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姜丽丽  刘振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03-18005,18093
在苏州古典园林垂直绿化植物调查的基础上,介绍苏州古典园林中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指出利用藤蔓植物造景是园林垂直绿化常用的手法之一,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用于垂直绿化造景的23种植物,隶属于13科、19属,在垂直绿化造景的应用形式方面,结合苏州古典园林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怡园、狮子林、耦园中垂直绿化造景实例,强调粉墙为纸、植物为绘,廊架为亭、植物为荫,篱垣为支、植物为缀,山石为骨、植物为衣,驳岸为基、植物为缘,柱干为轴、植物为饰,桥壁为面、植物为点,坡地为丛、植物为铺。  相似文献   

2.
文晨  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92-17994
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校园规划格局和现有水系景观规划格局进行了分析,将水景观类型分为面状水景、线性水景和点状水景,然后依次对各区域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江安校区水系景观整体参与度较低、各水景观独立性较强、后期维护及季节性处理不足等问题。建议各段水系统一设置明确的标识系统,取若干节点深化设计,加强辨识度;水系景观进行整体化设计,提出策划概念并加设休憩活动空间;定期进行后期维护,在补种植物时注意体现出四季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泉州地区垂直绿化树种,本研究从华南地区引进30种攀援植物,进行引种栽培试验,通过造景效果、习性、生长势、抗逆力和繁殖试验的综合评价,优选出10个优良攀援植物树种,作为泉州市垂直绿化推广骨干树种,对于提高泉州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绿化美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垂直绿化现状的调查,强调垂直绿化对改善学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了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绿化工作中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伟疆  马鹏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09-8611
对尼勒克县4种典型的城市绿地,在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绿地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城市绿地中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有17科、26属、33种,优势物种少,乔灌草配置比例不合理,树木多以单种成片的形式出现;附属绿地绿化植物种类有30科、54属、67种,树种虽然较多,但缺乏运用多种植物来造景和对阳台、屋顶、院墙、围栏等的垂直绿化,现有的垂直绿化物种少;防护绿地植物种类有5科、5属、10种,生产绿地植物种类共计9科、12属、14种,这两种绿地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6.
根据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图书馆西侧公园设计施工及建成后,对改建后公园绿地进行了使用中的调查,系统地分析了浙大玉泉校区图书馆西侧绿地空间植物造景的总体特征和季相变化的特色,分析其空间配置,总结该公园的植物景观和空间布置特点,提出依然存的问题,供今后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生长与地理气候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的园林会根据其地理气候特点及自身需求引进不同的园林植物,并在景观设计与表达中进行巧妙配置,使引进的植物与乡土树种相得益彰。本文从植物的选用、植物的配置手法和植物的造景效果三个方面浅析川西园林植物配置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临沂市现有垂直绿化植物的种类、外观形状和生态习性进行系统调查,掌握临沂市垂直绿化植物的基本资源情况,了解临沂市垂直绿化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根据临沂市气候条件在高架桥下对11种垂直绿化植物进行抗逆性试验及适应性观察,分析这些植物的物候期、越冬、越夏及耐性情况,并筛选适于在临沂高架桥底生长的垂直绿化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9.
将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通过科学、艺术的手段进行组合来创造景观被称为植物造景。指出植物造景应遵循生态与生活相结合,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按照园林植物特征,营造植物生长环境;根据公园绿地功能,做好园林植物配置;突出植物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保持总体与局部协调,近期与远期一致等原则。提出重庆公园植物造景的基本方法,并以重庆市两处公园植物造景为切入点,对重庆公园植物造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详细调查了潮州市区垂直绿化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应用范围,包括现有栽培种类和具有应用前景的野生植物。结果表明:潮州地区拥有57种垂直绿化植物,可将其分为攀援绿化植物、垂挂绿化植物、垂直绿化装置植物及具有特殊能力的植物。同时对潮州地区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垂直绿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蓉  杨大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6-2827,2850
对昆明市第十一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例分析,从校园现状入手,对校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对校园环境中的校园入口、林荫休闲活动、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几个功能分区,以及校园景观规划的几个要素:中心主景观、道路景观、建筑之间的景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崂山风景区景观要素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崂山风景区的林相图和1983年、1991年、2001年3期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的支持下,对崂山风景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景观多样性较低,整个景现被黑松与落叶松林占据了80%以上的面积。但从1983~2001年的变化上看,景观多样性有加大的趋势;(2)黑松的面枳变化很小,但落叶松林面积有所下降,刺槐、赤松、空地面积有所加大;(3)分维指数主要在1.25~1.35,说明整体斑块的边缘比较规则且变化小;有林地的散布与毗邻指数在1991~2001年间整体加大,其中黑松与落叶松分别增大到73.51、76.48,说明分布呈零散分布的趋势;(4)景观格局的分布中,类斑的分布与坡度呈正态分布;类斑与坡向没有较大关系,分布较均匀;类斑集中分布在201~800m的高程区,类斑块数与多样性在401~600m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景观设计具体都要落实到材料的应用上,因此景观设计作品中使用的各种制品及材料都是景观材料,它是一切景观工程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景观作品的空间结构和艺术效果。本文尝试着以不同角度来阐释景观材料对景观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冀凤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07-6708
以亳州市丁家坑水域整治实践为例,探寻城市化进程中坑塘水域景观整治与保育规划的对策。笔者认为要做到城市坑塘水域健康发展,需做好:①做好城市水域保护规划,结合景观进行坑塘整治与保育规划。②依法加强管理、监督坑塘“绿线”,禁止在水域绿线规划范围内乱搭、乱盖建筑物和构筑物,发现填占、侵害坑塘水域等违法行为,及时处理。③禁止向水域排放各类污水,禁止向水域倾倒垃圾、渣土及有毒、有害物质等。④加强舆论宣传及监督,揭露违法行为,使坑塘水域保护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80-15281,15295
简要回顾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我国学者在中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解析了滨水区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滨水区已成为生态敏感脆弱的区域,而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滨水景观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以包括南湖荡主体及沿湖岸500 km的区域为研究区域,探究了其景观生态分类和景观格局分析。结合相关分析评价,针对南湖荡3个景观子区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每个子区因地制宜地进行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景观建设,以期实现滨水区的生物平衡、滨水景观的高效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景观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须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四季景色各异、稳定的植物群落,并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提炼,寓情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须遵循主题原则、美学原则、艺术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文化继承原则,并符合场地功能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太原碑林公园是以书法篆刻为主题内容,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布置园路和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采用中国式的园林造景艺术,以综合法造景的混合式文化园林。该文对太原碑林公园的主要景观的造景方法及如何突出主景进行了分析,该园林作品主景表现突出,景观错落有致,总体设计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别致,精致协调。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的主体,各行各业无不将满足人的需求、需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目标,风景园林也同样如此。园林空间是人们最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研究根据目前园林空间活力存在的问题,从园林植物角度对植物构建"生长"空间、"自洁"空间、"多样"空间、"适宜"空间、"多彩"空间、"区域个性"空间等方面内容加以研究分析,旨在提升园林空间的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园林景观营造的实际需求,借鉴相关学科的理念与优势,融合景观学与物候学2 个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提出景观物候学概念,进而论述其时代背景、内涵、特点、研究途径及应用意义。景观物候学,既可以充分考虑景观学的观赏属性需求,又可以借用物候学的准确特质,定能极大提高园林植物造景的档次和精准度,推动园林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