方面的突破,即:在注重拓展农业新领域上求突破;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寿县开展了科技入户工作。实践表明,农业科技入户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把握工作的切入点是提高科技入户成效的关键;要在实践中创新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实施农业科技人户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创新与提高推广能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建瓯市被确定为福建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项目首批实施县,通过对示范户进行培训和入户指导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改造农业。现代科学技术要想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作用.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更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保障农业科技进衬入户,使农民真正学到、会用新科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结构新一轮调整,需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通过设法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依靠全面创新求突破、求发展。 一、依靠科技创新,调整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当前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科技与生产对接,吸收应用新的研究成果、尖端技术;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加速向显示生产力转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例如利用高新技术发展设施化无公害蔬菜,发展绿色食品;重视生物肥料、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部及省农业厅的支持下,晋州市被列为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之一,晋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意见>精神和<2007年河北省小麦科技技入户示范田>要求,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真正把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到实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界首市开展包村联户工作以来,精心组织市、乡两级在编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服务,通过认真服务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强化督查考核、宣传服务工作等途径,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做到实处。结合安徽省农委春、秋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服务及政策法规宣传咨询服务和农资市场监管服务,增强农业科技入户的辐射带动作用,让“科技示范户”在乡间成为一种荣誉,使包村联户工作更好的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静宁县农业工作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按照"调结构促增收,抓重点求突破,重科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了科技服务创新,优化了产业结构,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静宁县农业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都把科技入户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践证明,两年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为农民办了许多实事,干群关系融洽了,凝聚力增强了,还推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得民心,农民迫切希望该工程能够持续下去,而且越深入越扎实越好,尽快把科技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户户都能掌握科技,家家都能科学种田。农业科技入户恰如一条传送带,承载着科技人员的技术,对接着农民的希望,使科技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展现出无限魅力。《农技服务》杂志肩负着传播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成果的使命,也义不容辞地加入到农业科技入户这个伟大的工程中。从本期起,《农技服务》与贵州省农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手开辟“科技入户工程”新栏目,为您解读科技入户新政策、了解各地科技入户新动态、掌握科技入户实用技术等,与您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科技入户工程首席专家、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员、以及科技示范户把您在入户工程中总结的好经验、好技术通过《农技服务》传播给广大农民朋友,更充分地发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基点:一个“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的最佳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概括了当前"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工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表面轻实效、重乡镇轻村寨和重眼前轻长远等不良倾向和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恢复、重构和创建农村科技基点对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普及和"科技入户"的深远意义与显著优越性,同时,提出了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等,将科技基点全面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基地和"科技下乡"与"科技入户"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22日,农业部在京举行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发车仪式。启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在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选择了150个条件较好的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9.
昆山市科技入户工程的现实意义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昆山市2006年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本文分析了开展科技入户在促进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速度等方面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入户工程,加强组织协调、加快产业调整、严格遴选示范户、依靠园区基地辐射带动及加强培训指导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5,(15):1-1
农民要致富,最盼科技常入户。为跨过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入户这“最后一道坎”.农业部把实施科技入户作为今年为农民办实事的首要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江苏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工作思路,在全省13个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此项工程的实施将给广大农户带来诸多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