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外源抗坏血酸对离体苹果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 品种‘嘎拉’秋梢成熟叶片为试材, 在5 mmol·L - 1抗坏血酸(AsA) 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外源AsA 对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 0 ~72 h) 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 - GSH) 循环各组分和AsA合成关键酶L - 半乳糖酸- 1, 4 - 内酯脱氢酶(GalLDH) 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AsA部分抑制了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中膜脂过氧化, 降低了H2O2含量, 但对表示膜损伤的相对膜透性影响不大。对AsA - GSH循环各组分来说, 外源AsA维持了叶片衰老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 的高活性, 部分抑制了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活性的下降, 同时降低了GSH的氧化程度, 从而提高了AsA含量和再生能力。外源AsA 在衰老前期抑制了GalLDH活性, 降低了AsA的合成能力, 而后期维持了GalLDH的高活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爱国  于贤昌 《园艺学报》2009,36(9):1370-1374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A) 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关系, 研究了马铃薯幼叶、功能叶、老叶、茎和块茎中AsA和其氧化态脱氢抗坏血酸(DHA) 的含量与L - 半乳糖- 1, 4 - 内酯脱氢酶( GalLDH)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抗坏血酸氧化酶(AO) 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等6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马铃薯AsA在幼叶和块茎中含量很高。叶片和茎的抗坏血酸库(AsA与DHA之和) 水平与GalLDH活性显著相关, 而AsA含量与DHAR活性显著相关, DHA含量与APX活性显著相关。说明在马铃薯幼叶中高含量的AsA可能由于GalLDH和DHAR的高活性; 而块茎中AsA的积累, 主要来自于叶片的运输和DHAR催化的DHA再生。  相似文献   

3.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秦美’果实为材料, 研究了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与AsA代谢循环系统相关的物质抗坏血酸(AsA) 、谷胱甘肽(GSH) 、草酸(OA) 、酒石酸( TA) 和过氧化氢(H2O2 ) 的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 花后AsA含量明显增加, 花后30 d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 花后75 d后基本保持不变。就整个果实中总的AsA积累量而言, 花后开始显著增加, 到45 d达到最大值后至成熟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猕猴桃果实的AsA积累主要发生在幼果期。GSH随着果实发育在花后120 d前其含量及积累量均有增加, 但积累也主要发生在幼果期。OA含量的变化与H2O2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相似, 均在花后开始显著下降, 到花后30 d后变化不大; 而T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AsA一致。抗坏血酸氧化酶(AO)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的活性变化基本一致, 均在花后开始显著升高, 60 d达到最大后迅速下降, 在90 d后至成熟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照强度对菊花形态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品种‘南农宫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形态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在自然光照的植株叶片呈微黄色,生长在15%光照的植株叶片变大变薄,且叶色变绿。自然光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2·)和丙二醛(MDA)含量在第4天时均比遮阴的高,18d时MDA含量降到较低水平,抗氧化酶有增有降,活性氧还较高。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物酶为植物提供了有效的保护,防止过氧化的发生,O2·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是过剩光能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品种“津早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伴生小麦对黄瓜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相关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与黄瓜伴生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第4片叶叶龄为50、60、70 d时,伴生小麦处理的黄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单作处理,而伴生处理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均高于单作处理。另外,伴生处理各取样时期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都高于单作处理,而伴生处理抗坏血酸(AsA)的含量仅在40、60、70 d时显著高于单作处理。总之,伴生小麦栽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黄瓜叶片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进而提高了黄瓜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红肉脐橙果肉为材料, 比较了不同时期谷胱甘肽(GSH) 、抗坏血酸(AsA) 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和活性氧(AOS) 产生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肉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AsA积累, 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 r = 0.870, P <0.05) , 并且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 活性在动态上彼此消长;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的变化趋势与GSH相同,呈单峰型的变化, 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 = 0.978 ( P < 0.01) ; AsA /DHAsA和GSH /GSSG比率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 而活性氧(H2O2 , O2·) 水平一直呈上升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加工番茄品种(‘双丰87-5’和‘佳禾9号’)为试材,研究了外源硒(Na2SeO3 0.05 mmol/L)对NaCl(100 mmol/L)胁迫下加工番茄叶片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硒显著降低了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叶片的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加工番茄叶片中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说明硒能增强盐胁迫下加工番茄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少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耐盐性强的加工番茄品种‘佳禾9号’具有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灌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褪黑素(MT)对硝酸盐胁迫下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MT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硝酸盐胁迫处理后,黄瓜幼苗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活性均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硝酸盐胁迫3 d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6 d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在胁迫9 d时均达最高,之后又逐渐下降;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则持续降低。MT处理可有效抑制硝酸盐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中  的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的积累,提高AsA和GSH含量及活性,增强SOD、POD、CAT、APX、MDHAR、DHAR、GR活性,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这些结果说明,MT可减缓硝酸盐胁迫的危害,提高黄瓜幼苗对硝酸盐的耐性,且100 μmol · L-1 MT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照条件下缺镁对黄瓜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广东  朱祝军 《园艺学报》2001,28(5):430-434
