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2009年2月10日,浙江省第一家毛竹股份制合作社——尚林竹林股份制合作社在安吉县皈山乡尚书干村正式成立,尚书干村42户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山到户单独经营26年后,又自觉联合起来,将他们的毛竹林又集中起来,由“集体”来统一经营。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地使用权实施物权保护是民法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讨论了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的理论及政策依据的基础上,论证了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的必要性,提出林地使用权物权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白家滩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从白家滩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过程3个方面介绍了白家滩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指出在白家滩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林业技术不熟练、林改档案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林业管理、制订多项配套改革措施、规范档案管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县针对山林分户经营管理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全面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采伐。统一销售、统,分配、统一更新的山林经营管理体制。共组建村级林场243个。其中,联合林场223个,股份合作林场2个,集体林场18个,村建林场率为100%,组入场率达叨.2%,入场农户39790户,为农户总数的94.15%,入场山林面积16.1万公顷,为全县集体山林面积的95.25%。目前,林场运转正常,林区秩序稳定,95%的山林实现了林场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一、初步成效一是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联合、股份、集体林场,将过来分散的劳力、…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材种及其技术指标为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林区丰富的阔叶材,发展木材造纸工业,桦南局纸浆厂和哈尔滨造纸厂采用阔叶材枝丫、板皮作原料,以硫酸盐法制浆,生产80克二号书写纸进行了试验。现将初试情况介绍如下。1、试验材种的选择根据桦南局林区阔叶材种组成情况,选择占主要比例的软阔叶材——桦木、杨木、椴木和硬阔叶材——榆木、柞木、水曲柳,  相似文献   

6.
雷波常绿阔叶林区生态恢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辉 《绿色科技》2012,(7):102-104
分析了四川省雷波县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常绿阔叶林区生态恢复的对策,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恢复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林区现有林经营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阔叶红松林。栽针保阔是恢复阔叶红松林的科学理论,但还需时间的检验并不断完善。天保工程的实施为提高现有林生产力、恢复阔叶红松林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适当发展红松人工林具有重要意义,落叶松人工林可以通过人为诱导向阔叶红松林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封山育林不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应由“封山”向“育林”转变。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与林区和谐。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经营管理林地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本文针对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林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以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试点省区为先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集体林区轰轰烈烈地展开。"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实践证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顺应时代要求,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发展实际,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要下定决心,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武义县全域景区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全域景区化,推进旅游大发展"发展思路,通过到乡镇、村、林区、林业产业专业合作社等深入调研,分析了武义县林业服务"旅游富县"战略实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凸显特色、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夯实基础、统筹加快三大建设,点面结合、提升生态旅游品位,完善机制、加快全域景区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林业服务全域景区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是我国众多林权农户的重要生计来源。为了实现农户增收和森林资源增长,我国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改政策可以分为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2类。主体改革通过下放林权和分权到户,为新一轮集体林改奠定了基石,并于2013年我国基本完成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其后,各地逐步进行配套改革,主要解决主体改革后在集体林地流转、社会化服务、林权抵押贷款、集体林采伐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的问题。集体林改政策效应研究可为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但已有相关文献尚缺乏对新一轮集体林改整体上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应的研究。文中在简要回顾集体林改研究进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集体林改的经济、社会、生态绩效政策效应相关文献,分析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国家、集体和林农三方利益协调的过程,在改革中应用参与式发展理论能够使三方协调起来,实现“共赢”.纲纪村是福建省中部一个典型的林业山村,改革起步较早,因此以它为例来分析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当地村民的参与性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林业持续经营、村集体和林农带来的益处.提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继续应用参与式理论推动和完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参与式方法编制集体林经营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我国过去编制集体林经营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行政村为单元、以农户为主体,用参与式方法编制集体林经营方案的合理性,初步探讨了应用参与式方法编制集体林经营方案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对应用参与式方法开展集体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平  王玉玲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2):41-44,48
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促进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山区农村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实现了产权制度的重大突破,可增加农民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林权法制化建设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山区基层组织领导能力.籍此提出了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建议,诸如建立林权流转制度,规范流转市场,逐步构建和完善适应山区集体林制度改革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山区林农应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待遇等.  相似文献   

15.
舒相才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50-56,67
介绍腾冲县中低产林现状,从林业自身发展、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加快树种结构调整、增加林农收入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提出要提高对中低产林改造的认识,将中低产林改造与林业生态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建设、发展林下经济、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一批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多渠道筹措资金等加快中低产林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集体林地实行均山到户政策,由林农单独管理,难以实现统一的可持续经营,由此造成森林质量较低、森林生态服务能力减弱等问题,为此借鉴他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3个方面整理总结美国家庭森林发展与保护方面的经验,首先梳理其由政府主导构建的家庭林业政策扶持体系,其次对非政府环保组织培育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森林银行”进行分析,最后介绍美国利用市场激励机制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引导家庭林主加强林地管护的做法;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集体林发展的建议:完善林地产权制度,保障林农合法权益;构筑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体系;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林业碳汇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竹笋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和桐梓镇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御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启动了高产笋用林基地建设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项目投资3 000万元,在铜梓镇长征村建设了竹子组培实验室、育苗基地,在香树村建设了冷库及加工厂,种植笋用竹林660多hm2,探索了1年栽种成林、2年产笋、3年见效益的高效生产模式,在当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文章详细介绍了高产笋用林栽培与管理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笋用林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路径进行了回顾;评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指出了林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立林农经营主体地位,吸收广大林农参与改革,促进林地和林木适度流转,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林,改革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和税费制度,构建林权交易平台等6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竹产业是我国南方山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竹产业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岭西村的竹产业精准扶贫为例,总结了西岭村在依靠发展竹产业进行脱贫中的具体做法,包括:通过低产毛竹改造项目培育竹林资源,成立竹业专业合作社打造竹产品品牌,与电商销售平台合作推广竹产品;由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开发竹林休闲生态旅游等。岭西村竹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林农收入,消化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岭西村的实践为竹产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