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影响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母猪的品种、年龄、体况、配种环节、妊娠管理、周围环境及人为等因素,做好种猪的饲养管理及生产关键环节的工作,同时及时找出影响母猪繁殖力低的原因,做到精细化管理及生产技术档案管理,才能提高母猪受胎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综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美凤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09-309,312
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综合技术,包括精心选留后备母猪、合理供给母猪各阶段的营养、增加母猪的产仔数、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等内容,以期为提高母猪繁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影响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文中从种猪的选留(购)、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加强种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及合理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种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种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黑猪繁殖数据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满足山黑猪种猪资源数据的保护,提高其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方法】基于北方山黑猪从祖代种猪到父母代种猪及商品猪的生产管理流程,将种猪划分为种公猪、后备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育成公猪、育成母猪;育肥公猪、育肥母猪等,在设计种猪基本信息的数据标准规范后,采用.Net及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技术。【结果】研究构建了山黑种猪繁殖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山黑猪种猪基本繁殖数据的网络远程数据库管理,包括平均胎间距、低产母猪、高产母猪等在线动态分析与数据输出,配种、临产、断奶、转群及淘汰等各类生产事件的智能提醒,以及各种繁殖性能参数,如猪群结构、母猪胎次结构等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图形分析等。【结论】 不管山黑种猪的类型、数量及世代繁衍过程多么繁杂,都可以通过数据库、业务逻辑及相应的模型等形成网络计算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分析及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猪企业,还是中小型家庭农场式的养殖户,母猪都属于猪场的关键组成部分,母猪的繁殖力包括产仔数、使用年限、配种受胎率和泌乳力等各方面。因此,母猪的繁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猪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文章从母猪年龄结构的选择、注重机体的免疫、加强母猪饲养及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保障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推广母猪养殖技术是增加母猪饲养户收入和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母猪生产性能受品种、选育、配种、受胎率、产仔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阐述在猪群中挑选生产性能良好的母猪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方法,从而选育良好母猪,对将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猪是多产家畜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可达 10~ 11头。中国猪有较好的繁殖性能。猪的繁殖技术是养猪业的重要问题。猪的繁殖技术包括配种、怀孕、分娩和哺乳等。母猪繁殖技术又是生产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窝产瘦肉量是发展商品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窝产瘦肉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繁殖性状是一个复杂的性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到繁殖群中母猪的利用年限等各个方面,母猪繁殖指标具体包括总产仔、产活仔数、初生头(窝)重、断奶(或60日龄)头(窝)重、仔猪育成率、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配种受胎率等。这些对母猪繁殖性有影响的因素需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研究并在生产中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根据本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出合适科学的管理措施,使母猪繁殖性能得以提高,充分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优势,提高生猪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母猪生产是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目的.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只有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才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数量.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窝断奶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天气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因素,尤其是夏季高温的天气严重的影响着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夏天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母猪发情迟缓、屡次配种不孕、妊娠母猪中期流产、初产母猪出现返情、配种后发情等。因此,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采取合理的综合性措施,搞好母猪夏季的饲养管理和配种工作,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增强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因此,本文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母猪的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夏季母猪繁殖生产性能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影响母猪分娩的原因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生产以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为佳.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提高母猪的分娩率,是提高仔猪生产数量的有效途径. 1分娩率的分析 一、分娩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提高母猪产仔率的综合技术措施,包括发情期适时配种、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分娩及饲料管理技术,以为提高母猪产仔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总结提高小规模养殖母猪繁殖力的措施,包括猪舍选择、母猪选择、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科学配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分娩母猪饲养管理、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繁殖力包括年产窝数、产仔数及仔猪成活率,并受遗传、环境、猪群健康、营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必须做好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管理及妊娠母猪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必须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人手,只有强化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生产出量大质优、抗病能力强的仔猪;因此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是养好母猪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笔者现结合某规模化猪场的实际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空怀母猪指已达配种适龄尚未配上种的后备母猪,或者仔猪断奶后直至发情配上种的哺乳母猪,包括断奶母猪、流产母猪、返情母猪、长期不发情母猪。在养猪生产中合理饲养空怀母猪,使其正常发情并多排健壮的卵子,提高其配种后的配种率和受胎率,让每头母猪一年之中多产仔猪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母猪窝产仔数的提高措施,包括选育优良品种、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和胎次结构、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加强妊娠期母猪饲养管理、提高哺乳母猪营养和管理水平等内容,为提高母猪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