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宿根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一种可一年种植而连续多年收获的作物,因而宿根栽培是它的一种栽培制度。甘蔗在我省的年植蔗面积达40万亩以上。宿根蔗因其省工省种(节约种植成本约30%)少抢农时而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种好宿根蔗不仅有利于减轻种植投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植试验结果表明: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6—24三个品种较适合旱坡地种植;粤糖60号、云蔗99—91、柳城03—182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蔗地种植;桂糖21号,转化快,还原糖高,种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淘汰;云蔗03—258产量、糖分低,鼠尾现象严重不适宜旱坡地种植;云蔗03-422、德蔗06—54、云瑞05—261大小茎多,产量低,不适宜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雪里蕻和蒜苗都是适合加工和冬春季栽培的蔬菜品种。利用冬春季空闲蔗地,进行蔗--菜两熟制栽培,是南方蔗区农民致富的好途径。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利用冬、春空闲蔗地种植--熟雪里蕻或蒜苗,每公顷可增收产值22500--60000元。  相似文献   

4.
崇左市江州区在发展原料蔗生产过程中遇到品种单一,当家品种种植年限较长导致病虫害严重、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及种性严重退化的因素的困扰。为了更新甘蔗种植品种,不断优化江州区甘蔗种植品种结构,江州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江州区原料蔗生产的引种实践路线,实践中有经验教训也有成功效果,本文试根据江州区甘蔗引种推广的情况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9个参试甘蔗品种通过2年新植、3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优的有云蔗99-596、云蔗05-49、柳城03-1137,其中,云蔗99-596可在旱地上推广应用,云蔗05-49可在水田上推广应用,柳城03-1137可在冷凉蔗区的山田和旱地上推广应用;其余品种表现不够理想,不适合在本试验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植田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植连作时,无论是否健康种苗繁殖的后代,每茬都进行热水脱毒处理,其效果好于传统的常规种植,桂糖11号蔗茎增幅45.28%-51.19%,拔地拉蔗茎增幅61.49%-66.22%;而且每茬下种前的种茎都进行热水处理后种植比前茬健康种苗种植出的种茎不再进行热水处理就直接下种效果好,桂糖11号蔗茎增幅2.92%-6.78%,拔地拉蔗茎增幅0.48%-0.66%;而后者又比传统常规种植方法好,桂糖11号蔗茎增幅38.50%-48.27%.拔地拉蔗茎增幅61.01%-65.56%。上一茬已做过热水处理、茎尖脱毒组培苗种植.新植1年后的宿根蔗桂糖11号蔗茎增幅也比对照高32.05%-40.86%。各个处理的蔗糖分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幅0.91%-1.71%(绝对值)。  相似文献   

7.
卢昌 《甘蔗(福建)》2002,9(4):57-59
桂中监狱蔗区3年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结果表明,新台糖16号丰产稳产,早熟高糖,宿根性强,农艺性状较好,推广种植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配套栽培技术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4个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了1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2/351成熟早,糖分高,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于芒市蔗区水田、旱地种植;粤糖60号表现为中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宿根性强,适于芒市蔗区水田、旱地种植;云蔗03/194早熟高糖,可作为旱地早熟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1995年.据不完全统计,有119家农户,户均连片植蔗52亩,平均亩产4吨以上。还有几个甘蔗专业户,每户连片种蔗400-500亩,取得亩产蔗高于全市平均产量的好成绩,种蔗利润20余万元。全市1995年种蔗面积与1994年持平,但总产蔗量和蔗糖分比1994年分别增加4万吨和0.46%.初步显示了规模种植的效益。贵港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制订政策,引导蔗农走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增施有机肥及一般大田栽培管理条件下,研究相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的甘蔗“吨糖田”群体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株行距的种植模式对甘蔗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效应,表现为发芽率高,分蘖发生早,有效伸长期长,伸长速度大,最适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长,有效茎数多、蔗茎长、单茎重大、蔗糖分高、蔗汁品质优良。折每667m^2达到蔗茎产量7.95~9.78吨、甘蔗蔗糖分15.19%~15.41%、含糖量1.22~1.49吨的高产高糖水平。四种种植模式中,以D、A、B三种种植模式较好,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C处理。综合各生长指标的表现,四种种植模式均适宜推广应用于“吨糖田”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指出春、秋、冬、夏植甘蔗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占有较大比例,占种植面积30%-40%;个别县(市)乡镇蔗区占50%-60%,成为一种主要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是立冬至立春之间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在冬季低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下种,又比春植蔗早植2-3个月。因此与春植蔗比较,具有萌芽长,出苗率低,分蘖早,分蘖苗较粗壮,伸长量较大,早期蔗糖分较高的特点。70年代又把冬植蔗改为秋植。秋植蔗是秋季种植到翌年冬季收获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秋植蔗经过两个高温多湿期,具有成苗快,分蘖多,生长量大和成熟早四个生长特点。还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优点。在推广延长生长期的同时,结合本区气候特点,从趋利避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夏植蔗。采取春育夏移的夏植蔗,既能达到两年三熟、短期高产栽培制度。夏植蔗栽培特点是春季先种一季夏收作物(花生、黄豆等),采用育苗移栽,把蔗苗套种在夏收作物行间,缩短甘蔗本田生长期。充分利用7.10月高温强光的有利气候条件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夺取高产。夏植蔗的优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避过春早,避过台风侵袭,有利于良种繁殖。但甘蔗成熟期较迟,糖份积累少。由于秋植蔗占土地时间长,一年半,种苗难解决等原因,目前,本蔗区秋植面积不大,占种蔗面积5%左右。大多数是采用春植秋采,秋植春采,一年两次繁殖良种之用。由于夏植蔗成熟期迟,一般糖分比春、冬植蔗较低,加上糖厂早收榨。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推广,仅有零星种植。总的来说,湛江蔗区目前还是以冬植蔗占40%,春植蔗占15%至20%和宿根蔗占40%为主的甘蔗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按质论价体系产生的原料蔗收获数据,探讨针对原料蔗收获数据的数据挖掘过程模型的业务理解、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模型评估和结果发布6个过程,分析原料蔗数据挖掘面向收割管理、种植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原料蔗数据挖掘与精准农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广西合浦县今年在春耕生产中,把种植甘蔗、发展糖业作为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安排甘蔗种植任务1.2万公顷。目前,该县掀起一场种蔗势潮。该县领导实行挂点包乡镇,各乡镇成立了甘蔗种植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实行镇领导、干部分片包村负责制;村(居)委会也成立相应的机构,层层抓落实。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甘蔗种植工作列为领导工作实绩的一项考核指标,对完成任务、效益好的乡镇、部门、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给予奖励;石康镇承诺凡在该镇范围内种蔗所缺口的资金,经镇糖蔗种植领导小组核实,由信用社或农行审批…  相似文献   