探讨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缺镁对黄瓜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光下缺镁明显抑制黄瓜植株的生长 ,叶片中超氧自由基 (O- ·2 )产生速率、H2 O2 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sA POD)、抗坏血酸还原酶 (D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 (GR)的活性明显上升 ;而弱光下缺镁则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小 ,叶片中O- ·2 产生速率、H2 O2 和MDA含量以及SOD、AsA POD、DR、GR的活性无明显变化 ,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强光下缺镁对植株的伤害较大 ,可能与活性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镉水平对白菜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不同镉(cd)水平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Makino]两个品种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d 1 mg·L-1 对两品种生长(除‘杭州油冬儿’地上部干质量)及叶绿素 含量无显著影响,cd 10 mg·L-1显著抑制植株生长(除‘沪青1号’根干质量),减少叶绿素含量。cd可诱导叶片中活性氧02-. 、H2O2的产生,引起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累积。Cd 1 mg’L 显著增加‘沪青1号’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杭州油冬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cd 10 mg·L 显著降低两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CAT、APX及‘沪青1号’POD活性, 显著增加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刘和  郭艳  宋金龙 《园艺学报》2006,33(5):969-973
 大田自然生长条件下脱毒骏枣幼树叶片的超氧阴离子(O2 ·) 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 ) 、丙二醛(MDA)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抗坏血酸(AsA) 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的变化规律与对照未脱毒骏枣幼树叶片相应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长前期脱毒骏枣幼树叶片的O2 ·生成速率、H2O2、MDA含量以及SOD、POD、CAT、GR、APX活性都低于对照, 并且随着树体的不断生长, 差异越来越明显。后期除O2· 生成速率、H2O2、MDA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外, 其它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脱毒幼树叶片的AsA含量在整个生长期都高于对照, 前期差异不显著, 中后期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骏枣与未脱毒骏枣相比具有较低的活性氧水平和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 在生长后期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diversities of ascorbic acid (AsA) and activities of enzymes involved in AsA metabolism, and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ships to AsA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Chinese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cultiva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huge differences not only in the contents of AsA and glutathione (GSH) but also in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l-galactono-1,4-lactone dehydrogenase (GLDH, EC 1.3.2.3),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HAR, EC 1.8.5.1), 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MDHAR, EC 1.6.5.4),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EC 1.11.1.11)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EC 1.6.4.2) in the leaves of 22 Chinese persimmon cultivars. Control of AsA levels mainly depended on the capacity for biosynthesis and GLDH activity played a main role in determining AsA levels in the leaves of persimmon. Both MDHAR and DHAR, MDHAR in particular,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AsA redox state by reducing oxidized AsA back to AsA. But contents of GSH and hydrogen peroide (H2O2) and activity of APX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sA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persimmon.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对嫁接黄瓜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嫁接增强黄瓜抗冷性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黑籽南瓜为砧木,‘津绿3号’黄瓜为接穗,对低温胁迫下嫁接和自嫁黄瓜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和相关酶活性及AsA、GSH和 H202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 嫁接黄瓜叶片DHAR mRNA和GR mRNA相对表达量均大于自嫁黄瓜,GalLDH mRNA和APX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自嫁黄瓜差异无显著差异; DHAR、GR、GalLDH和APX活性均高于自嫁黄瓜;AsA和GSH含量与AsA/DHA和GSH/GSSG比值均高于自嫁黄瓜, DHA、GSSG和H2O2含量均低于自嫁黄瓜。嫁接黄瓜叶片DHAR和GR较高的转录水平维持的较高DHAR和GR活性是AsA和GSH含量明显高于自嫁黄瓜的重要原因, 而嫁接黄瓜叶片较高的GalLDH和APX活性与GalLDH mRNA和APX mRNA相对表达量无关。  相似文献   

14.
番茄果实采后一氧化氮处理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番茄品种‘百利’为试材, 研究了NO处理对其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NO处理可推迟果实呼吸和乙烯高峰的出现, 抑制O·2 和H2O2 的累积, 保持了贮藏后期SOD、CAT、POD、APX 较高的活性以及GSH和AsA含量的较高水平, 延缓了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 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 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5.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品种‘ZN016’和感病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外源硅(Si)处理对锈病菌胁迫下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Si处理植株相比,外源Si能提高锈病菌胁迫下两品种幼苗叶片POD、CAT和SOD活性,降低O2-· 产生速率和H2O2、MDA含量,提高感病品种叶片中酚类物质、GSH及AsA含量。在无病原菌侵入时,Si对上述参数影响不一。Si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表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锈菌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提高幼苗对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硒对菠菜抗氧化系统及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浓度硒对菠菜的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过氧化氢酶(CAT)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等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 、过氧化氢(H2O2)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硒( ≤0. 1 mg·L-1) 促进了菠菜的生长, 而高浓度硒(1. 0 mg·L-1) 抑制生长; 低浓度硒提高了SOD、CAT及GSH2PX活性, 而APX和DHAR 活性则随硒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AsA 含量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H2O2 含量先随硒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但在高硒浓度时又上升。总之, 适量的硒处理能增强菠菜的抗氧化能力,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甜查理’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Sweet Charli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日变化的影响。与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的草莓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降低,而胞间CO2浓度相对增高。去果明显降低了叶片光系统Ⅱ(PSⅡ)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但非光化学猝灭(NPQ)值却明显提高。去果处理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火()产生速率明显高于留果对照,说明去果处理使得草莓叶片受到了活性氧的伤害。去果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较留果对照显著提高,说明植物体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来应对去果处理带来的活性氧的增加,以减轻活性氧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