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环虫是鳗鱼养殖中主要病害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鳗鱼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现在治疗鳗鱼指环虫病较为困难.很多养殖户认为指环虫病已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夏季是鱼病多发季节.多数致病菌在此季节易于滋生、繁衍和流行。指环虫病是春末夏初常见的多发病.大量寄生会引起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2.
拟指环虫在鳗鲡的寄生呈全球性分布,已成为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澳洲鳗鲡等养殖鳗鲡的主要寄生虫之一,虫体大量寄生及驱虫药物大量使用导致鱼体应激,进而引发其他疾病,给鳗鱼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文章通过综述鳗鲡寄生拟指环虫的分类地位、主要种类及感染宿主,在鳗鲡养殖过程中的流行趋势及虫体寄生宿主出现的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驱虫药物的驱虫效果研究和拟指环虫病防控技术现状,发现在鳗鲡拟指环虫病有效防控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尤其缺乏特效的防治药物,药物使用应激性产卵后导致二次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拟指环虫对美洲鳗鲡、欧洲鳗鲡等的特异性选择机制及药物使用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尚不清楚,虫体体外培养技术也未成熟,因此亟待研究拟指环虫离体培养模型,建立拟指环虫人工感染和传代系统,开展鳗鲡拟指环虫低毒性、低残留等安全控制药物的研制及口服驱虫药物的研发,并基于水体温度、pH、水流速、生物天敌等进一步加强拟指环虫生态防控技术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为鳗鲡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进口欧洲鳗苗养殖生产实践证明,寄生虫病是欧洲鳗鱼发生大量突发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现的欧洲鳗鱼寄生虫病病原虫有10多种,如多子小瓜虫、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鳗鳔居线虫、锚头蚤、全毛虫、周毛虫、微孢子虫、粘液孢子虫等。欧洲鳗鱼的致病虫源对日本鳗鱼也同样致病,所不同的是,日本鳗鱼致病后,治愈率高,而欧洲鳗鱼致病后.药物疗效差,  相似文献   

4.
美洲鳗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尤其在苗种生长阶段极易受拟指环虫侵袭。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进行药物筛选过程中,发现鳗虫净是一种治疗美洲鳗拟指环虫病的特效良药,其药效和价格均优于敌百虫合剂和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鳗鲡养殖过程中,拟指环虫是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从白仔期到成鳗期均会受到拟指环虫的感染。近年来,许多养鳗场欧洲鳗鲡的拟指环虫病频繁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治疗越来越难,给养鳗业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几条较有效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梁长辉 《福建农业》2009,(10):30-31
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一种鱼寄生虫性鳃病。据调查,我县几乎80%的鱼病源自于寄生虫危害,特别是近年来指环虫病对鱼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且各种杀虫药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杀虫不彻底,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病原指环虫病的致病种类主要有:①鳃片指环虫,寄生于草鱼和青鱼的鳃、皮肤和鳍。②鳙指环虫,寄生在鳙鱼鳃。③鲢指环虫,寄生于鲢鱼的鳃丝上。④坏鳃指环虫,寄生于鲤鱼、鲫鱼、金鱼的鳃丝上。  相似文献   

8.
<正>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一般温度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份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指环虫、小瓜虫、斜管虫等鱼病。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1 水霉病 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活动失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  相似文献   

9.
指环虫病是严重影响鲤科鱼类养殖的寄生虫病,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研究离体和在体条件下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氯化钠对坏鳃指环虫成虫的杀灭效果,以及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对虫卵发育和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高锰酸钾(≥10 mg/L)、福尔马林(≥50 mg/L)、氯化钠(≥2%)均可有效杀灭坏鳃指环虫。在体条件下,20 mg/L高锰酸钾的杀虫率最高,为84. 4%,显著高于浓度为5 mg/L时的杀虫率; 100 mg/L福尔马林的最高杀虫率为91. 2%。在高锰酸钾所测试浓度范围内,坏鳃指环虫虫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降低;当福尔马林的浓度为25 mg/L时,可抑制虫卵孵化,当浓度达到50、100 mg/L时,则可抑制虫卵发育。  相似文献   

10.
<正>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一般温度在10~20℃之间,水温比较适宜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份更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易患指环虫、小瓜虫、斜管虫等鱼病。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1.水霉病。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  相似文献   

11.
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水域宽广,饵料生物丰富,非常适合鱼类的网箱养殖。2005年,翘嘴红鲌网箱养殖面积达到33.3hm2,放养量达到660余万尾,并初步形成了翘嘴红鲌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但同时,翘嘴红鲌网箱养殖也一直受到病害的困扰,特别是2004年的指环虫病和2005年秋季的小瓜虫  相似文献   