14.
杨景  陈德 《广西蔗糖》1997,(2):30-32
广东省遂溪县位于雷州半岛中北部.地处亚热带,现有人口82.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78万人。耕地6.97万公顷.其中旱坡地3.93万公顷。宜种植糖蔗的耕地有6万多公顷。随着改革开放,全县糖蔗生产迅速发展,至1990年糖蔗种植面积、公顷产量、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贵糖集团有限公司2002/03年食糖榨季“订单”收购原料蔗可达230万t,下个榨季“订单”进厂原料蔗将达360万t,届时公司年产品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税利30亿元。甘蔗生产称为糖厂的“第一车间”。以往为确保糖厂原料蔗需要,由政府下达指令种植甘蔗计划,以行政手段强制种蔗。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蔗农市场意识增强,靠行政命令已行不通,而原料蔗能否保障又是制糖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多年来贵糖集团所需甘蔗的95%由农户按政府下达计划种植,蔗区分散,经营管理难度大,食糖生产成本高,原料蔗及价格难…  相似文献   

16.
10个甘蔗品种通过2年新植、1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崇左区试点,柳城05-136出苗好,含糖量排在新品种之首,比对照稍有减少,宿根黑穗病明显少于ROC22,可示范并推广;福农1110出苗快,蔗茎整齐,抗倒伏,宿根性较强,糖分稳定,含糖量仅次于柳城05-136,可示范并推广;德蔗03-83农艺性状好,蔗茎产量高,宿根性强,但迟熟,可作为榨季后期原料蔗适量种植。其它品种表现不够理想,不适合在本试验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蔗区划定管理制度,是广西在尊重制糖企业历史形成的支持糖料蔗种植、收购加工传统的基础上,按照运输距离和入榨时间最短化、运输成本最低化、蔗区归属属地化等最佳经济原则,规定制糖企业发展糖料蔗种植义务和承担收购责任区域界限的管理制度。制糖企业只能在政府划定的蔗区内扶持糖料蔗种植,并对区域内种植者种植的糖料蔗按政府定价应收尽收。这是广西糖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迅速超越广东,逐步占据中国糖业半壁江山,成为全国第一食糖产区,并连续9个榨季保持全国60%  相似文献   

18.
“吨糖田”甘蔗的种植结构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新台糖2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吨糖田”甘蔗种植密度10000芽/667m^2,行距1.5m、双行种植(A处理)和种植密度6000芽/667m^2、行距1.0m、单行种植(B处理)两种种植结构,及其群体冠层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农艺性状和蔗茎产量及品质等生长特性。收获时,A处理以较多的有效茎数获得了每667m^2蔗茎11748.2kg、含糖量1406.3kg的产量水平,分别比B处理的10518.4kg,1347.41kg增产11.69%,4.37%。经差异显著性测验,A、B处理的蔗茎产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含糖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提高宿根蔗低产低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色市平果县蔗区宿根蔗面积约占种植面积70%,平均单产徘徊在54t/hm^2上下,含糖分13.6%左右,低产低糖是主要障碍因素。本文试图分析宿根蔗的低产低糖原因,并提出提高宿根蔗产量和糖分的主要技术措施,从而全面提高甘蔗总产和糖分。  相似文献   

20.
2023/2024年榨季,广西贵港市糖料蔗种植面积约2.35万hm2,新植蔗面积约0.95万hm2,其中种植脱毒种苗约780.00 hm2,种植健康种苗约0.84万hm2。贵港市为保障推动《贵港市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清桉还蔗”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落实,计划在2024/2025年榨季新增糖料蔗种植面积2000.00 hm2以上,新增种植大户250户以上。文章详细总结贵港市蔗区备耕的地块选择、深耕整地和基肥施用,种植技术的植期选择、良种选择、种苗选择处理和播种要求,以及田间管理的施肥原则和水分管理,苗期、分蘖期和伸长期管理,甘蔗凤梨病、黑穗病、梢腐病、绵蚜、螟虫和蓟马等病虫害防治,先进栽培技术中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冬植蔗栽培技术和宿根蔗栽培技术应用,收获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和甘蔗分步式机收模式等方面的甘蔗高糖高产栽培实用技术,为推动贵港市提高甘蔗种植技术水平和糖料蔗产量及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