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诗经》中被称为"最的风人深至"的佳作,以《蒹葭》为例从意境之美、距离之美、朦胧之美、悲情之美、哲理之美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教育能使个体不断趋向“真、善、美”,美是一个独立却又与真、善紧密相联的范畴。美是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求关的同时也在趋向善。美对于社会的改造及个体的完美均有极大作用。因此,对美的观照是教育的应用品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美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一种痼疾。美是一种中和的境界;美存在于自我的和谐,以及各种事物和谐的关系之中,美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之美,教育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对美的切实现照。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农业美学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农业活动因自然之资,通过对对象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体现求真之美;二是因时而为,善待自然,以生命的、情感的视角去看待自然,将其与人自身统一为一体,彰显生命之美;三是因民施政,将农业活动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秩序之美相统一,引导规范着一种人所应当行走的“善行之道”。  相似文献   

4.
《食莲人》与《尤利西斯》虽皆取材于《荷马史诗》,但在主题思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学界也存有一定争议。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食莲人》和丁尼生同期创作的其他的“论诗诗”在意象上可以找到共同的原型,美学主张上也较为一致,主要有:丁尼生早期创作继承了济慈的唯美风格,注重诗歌本身的形式之美,为艺术而艺术;美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丁尼生注重在充满幻想的艺术空间中用“内在感官”去体验真正的理念之美和神性之美;诗歌是传播上帝智慧和真理的媒介,艺术领域则是人类摆脱尘世痛苦的伊甸园。因此,《食莲人》可看作反映诗人早期唯美主张及其主观美学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5.
体育中蓄含的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本文从体育美产生的物理价值、生理本能价值、生理潜能价值、似本能价值等因素中,对体育美产生机制进行探讨,以希望对体育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从早期的哲学到美学,自然到艺术,优美与崇高的探析发展至今。优美与崇高一直是一对密切联系,又极具不同特点和独特内涵的美学范畴。本文针对"优美与崇高的艺术特点"在音乐中较强的合作性,通过音乐作品《梁祝》生动展现优美与崇高在艺术中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7.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诗经》自编成以来在中华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发展中就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诗经》英译本较多,各有千秋。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诗经》在形式上的美学因素,并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诗经》几个英译本在传递原文形式美学因素上的优点和不足,旨在摸索中国古籍翻译实践的普遍原则,并寻找新视角。对比研究表明,原文中的美学因素是否能以恰当的形式体现在译本中,是译本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商业广告中的平面广告属于一种文化的范畴,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是美的一种特殊艺术形态。作为美的一种艺术形态就具备美的一般特性,用其独特的表述方式来传达自身的美感,即设计中的图形之美、色彩之美和格调之美。在商业广告中,艺术表现可增强其艺术美感,更有利于传递商业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观念与其整体思想具有一致性,即力求在理性与启示之间寻求一条完美的思想道路,正是在这条“明证道路”的指导下,其美学难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上帝”之爱的“光照”下,阿奎那跨越了思想的鸿沟,把神学、伦理学与美学融为一炉,解决了“事物之美”与“存在之美”的关系难题。后者是前者存在的内在逻辑根据。美的事物,不仅通过整全、和谐的比例和鲜明性来展现自己的美,而且还通过自身的美来表述上帝的至美,至善与至爱。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引导学生放飞想象重现诗歌的绘画美,促使学生深刻感悟体会诗歌的精神美,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最终提升语文诗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淮南子》对国家空间的想象立足于大美的视野,以"中央"为国家空间想象的核心,并承载浓厚的人文色彩,将空间的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相统一,以满足大汉时代大一统社会文化需要。这样的大美空间在《淮南子》中无限广大、美不胜收,呈现出大道感性之美。《淮南子》以远古大道之初为想象性的大美时间,赋予其终极意义与最高生命价值,用来帮助人从现实中超越出来,实现一种自由、纯粹的生命理想。《淮南子》通过一种超越性的时间设计来应对当下,去寻求一种社会之道的理想图景;同时又明确历史现实存在的必然,理性看待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文"事"迹。《淮南子》关于大美时间的远古想象,是一种文化理想建构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自身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以电影预告片为例,其自身主要作为电影上映之前的宣传手段,在进行宣传过程中其自身除了是一种艺术体现之外,更是决定着能否吸引观众入院观影的重要因素。在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西方文化美学具备着较为明显差异,具体差异也会体现在预告片制作方面。此类美学视角下,预告片体现着中西文化美学,本文从电影预告片角度分析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西文化美学方面差异。  相似文献   

13.
周志仪  江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90-2992
通过对江西省贵溪市鸿塘镇总体规划的实例分析,以小城镇生态规划和宏观与微观的空间视野范畴,探讨乡村生态美学的深层次的含义,即功能的美、空间的美和绿色的美.强调对于乡村生态美学研究的重点是从小城镇生态规划的方向出发.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的音乐美学思想,反映了对先秦以来儒道二家的伸和”思想的融合。该著作把音乐客体与主体的生理、心理相统一,把艺术与自然、个体生命与社会相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相加”的艺术境界。本文从乐的起源、美的本质、追求美的途径、三个方面剖析其玺在中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舍斯托夫认为传统美学中对"美本质"的探讨是理性野心的产物。丰富繁杂的"美的事物"就是"美"这个名词所包含的内容,"美本身"是不足为信的"鬼火"。他的美学思想离开传统理性的道路,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是没有根基的美的知识,是"无根之美"。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我国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篇幅不长但立意深远,文字散漫但意味浓郁。因此将我国散文译成英语时,美学效果的传达尤为重要。译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美学效果的传递:音韵美,意境美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7.
通过索拉预应力技术在全景画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全景画馆的总体设计构建的科学性两个方面讨论了全景画建筑的结构美与科学美问题.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了解全景画馆的建筑风格与全景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系统阐述了汉末诗坛奇葩《古诗十九首》的美学风格。认为悲凉慷慨构成其典型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建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学的范围包括自然美和艺术美。听觉的美属于艺术的美,归于音乐美学范畴。音乐中的学科主要分为声乐与器乐,器乐中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之一是钢琴。本文从音乐美学角度通过对钢琴家的触键音质、音色予以分析对比,诠释美的听觉艺术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审美,是一门专门探讨教学的审美问题,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努力把教学活动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层次。职业院校在教学审美中存在不"美"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去改正,达到真正的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