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增收难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从农民增收难是由农民素质低、农业科技掌握能力弱、农业科技利用率低、科技推广部门服务能力弱在深层次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等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问题关系着国家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在阐述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从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惠农措施,以达到促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对河南农民收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民收入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并提出提高农民收入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农民创业中介视角,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创业在数字金融使用和农民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并通过Oprobit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异质性及其对农民幸福感影响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显著提升农民幸福感;创业在数字金融使用影响农民幸福感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推进农民创业是数字金融使用提高农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相比于数字理财和数字信贷,数字支付最有助于提高农民幸福感;数字金融使用最有利于提高女性、已婚、年龄在60岁以上及低学历农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提出我国农民增收难的症结主要在于有效就业不足,而乡村旅游凭借其自身优势和特点成为农民非农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机制及实例进行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有效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科学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科技兴农对策,以便充分发挥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13—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利用数字金融普惠指数,将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验证金融科技、农村居民收入、经济增长、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科技通过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人力资本水平在金融科技对乡村收入的直接作用、中介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效应。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应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建设数字乡村、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农村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金融部门在资本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城乡二元特征,内生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正规金
融制度,与城乡经济的交互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考察了1978~2017 年间我国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
用机制,发现正规金融增加值和银行存款规模提升对农民收入有正向影响,银行贷款和股票市值规模提升对农民收入
增长有负向影响。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特色金融制度、组织和业态,让正规金融和农村特色金融协同促进农村多产业融
合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 2012—2021 年全国 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 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 U 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国家逯渐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本文选取农民收入作为衡量我国财政对“三农”投入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各项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及中介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城镇化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31个省份(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1995-2018年的数据,分析城镇化对复种指数、化肥施用强度、粮食单产、种植业碳排放强度等4个耕地利用强度指标的影响,并对土地经营规模、城镇扩张、城镇人口、居民消费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表明:1)城镇化对...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国内市场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挖掘农民增收潜力要有新思路,要根据机关报情况、新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较大的转变。要深化农村的各项政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黄秀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5):15-15,17
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深刻分析造成农民增加收入困难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实际的解决对策与措施,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17.
18.
供给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文把这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现阶段实际,阐述了限制农产品产量不能增加中国农民收入,只有转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劳动力中,发展区域优势行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效益,才能使中国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其核心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实现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