12.
草鱼(Cl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全国性淡水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4—5月是草鱼车轮虫病的高发季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草鱼车轮虫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引起的,全年均有发生,水温在20℃左右开始流行,以春夏季流行最盛。发病鱼体鳃丝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边缘发白,患病鱼体往往焦躁不安,可以通过全池泼洒杀车灵,或者是苦楝树枝叶煮水全池泼洒,并且施药3 d后,用生石灰来调节水质治疗草鱼车轮虫病,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指环虫病病因是由指环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发病的鳜鱼浮头慢游,体色变黑,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淡红色、粘液多,严重时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此病夏秋季流行较严重。防治措施:用强力杀虫精0.15克/米2全池泼洒,隔日再施一次,然后加注新水20厘米,再用0.75克/米2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因虫体损伤引起的烂鳃病,效果较好。2、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4.
<正>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一般温度在10~20℃之间,水温比较适宜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份更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易患指环虫、小瓜虫、斜管虫等鱼病。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1.水霉病。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活动失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  相似文献   

15.
<正>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指环虫病病因是由指环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发病的鳜鱼浮头慢游,体色变黑,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淡红色、粘液多,严重时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此病夏秋季流行较严重。防治措施:用强力杀虫精0.15克/米2全池泼洒,隔日再施一次,然后加注新水20厘米,再用0.75克/米2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因虫体损伤引起的烂鳃病,效果较好。2、孢子虫病病因是由粘孢子虫引起。具体症状表  相似文献   

16.
陇川县在发展高原特色水产养殖工作中,2007年在具有23.3hm2水面的水库开展水产高效养殖试验,收获时发生了鱼类指环虫危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药物内服、外用的治疗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高原特色渔业养殖,对如何预防鱼类指环虫病害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陇川县在发展高原特色水产养殖工作中,2007年在具有23.3hm2水面的水库开展水产高效养殖试验,收获时发生了鱼类指环虫危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药物内服、外用的治疗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高原特色渔业养殖,对如何预防鱼类指环虫病害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鳗鱼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嫩、味美、营养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近年来,由于大量采集.自然野生鳗鱼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较广,春夏投放鳗种,春节前后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1000千克.是一项可行的养殖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活体杀灭鱼类单殖吸虫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通过活体杀虫的方法,测试甲苯咪唑、吡喹酮对6种常见单殖吸虫(拟指环虫、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的杀灭活性。首先用甲苯咪唑、吡喹酮、二硫氰基甲烷和氟甲砜霉素对试验鱼进行预处理,获得无虫鱼,以备感染试验用;然后对5种指环虫(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进行纯化,再连同拟指环虫一并进行相应寄主感染试验,评价各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以聚集指数表示);最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单殖吸虫进行活体保种试验,考察最佳的保种条件。【结果】自然条件下,寄生于金鱼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和寄生于欧洲鳗鲡的拟指环虫感染率均达到100%。药敏试验中,在相同质量浓度甲苯咪唑下,伸展指环虫、小鞘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和鲢指环虫均比较敏感,在0.7mg/L时均被完全杀灭,中型指环虫和拟指环虫相对不敏感,在试验最高质量浓度0.8mg/L时仍未被完全杀灭,杀灭率分别为97.0%和90.5%;在相同质量浓度吡喹酮下,拟指环虫较其他5种指环虫更敏感,在2.2mg/L时即被完全杀灭,而中型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和伸展指环虫在试验最高质量浓度2.4mg/L时,仍未被完全杀灭,杀灭率分别为86.9%,82.7%,81.8%,81.4%和56.3%。感染试验中,拟指环虫对欧洲鳗鲡的感染率最高,达100%,聚集指数为5.9;其次是中型指环虫感染金鱼,感染率为97%,聚集指数为5.0。单殖吸虫保种试验表明,水温在20℃时各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均能达到100%,且鱼的死亡率较低,是最佳的保种水温。【结论】选择体型小、价格低、易获得的金鱼及其寄生的中型指环虫作为药物筛选的指示生物,可进行杀灭鱼类单殖吸虫的药物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七彩神仙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彩神仙鱼是国内兴起较早的观赏鱼之一,但该鱼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对水质和营养的要求极高,若管理不当,易感染疾病。为提高七彩神仙鱼的人工养殖水平,现对鱼的常见疾病(如指环虫病、体内寄生虫病、肠炎病、细菌感染和水霉病等)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以供七彩神仙鱼爱好者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