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杂交中籼水稻品种两优1128进行了早播和迟播2种不同播种期的比较试验,以比较2种不同播种期对该品种产量、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1128早播较晚播表现好。  相似文献   

2.
张晓伟  孔燕  范文俊  李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497-10498
[目的]研究杂交晚粳稻嘉优5号在浙北的最适播期。[方法]以常规晚粳主栽品种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处理,研究其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嘉优5号播期与齐穗期呈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延迟、缩短0.36、0.56 d;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叶龄数无相关,每迟播1 d,株高下降0.41 cm;与穗数呈弱正相关,每迟播1 d,增加1.3万穗/hm2;与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弱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减少0.123粒、0.09个百分点、0.04 g;与产量呈二次回归曲线,产量达最高的播期为5月31日,过早或过迟播种减产显著。[结论]嘉优5号丰产性好,播期弹性略小,单产≥10 800 kg/hm2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25日~6月6日。  相似文献   

3.
马协118-2属三系早籼迟熟组合,米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栽培上应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施足施肥,早追肥,早管理,勤灌浅灌促早发,适时晒田,加强“四管”,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杂交油菜苗期生长快,播种过早,易早花早蕾,迟播又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各地须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三熟制稻田,宜在9月下旬播种育苗。苗床与大田比为1∶4~5,苗床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0克,做到稀播匀播。苗床每667平方米须施足复混肥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春性小麦品种的播期效应及其生产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四川在性强弱不同的小麦新品种,于1996 ̄1998年在盆西平原稻茬麦田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1)小麦产量的播期效应因品种春性强弱和年份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别。强春性早熟品种对迟播有较好的适应性,正常年份(无明显倒春寒)于10月底播种不会出现结实异常,但在低 年份会因结实锐减导致严重减产;弱春性晚熟品种早播可获得较高产量,愈迟减产愈多;春性中熟品种年际之间和播期之间的产量波动都相对较小,适播期弹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播种期处理对4个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品种的齐穂期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的影响最大;与品种株高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影响较明显;与每穂总粒、结实率呈负相关,其中对浙优18、甬优12、甬优538的穂粒及甬优12、浙优18的结实率影响显著;与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迟播减产明显;与品种总叶龄、穂数、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甬优538表现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较大,浙优18、甬优12稳产性欠佳,适宜5月底前早播,春优84稳产性中等,适宜6月上旬前播种。  相似文献   

7.
杂交粳稻秀优5号直播栽培,表现感光性强,中熟偏迟、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增产潜力大,以适期早播、稀播保全苗,前促、中控、后稳施肥,浅露搁活、干湿交替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在春季地膜+小拱棚双膜保温条件下,不同的播种期对“春丰早”毛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明显的影响。早播的产量低,迟播的产量高,但早播的收获期提早,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增加显著。每提早5d播种,鲜豆减产2.37%-7.32%,产值增加5.27%~14.94%。  相似文献   

9.
在三年的试验中,用百菌清在花生种植后34天喷雾防治花生叶斑病比七个迟喷雾的可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少的落叶。每推迟14天喷雾,当在种植后91天、99天和119天取样测定结果比此早喷药的病斑多。迟播(5月21—23日)与早播(4月22—25日)比较结果迟播的每个小叶上病斑增加6倍,减产764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10.
杂交油菜早播早花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的播种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和早花株定株调查表明:只要适时播种(我省在9月中旬),年前发生的早花株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较好,单株生产力与群体值株相近,不会减产。早花株总是少数,90%以上的群体植株长势都很好,后期就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玉米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浚97-1和农大108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邵阳县春玉米栽培最适宜的高产播期。结果表明:在邵阳县平丘区春播栽培,随着播种期的改变,玉米的各主要生育时期、性状及产量结构等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就产量而言,以3月15日播种的单穗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3月25日播种的次之,3月5日早播和4月5日迟播的均呈显著减产趋势,尤以4月5日迟播的减幅最大。  相似文献   

12.
秀优5号(110A/XR69)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密穗型杂交粳稻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桐乡市直播栽培,表现熟期中熟偏迟、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产量高。其直播栽培技术为适期早播、稀播,前促、中控、后稳施肥,浅露搁活、干湿交替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杂交制种每一步都是关键,特介绍杂粳制种技术,包括选择安全隔离的方法、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选择合适的行比、适期早栽、合理密植、花期预测的时间与方法、花期调节方法、割叶的时间及标准、赶粉要求、去杂的时间及要求、确保种子纯度等。  相似文献   

14.
大穗型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良好地区,通过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结果在头季取得较生产上主推组合增产10%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熟期较其在本地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高成熟3-4天,为再生稻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产量2700kg/hm^2高的可达3000kg/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取得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人事大穗品种中稻-再生稻生产,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5.
围绕近2年生产上比较普遍的迟播晚播稻茬小麦开展了调查和试验性研究,分析了迟播晚播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以及不同品种耐迟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补充和强调了晚播尤其是过迟播种稻茬小麦的创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艺措施对杂交苏丹草生物学性状影响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因素五水平盆栽试验结果及灰色关联分析表明:“O”水平处理组合(即适中的播期和密度,N、P、K适中但搭配均衡的处理)、高K处理组合的杂交苏丹草生物学性状和产量一般处于较高水平,为最优组合;当密度过高、播期过迟、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缺乏时,都会导致杂交苏丹草产量和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杂交晚粳稻甬优538在浙北嘉兴的最适播种期。[方法]以常规晚粳主栽品种秀水134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处理,研究其对甬优538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与其齐穂期、全生育期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延迟、缩短0.31、0.71 d;与其株高、总叶数呈弱负相关,每迟播1 d,株高下降0.34 cm、总叶数减0.02叶;与其有效穂数、穂总粒、结实率均呈弱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减少0.043万/hm~2、0.92粒、0.1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03 g;与其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产量最高点播种期为5月23日,过此期随播期延迟产量下降。[结论]甬优538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大,单产≥13 000 kg/hm~2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5日~6月6日。  相似文献   

18.
杂交粳稻新组合9优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9优418株型好,茎秆粗壮,抗倒、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籽粒灌浆快、熟相好、米质优。中间试验较对照(CK)增产10%左右,高产稳产,具有750kg/亩以上的产量潜力。制种繁殖易获高产,且技术操作简便。栽培上应适期早播早栽,合理密植,适量增施氮肥,配施磷钾肥,施好穗粒肥,加强后期管理等。制繁种应确立适宜播期及播差期,科学施肥,搞好花期调节以及辅助授粉等。  相似文献   

19.
以农大108和科玉1号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摸索了影响邵阳县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早春的低温阴雨和后期的高温逼熟,是影响邵阳县玉米高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在邵阳县平丘区栽培,随着播种期的改变,玉米的各主要生育时期,性状及产量结构等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就产量而言,以3月15日播种的单穗重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3月25日播种的次之,3月5日早播和4月5日迟播的显著减产,尤以4月5日迟播的减幅最大。  相似文献   

20.
寒露风对杂交晚稻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表明,寒露风对杂交晚稻后期生长的影响表现为稻惠严重卡颈、空秕粒明显增多、千粒重下降、产量损失严重。提出早、晚稻品种(组合)应早配迟或中配迟、安全齐穗期应提前至9月10日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