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湾县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有多年种植辣椒的传统,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之乡,每年辣椒种植在5000hm2以上,其中安集海镇种植辣椒1000hm2以上。克拉玛依、北屯、奎屯和内地收购辣椒的客商常年不断,以辣椒产业为依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种植辣椒的农户从中获取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地膜辣椒栽培经验加以总结供参考。地膜辣椒产量结构,667m2理论株数15000~18000株,实际收获13000~15000株,平均单株结椒12~13个,平均单椒重30g左右,产量5~6t/667m2。1选地与播前准备(1)选择土壤肥力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g/kg,碱解氮60mg/kg,速效磷10mg/kg,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麦茬复播番茄技术的选地选茬、气候条件、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麦茬复播番茄技术的选地选茬、气候条件、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4.
冉振龙  李君 《新疆农机化》2003,(6):11-11,33
番茄是沙湾县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前几年,我县只有金沟河、东湾等少数几个乡镇种植番茄。2003年县委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屯河沙湾番茄制品公司,提出在我县11个乡镇全面种植番茄,此举获得了很大成功,平均每公顷收益都在1.5万元左右,部分甚至达到了3万元,全年共推广番茄种植面积4313.3hm2。2004年,全县计划种植566.7hm2。现将地膜番茄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作一简介,供广大农机技术人员参考。本技术适用于地膜加工番茄6~8t/667m2,无霜期157~170天的区域。1选地与土壤肥力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5.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处理的产量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5.8%、32.5%,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分别提高11.1%、14.2%。在不同的播种方式下,地膜穴播、露地沟播和露地条播的最适宜密度分别为13.9、22.9和2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正>1.选地、选茬 种植甜菜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壤土,避免在下湿地和低洼地种甜菜。 甜菜是感染土传病害、罹病重的作物。种植甜菜必须实行轮作,忌连作和迎茬。甜菜最好的前作为春播或冬播的麦类作物、油菜和亚麻。其次是玉米茬和大豆茬。用大豆茬种植甜菜,在秋耕时要施农药,以防蛭虫的危害。棉花也是甜菜的良好前作。  相似文献   

7.
陈更新 《新疆农机化》2000,(2):17-17,37
焉耆垦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具有种植着用着茄得天独厚的优势,几年来,焉耆垦区在种植酱用蕃茄生产过程中,结合农业农艺技术要求,充分发挥了机械的作用,在现有机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套酱用毒苗栽培机械化技术规范。1播前作业1.1选地:酱用蕃茄应选择上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以上,含盐量0.3%以下,PH值7-8,通透性良好的镶上成沙壤上,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瓜类等作物为佳,甜菜作物其次,避免重茬或迎茬。1.2选种:应选择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为主栽品种,目前焉券垦区以“87-5”(早熟品种),改良VF(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700万hm2,产量已突破1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80%以上。其前茬作物为水稻、棉花,油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作物,与粮食争地矛盾少,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油菜茬后种水稻比小麦茬后种水稻可增加产量15%,油菜已逐步发展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  相似文献   

9.
玉米种植从播前的整地到收获需经过六七个生产环节,每个环节均可用机械来完成,也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达到玉米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效果。一、玉米生产的农艺要求1.播前整地玉米的播深为40~50毫米,要求播种深浅一致,所以播前整地浅耕即可,讲课在100~120毫米为宜,耕后地面平整。2.播种现在我省推广的高产玉米品种为紧凑型技单系列,播量要求在4800株/亩以上.收获株数在4500株/亩以上,播种要求足墒播种.墒情不足要造墒插种或播后出苗前浇蒙头水,下种深浅一致,同时加施种肥(硫胺或复合肥4~5千克),种肥与种子分层.并需…  相似文献   

10.
一、选地与整地选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平坦的沙质壤土地,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作物为好。播前施足腐熟有机肥。深耕25~30cm,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5 m,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凡地下水位高、盐碱地、黏重土壤均不宜种植。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1)采种与种子处理产地留种应选择移栽后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作母株,开花时把细小的侧花摘去,促使籽粒饱满。  相似文献   

11.
一、选地与整地1.选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8的沙质壤土。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易积水、周围有遮光物的地块都不宜种植。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作物为好,不宜选择前茬作物为地下根茎类植物的地块,也不宜选择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地块,还不宜选择前茬作物使用农药多的地块,如棉花、蔬菜等。育苗地要选择在水源方便处。  相似文献   

12.
李丽 《新疆农机化》2005,(4):23-23,27
为改良退化草场,提高产草量,阿勒泰地区引进了草原松土补播技术进行示范推广,采用松土补播后,牧草产量由1500~3000kg/hm2,提高到3500~4000kg/hm2,撂荒地和弃耕地进行松土补播只需1~2年即可恢复植被,与常规耕翻作业相比,松土补播可降低机械作业费用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引言农业部“高 ω 3油用亚麻品种饲用食用技术的引进开发”项目经过山东莱阳农学院几年来田间试验和筛选 ,摸清了引进品种在我国的栽培学特点 ,2 0 0 0年与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分局科研所合作研究 ,在该所 6.7hm2 面积上进行了机械化栽培试验。2 0 0 1年在黑龙江国营友谊农场 1 0 0 hm2 面积上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栽培。1 种植方式1 .1 亚麻栽培的前作要求亚麻对前作的要求不严格 ,但不耐重迎茬。为了预防亚麻的细菌性萎蔫病 ,要求其前作为非亚麻作物 ,小麦、大豆、马铃薯、花生、地瓜等是亚麻的良好的前茬 ,玉米茬稍差些 ,谷子、糜子、荞…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技术1.选地与整地板蓝根喜温凉环境,耐寒冷、怕涝,宜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内陆平原地和冲积土壤都适宜栽培。前茬以禾本科、豆科等作物为好,不宜选前茬为收获地下根茎类的作物。播前一般要深翻土地30 cm以上,沙质土可适当浅些。  相似文献   

