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业专家     
《农家致富》2009,(20):12-12
常志州(资源与环境专家)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中国土壤学会、江苏省环境学会、江苏省土壤学会与江苏省环境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2.
<正>张永春1966年生,江苏泰兴人,研究员,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质量管理与平衡施肥项目组组长,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岗位专家,江苏省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咨询专家,江苏省农业机械局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3.
陈留根 男,1962年7月出生,江苏常熟人,研究员,现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生态研究项目组组长,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耕作学会理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南方分会理事,江苏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1):F0002-F0002
危常州,男,汉族,1966年9月生,湖北人,博士、教授,现任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学、现代施肥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兼任新疆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兵团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5.
正高岩,博士,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地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组和督导组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农科院三级重点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近年来主要从事土壤、水体污染防控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6.
莱阳农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前身为农学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校建设的需要,2005年8月正式成立。目前,学院设有植物营养、土地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4个教研室,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健康、土壤肥料2个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王应君(WANG Ying-jun),1955年生,河南省临颍县人。1979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农学系。河南农业大学耕作与栽培研究生进修班结业。现任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植物科学系教授。河南省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会员。从事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地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在《华北农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土壤肥料》、《中国农业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2):F0002
<正>刘慧涛(LIU Hui-tao),1965年出生,汉族。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果树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9月~2008年7月在吉林农业大学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事抗寒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工作。1993年3月调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沙碱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盐碱地改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担任吉林省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06,(4):F0002-F0002
1基本概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为省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土壤、气候、水综合利用与评价;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植物营养机理研究;可持续农业发展等4个方面研发工作。在职职工42名,其中技术人员30名,高级技术人员16名,突贡专家2名,院学科带头人2名,博士2名,硕士8名,在读硕士7名。全所现有试验地50亩,微区试验池200个、1500平方米。建所48年来,有8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为河北省土壤肥料学会和河北省耕作学会挂靠我所,控股河北肥尔得肥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南北典型县域表层土壤化学元素差异性及农业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苏省最南部吴江市、最北部丰县的表层土壤化学元素调查,分有益、有害两类评价了其差异性。吴江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明显高于丰县,土壤中B、S、Zn、Se、Cu、Si、Fe等7种矿质库资源也较丰县丰富。丰县P、K、Mo、Mn、Na、Ca、Mg等7种矿质元素库资源较吴江丰富。但两地区土壤中Mo、K、B、Zn、Mn资源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均较为缺乏,Mo元素属严重缺乏,土壤有效供钾率明显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苏北丰县土壤较适合特色果品、特种经济作物等优质农产品开发,但B严重缺乏、Zn较缺乏。吴江地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于丰县,5.3%面积耕地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研究建议加强全省土壤矿质元素资源调查与农业评价,提倡资源节约型高效化农业生产,保护环境;切实强化有关提高土壤矿质元素资源有效供应率的农艺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孙克刚(SUN Ke-gang),1965年生,河南省固始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现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粮食作物施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会员,河南省土壤学会理事,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003年和2005年分获"河南省农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苏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农业资源紧缺、农业投入偏高、农业环境污染逐渐严重化等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解决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目前,已发展了立体农业、有机农业、废弃物与资源循环利用、农业产业化等多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后,江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观念、制度、机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苏省最南部吴江市、最北部丰县的表层土壤化学元素调查,分有益、有害两类评价了其差异性。吴江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明显高于丰县,土壤中B、S、Zn、Se、Cu、Si、Fe等7种矿质库资源也较丰县丰富。丰县P、K、Mo、Mn、Na、Ca、Mg等7种矿质元素库资源较吴江丰富。但两地区土壤中Mo、K、B、Zn、Mn资源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均较为缺乏,Mo元素属严重缺乏,土壤有效供钾率明显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苏北丰县土壤较适合特色果品、特种经济作物等优质农产品开发,但B严重缺乏、Zn较缺乏。吴江地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于丰县,5.3%面积耕地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研究建议加强全省土壤矿质元素资源调查与农业评价,提倡资源节约型高效化农业生产,保护环境;切实强化有关提高土壤矿质元素资源有效供应率的农艺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4.
辽西北土壤沙化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北土壤沙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在脆弱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中,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与落后的主产技术的相结合,造成对环境资源的压力过大,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系统内部平衡失调,直至耕地、草场退化、沙化.其对策是:把它作为一个复杂的农业生态经济技术系统,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治本与治标相结合,以治本为主的原则,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全面调整,变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不协调为协调,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适应,从而达到根源性治理土壤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所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问题,培养农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友华博士,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98—1999年在德国从事访问研究,2005—2006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理事,安徽省"生态安徽"建设专家,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大学英才录周祖澄,男,1930年9月生。江苏省江阴市人,汉族。】956年北京衣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农业化学教授、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土壤一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8.
马波 《农家致富》2013,(18):4-5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发展面临环境资源的制约.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据统计.去年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2%,位居全国第一。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日益广泛推广与运用.较大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土壤有机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所等四家单位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4月19日至2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副主任委员陈温福院士、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所长/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任天志研究员、江苏省农委李俊超副  相似文献   

20.
何孔旺男,1963年生,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所长,人兽共患病防控项目组组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