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异龙湖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湖畔。根据湖滨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与以自然恢复为主、兼顾景观建设这2个原则,紧扣"生命的延续"这一主题,对异龙湖湿地公园一期景观进行分区规划、植物种植规划和道路交通组织,并结合当地乡土风情对园区做了详细设计。努力把异龙湖湿地公园建成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于一身的大型科普性公园。  相似文献   

2.
湿地公园小品即指使用于栖息地保护的湿地场所,也能为人类提供某种活动方式,包含科普教育、自然风景观光、休闲散步和观鸟等内容的设施或建筑。它是湿地景观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其重要作用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从不同尺度评述了北京市翠湖湿地公园、北京市南海子湿地公园两个案例小品的建设情况,分析了湿地公园小品空间布局、空间造型、材质选取、文化体现4个方面的设计,得出了湿地公园小品的特色:空间布局以湿地体验展示区和服务管理区为主;空间造型主要以湿地动植物造型为依托;材质是取之于湿地,用之于湿地;颜色选取为与湿地公园基调颜色相协调的原生木、石色,淡蓝色,绿色等:文化体现多是通过造型来表现。以期为以后湿地公园小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园是城市园林景观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邯郸市龙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论述,初步探讨了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手法,突出植物造景,注重自然景观,现代与传统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踏查北京3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基础上,选取公园内55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法)与语义差异法(SD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定性、定量评价,并建立美景度与主要景观因子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公园55个植物景观美景度值为-0.865 1~0.914 2,评价值相对较高的为丰富的植物群落、水面和植物相得益彰、铺装细节设计精致、园林小品与周边环境较协调的环境;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文化意境和色彩搭配3个影响因子对景观影响较大,建立的多元线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公园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定位,阐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法。分别从公园的重点区域植物景观营造、植物物种配置等方面分析该公园湿地植被恢复的设计思想,并对公园景观改造中地形地貌的设计、水系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小品即指使用于栖息地保护的湿地场所,也能为人类提供某种活动方式,包含科普教育、自然风景观光、休闲散步和观鸟等内容的设施或建筑。它是湿地景观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其重要作用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笔者从不同尺度评述了北京市翠湖湿地公园、北京市南海子湿地公园2个案例小品的建设情况,分析了湿地公园小品空间布局、空间造型、材质选取、文化体现4个方面的设计,得出了湿地公园小品的特色:空间布局以湿地体验展示区和服务管理区为主;空间造型主要以湿地动植物造型为依托;材质是取之于湿地,用之于湿地;颜色选取为与湿地公园基调颜色相协调的原生木、石色,淡蓝色,绿色等:文化体现多是通过造型来表现。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口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滨水景观是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城市景观组成部分。选取周口淮阳龙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要素、社会要素和景观要素三方面对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进行分析。在龙湖湿地滨水区域内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一套针对龙湖湿地的滨水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整隶属度为2,处于中等水平,其景观建设中较好的是人文景点的数量、空气质量等,较差的是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运动健身设施的设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注意季相搭配和色彩变化等优化建议,以期为龙湖湿地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其他相似地区的滨水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改造、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功能分区入手,研究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湖泊游览区,其他分区均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娱乐休闲区人为干扰最为强烈,绿地斑块多而小,硬质铺装、建筑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也最大;湿地生态观赏区道路斑块密度最大;娱乐休闲区景观破碎度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文化展览区的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居第二位;湿地生态观赏区主要功能是保护湿地环境,并进行湿地生态科普宣传,其景观尽量保持原貌。不同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基本符合景观功能要求,斑块布局较合理。大龙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均做到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基本类型、思路、方法与内容等方面深入研究,并以杭州市余杭区史家埭街心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为案例,对我国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提出建议,认为城市旧公园应首先从区位环境、景观要素、历史文化、使用状况四个方面进行基础概括调查,在基于改造与更新设计的原则上,对公园进行定位,完成布局、空间、景观元素等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城市景观为载体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融入雨水基础设施中,形成生态功能与雨水管理功能结合的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记录、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作用,以及柳州可供选择的公园景观植物种类。【结果】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常用的屋顶绿色、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植物配置应用。【结论】在营建柳州海绵城市公园景观植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实现生态雨水管理设施与景观植物配置合理的融合,使城市景观公园向着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西岭雪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解说系统在森林文化传播、环境教育、森林旅游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解说员缺乏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解说信息不明晰、缺乏趣味性,公园游客中心解说设施缺乏人性化设计,新媒体解说手段滞后等问题,建议从加强解说员队伍建设,构建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体系;明晰森林风景资源特色,信息解说设计注重启智教育;开发自导式步道、驾车游道等解说方式,强化游客森林体验;增加参与式、互动式解说,建立公园解说系统管理机构,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解说系统功能等方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地理位置及游客组成划分代表性,以广州城市中心区越秀公园、城市近郊火炉山森林公园、城市远郊黄山鲁森林公园这3个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为主要对象,研究植物景观美景度。为避免非植物因子,如道路系统、园林小品、建筑设施等干扰,在不同空间结构下选择不同的面积空间:每个公园内选取3块典型性密林绿地,面积为20 m×40 m;3块典型性半开敞疏林绿地,面积为20 m×20 m;3块典型性开敞性绿地,面积为30 m×30m。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心理物理学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得出各样本景观得分值,结合SPSS 18.0数据分析软件将美景度量化值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将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景观美景度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3种空间结构(即密林绿地、半开敞疏林绿地、开敞性绿地)在各公园内的分配比例不同。(2)植物种类丰富,越秀公园现有乔灌木280余种,地被170余种;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约464种,分属107科284属。(3)景观评价结果:AHP景观评价得分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越秀公园、火炉山森林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SBE得分平均值最高为越秀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次之,其次是火炉山森林公园;2种景观评价方法之间存在差异,从绿地空间植物结构类型上综合分析3个典型性城市公园:AHP景观品质得分值为密林空间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SBE得分值为密林空间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在现代化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南宁市心圩江公园的实地调查,在了解了公园的湿地保护工程、景观工程、植物造景建设、人文景观建设、解说与宣教标识系统建设、科研监测工程、指示牌与游步道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心圩江公园建设虽然拥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治水效果不理想、公园管理不到位和人文建设不重视等问题。针对其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应地提出加强生态修复、健全公园管理和增添宣教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要素,也是市民参与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区分公园内外的入口空间,是表现城市公园形象的展示地带及城市街景的重要节点,为此城市公园入口设计的好坏就至关重要。城市公园入口的打造离不开景观各个要素的配合,要解决现下城市公园入口存在的硬化过度、空间散乱、景观呆板等问题,需要在设计中更加强调植物的造景功能。笔者就植物在城市公园入口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寻求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种比例设计、植物景观平面、立面设计及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浅析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探讨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手法营造乡土特色浓郁、生物多样性丰富、科教、科研功能显著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