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筛选出对芨芨草具有高效防除作用的除草剂品种及组合,本研究采用茎叶喷雾法分别在芨芨草开花期和平茬(成株芨芨草离地面15 cm刈割)后第3天施药,测定了10种常用除草剂品种和6个除草剂组合对芨芨草的防除效果,获得了"花期茎叶喷施除草剂"和"平茬+喷施除草剂方式"清除芨芨草技术。1)开花期:18%草铵膦AS在有效剂量(下同)405 g/hm~2时,药后7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100%;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剂量为922.5 g/hm~2时,药后5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87.18%;24%烯草酮EC剂量为216 g/hm~2时,药后15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77.03%;18%草铵膦AS 180 g/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7.8 g/hm~2处理,药后5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91.30%。2)平茬后:18%草铵膦AS、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均药后5 d见效,30 d鲜重防效均大于87%;30%苯唑草酮SC剂量为22.5 g/hm~2时,药后5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85.97%;24%烯草酮EC剂量为144 g/hm~2时,药后7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88.21%;15.8%精喹禾灵EC剂量135 g/hm~2时,药后7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85.26%;12.5%烯禾啶EC 112.5 g/hm~2+15.8%精喹禾灵EC 15.8 g/hm~2处理,药后5 d见效,30 d鲜重防效达97.97%。  相似文献   

2.
于2018年7月25日-9月20日选用5种典型药剂与2种助剂对长沙县郭公渡成片发生区旺盛期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物理法联合化学法防除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割除保留10 cm茬23 d后喷施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 1 097.40 g/hm~2+农用有机硅增效剂600.00 g/hm~2、48%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EC 900.48 g/hm~2+20%草铵膦AS 489.60 g/hm~2、25%环嗪酮SL 687.50 g/hm~2+20%草铵膦AS 629.40 g/hm~2与割除保留20 cm茬23 d后喷施25%环嗪酮SL 687.50 g/hm~2+农用有机硅增效剂600.00 g/hm~2、25%环嗪酮SL 687.50 g/hm~2+乙基化和甲基化植物油1 800.00 g/hm~2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效最佳,施药后34 d株防效均达到100%,地上与地下鲜重防效分别在78%、75%以上,且完全根腐,用药剂量也少。而30组药剂中除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 1 097.40 g/hm~2、20%氯氟吡氧乙酸EC 60.00 g/hm~2+20%草铵膦AS 419.80 g/hm~2、48%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EC 900.48 g/hm~2+20%草铵膦AS 489.60 g/hm~2三组低剂量药剂处理外,其他药剂的低剂量处理对留茬30、40、50 cm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均不能达到根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药天数、施药剂量与施药后样方内腐烂株数呈正相关,而与施药后样方内植株平均地上、地下鲜重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评价草铵膦、丙炔氟草胺及其混剂对砂糖橘园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600 g a. i./hm~2200 g/L草铵膦水剂、675 g a. i./hm~2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及396 g a. i./hm~266%氟草·草铵膦可湿性粉剂喷施14 d后,对砂糖橘园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5%以上,因此值得在南方砂糖橘园推广使用,尤其是混剂能改善对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进一步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3种药剂低于正常使用剂量喷雾对砂糖橘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砂糖橘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危害程度表现为66%氟草·草铵膦可湿性粉剂 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200 g/L草铵膦水剂。因此,3种试验药剂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药液飘移至果树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植保无人机喷施草铵膦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最适使用浓度,用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对不同杂草茎叶喷施18%草铵膦可溶液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在施药后7、14、21 d分别观察记录不同杂草的外观状态,并计算株防效、鲜重防效.