15.
一、选地与整地1.选地应选地势高、干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和沙质土为好。地黄不宜连作,轮作周期应在10年以上,10年内不能再行种植。地黄的前茬作物应以禾本科植物的小麦、玉米、谷子,或甘薯、马铃薯为好。而花生、豆类、芝麻、棉花等不宜作地黄的前茬作物或邻作物,否则易发生红蜘蛛或感染线虫病。地黄为喜光植物,周围不能有遮阴物,地黄种植地的东面和南面不宜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植物,以免遮光。  相似文献   

16.
夏季种植菠菜,周期短、产量高,又是反季节种植,经济效益可观。但由于夏季高温多雨,菠菜越夏种植是个难题。用歇茬期的冬暖式大棚进行栽培,可解决这个问题。品种选择越夏菠菜应选择耐热、抗病品种,如荷壮比久K5、日本北丰等。整地调畦每1/15公顷用硫酸钾复合肥40~60千克及50%多菌灵2千克均匀撒到地面,耕翻到地下,耙细整平。为降低田间湿度,提高通透性,用高畦栽培,按南北向调成高20~25厘米,宽80~100厘米的高畦,畦间距40~50厘米。适时早播在不影响上茬作物效益的前提下及早倒茬,一般在5月底6月初播种,40~45天可收获1茬,连种2茬,到8月底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最佳覆膜时期。【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3种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的控草、增产、增收效应。【结果】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对田间杂草均有理想的控制效果,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超过85%和95%,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超过60%和75%;对玉米出苗率、叶绿素相对量等无明显影响;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产量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较明显影响,提前覆膜有利于改善各农艺性状并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上年秋覆膜较播期覆膜分别增产4.19%和9.85%、分别增收839.51和1 855.31元/hm2。白色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低于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但推迟至播期覆膜亦可起到较好的控草作用,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90.21%和74.70%;对玉米出苗率、果穗粗度无明显影响;对玉米叶绿素相对量有一定的影响,在玉米幼苗期以顶凌期覆膜较高,播期覆膜的次之,在玉米快速生长期则无明显影响;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双穗率、穗有效长度、穗粒数、百粒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有明显影响,均随覆膜时期的提早而明显降低,上年秋覆膜较播期覆膜减产19.09%、减收3 861.73元/hm2。【结论】在陇东旱塬区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条件下,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上年秋季覆膜最佳,顶凌期覆膜次之;白色地膜在土壤墒情较好时应尽量安排在玉米播期覆膜。  相似文献   

18.
<正>油用向日葵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区种植广泛,为当地生产油料和生态休闲旅游观赏的主要高效经济作物。现结合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气候特点、土壤类型、适种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我国油葵栽培机械化程度等因素,提出本技术。一、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 油用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高,几乎各种土壤上都能种植,从轻沙壤到重壤黏土,从偏酸性到盐碱性土壤都可以种植。选择前茬未种植向日葵作物,未喷施杀灭双子叶植物除草剂的非涝洼  相似文献   

19.
除草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塬区正常土壤墒情背景下,以白色地膜为对照,测定了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80%以上和70%以上,黑色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66%以上和93%以上;化学除草地膜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影响甚微或无影响,黑色地膜对玉米出苗率、出苗力影响微弱,对玉米叶色、长势等有一定影响,但随生育时期推后能较快恢复,玉米生育期延后8 d;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对玉米成熟期株高、穗粗、穗有效长度和穗粒数均无明显的影响,且均可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和籽粒百粒质量;与白色地膜比较,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提高玉米产量9.63%和4.19%,分别增加纯收益2 071.20元/hm~2和850.50元/hm~2。可见,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适合陕北日光温室番茄的种植技术,并为高效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巨丰美粉863番茄为供试材料,在日光温室中种植秋冬茬番茄,在充分灌溉条件下设置7个施肥水平,具体为对照(CK,不施肥),N1处理N、P、K施量分别为120、48、168 kg/hm2,N2处理的N、P、K施量分别为240、96、336 kg/hm2,N3处理的N、P、K施量分别为360、144、504 kg/hm2,N4处理的N、P、K施量分别为480、192、672 kg/hm2,N5处理的N、P、K施量分别为600、240、840 kg/hm2,N6处理的N、P、K施量分别为720、288、1 008 kg/hm2,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产量和土壤硝态氮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低肥(N1和N2)和高肥(N5和N6)处理的番茄株高和株高生长速率明显低于中肥(N3和N4)处理,N3处理番茄的株高生长优势较为明显;N1、N2、N3、N4、N5和N6处理的番茄茎粗比CK分别提高15%、32%、6%、4%、9%、3%,其中以N2处理番茄茎的生长优势最为明显,茎粗株高比(D/H)与茎粗有类似的变化趋势。番茄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N3处理番茄产量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量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低肥和高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都有向根层50~70 cm进行聚积的趋势;中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向根层30~40 cm进行累积。【结论】中肥处理番茄株高、茎粗生长最快,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变异系数最小,且土壤硝态氮累积层适中,利于番茄吸收利用。因此,该地区在充分灌溉条件下,适宜的N、P、K施量为360~480、144~192、504~67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