结果表明,药后21 d,植保无人机施药量为3.0 L/hm2小区的鲜重防效与电动喷雾器施药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羊脂酸与草铵膦的最佳配比方案,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羊脂酸与草铵膦复配对供试杂草丁香蓼、马唐、稗草、小飞蓬的鲜重防效,并对复配制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羊脂酸与草铵膦按不同有效成分含量比复配后,对供试杂草均呈现为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1∶2. 8的复配比例为最佳配比方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羊脂酸与草铵膦的复配比例为1∶2. 8时,施药后7 d,对非耕地杂草的株数防效达到88. 6%,施药后14 d,对总草株数防效达到93. 5%,鲜重防效达到91. 0%,高于单剂防效。羊脂酸和草铵膦复配后,综合了2种单剂的优势,对禾本科、阔叶杂草等旱地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17%乙氧氟草醚·草铵膦微乳剂对柑橘园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7%乙氧氟草醚·草铵膦微乳剂有效用量34~42.5 g对柑橘园的牛筋草、小飞蓬、灰藜、刺儿菜等主要恶性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期均较草铵膦单剂好。茎叶喷雾药后30 d,对杂草的株防效在98.33%以上,鲜重防效在97.81%以上,均显著高于两个单剂处理的防效,且对柑橘安全。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盆栽喷雾法和田间茎叶喷雾法,研究草甘膦的复配应用技术。室内测试结果表明:草甘膦与麦草畏配比为(0.5~512)∶1对旱稗和空心莲子草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草甘膦与2甲4氯配比为(2.85~5.24)∶1对旱稗和藜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草甘膦与草铵膦配比为(0.90~10.32)∶1对旱稗表现为相加作用,对藜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药后30 d,35%麦草·草甘膦水剂在1 200~1 500 g/hm2剂量下,总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3.16%~97.96%和95.24%~99.42%;36%2甲·草甘膦水剂在1 296~2 592 g/hm2剂量下,对总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1.09%~94.77%和90.04%~95.07%;36%草甘膦·草铵膦水剂在1 404~2 808 g/hm2剂量下,总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2.30%~97.66%和93.08%~97.65%。3个复配剂均能有效防除非耕地杂草,持效期达30 d以上。草甘膦与除草剂复配具有较好的配伍性,与麦草畏、2甲4氯或草铵膦复配均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室内复配筛选结果与田间药效结果一致。3个复配剂与单剂相比,既增加了药效又提高了速效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0%辛酸EC 3.6、10.8、32.4、48.6、64.8和97.2 kg/hm 2(有效成分,下同)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20%辛酸EC 64.8~97.2 kg/hm 2处理药后7 d对总草株防效为86.98%~95.65%,药后15 d鲜重防效为85.40%~94.86%,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1.7%草甘膦AS 1.0 kg/hm 2处理,与对照药剂20%百草枯AS 0.6 kg/hm 2处理相近;20%辛酸EC 3.6~32.4 kg/hm 2处理药后7 d对总草株防效及药后15 d鲜重防效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药剂41.7%草甘膦AS 1.0 kg/hm 2处理和20%百草枯AS 0.6 kg/hm 2处理。20%辛酸EC可有效地控制非耕地杂草,推荐使用剂量为64.8~97.2 kg/hm 2。  相似文献   

9.
为给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商业化生产后除草剂的安全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了该转基因直播稻田草铵膦的最佳施用时期和施用剂量。研究了在直播稻田3~4叶期、5~6叶期以及分蘖期施用0.225、0.45和0.9 g/hm 2草铵膦(有效成分, 下同)后, 草铵膦对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转基因水稻生长的影响。在测试的3个施药时期, 施用0.225 g/hm 2草铵膦对杂草防除效果都很差, 水稻减产严重; 在水稻3~4叶期和分蘖期施用0.45和0.9 g/hm 2草铵膦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也较差, 水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与无草对照相比水稻产量显著下降。但在水稻5~6叶期施用0.45 和0.9 g/hm 2草铵膦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均在90%以上, 且对水稻安全。因此建议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Y0003’直播田在水稻5~6叶期施用0.45~0.9 g/hm 2草铵膦来控制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0.
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处理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参照GB/T17980.40—2000进行田间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地锦、鳢肠防效最好,对铁苋菜、小藜防效稍差,施后18 d的总草株防效为79.84%~98.72%,施后35 d总草株防效为81.93%~99.66%,施后35 d鲜重防效达80.76~99.77%,大豆增产幅度为7.91%~15.47%。80%唑嘧磺草胺WG作为土壤处理,在大豆田最佳使用剂量为56.25~75g/hm2,用水量600L/hm2,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