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病,高产、优质、”是我们养蚕的目的。然而在养蚕过程中,蚕儿往往会发生程度不一的蚕病,轻则蚕茧减产,丝质下降;重则颗粒无收。损失极大。因此,防止蚕病的发生,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促进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消毒不彻底,养蚕环境中病原菌污染,造成大面积发病,极大地影响蚕茧的生产。因此,如何控制蚕病的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经成为当前蚕茧生产的主要问题,而探索、研究家庭养蚕行之有效的消毒防病措施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李荣汉 《北方蚕业》2009,30(4):66-67
养蚕生产中的"双改"、"双建"、"三稀",是根据重点蚕区群众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实用的养蚕硬件建设措施办法,对于改善养蚕环境,促进蚕作安全,防止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保证蚕桑生产丰产丰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影响蚕茧产量高产的原因固然众多,但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几年,我县蚕病发生有所抬头,单产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由蚕病损失的蚕茧可占10%左右,有的农户损失较为惨重,1990年秋季我在梅溪乡梅溪六社调查,该社蚕农叶南国秋季养蚕0.8张,由于蚕病损失只收5公斤蚕茧,该院子8户蚕农养蚕6.5张,大量发生蚕病,最后收了82.5斤茧子,低于全县平均单产水平,因此,如何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蚕茧价格虽然很高,特别是去年晚秋每公斤鲜茧达到将近30元,但是有些养蚕户还是弃桑、毁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养蚕和其他农作物,特别是大宗作物粮食生产相比,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经济效益的优势也不太明显。因此,如何降低养蚕风险,确保蚕桑稳产高产,凸显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优势,是我们注意的问题。1目前蚕桑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1.1蚕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由于养蚕设备、饲养条件差,科学培桑养蚕的技术水平低,再加上消毒不彻底,蚕室、蚕具积累的病原菌较多,病蚕、蚕沙乱堆乱到,造成病原菌扩散。因此,各种蚕病每年每季都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正>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它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欠收,重者颗粒无收。蚕病损失不但挫伤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个蚕业稳定发展。如何控制蚕病发生,减轻蚕病损失,目前是摆在蚕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为了弄清养蚕消毒与不消毒和阶段消毒与否,对蚕健康性和单产的影响作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养蚕的蚕前、蚕中、蚕后每个阶段的消毒工作都很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高温多湿,叶质差,桑虫多,加之蚕农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偏低,蚕农对养蚕重视不够,因而蚕病防治技术不能到位.夏秋季蚕病严重发生,尤其是病毒病(NPV病、CPV和DNV病)、细菌病的发生,导致夏秋蚕蚕茧产量和质量显著降低.另外,现又处于蚕丝业  相似文献   

8.
<正>栽桑养蚕是农村养蚕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它对于新农村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生产中,不少养蚕者由于不懂或者忽略了蚕病防治,使蚕易受病原微生物或其他非生物致病因素的危害,据统计,每年因蚕病造成蚕茧经济损失达到20%左右。因此,在养蚕过程中,要了解蚕病发生规律,做到早发现,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农村蚕茧生产逐年递增,张产茧有些起伏徘徊,养蚕生产上蚕病危害虽无大的流行,但农村消毒防病措施的贯彻落实并不如前,八十年代以来秋凉多雨对减少蚕病发生也有一定作用,在蚕茧生产中对农村存在的蚕病隐患却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影响蚕茧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蚕病为害严重,一般养蚕员遇上蚕病都束手无策,造成减产或无收的结局,影响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今年我们仿效乡、村设兽医的方法,给每个乡配了一名季节性的“蚕医生”,主要抓养蚕的消毒防病工作。经过一年的试用,达到了蚕病减少,蚕茧产量、产值同步增长的实效。全县今年总产蚕茧96万斤,比去年增产28%;平均张产13.5斤,比去年增长29%;蚕茧总值152万元,比去年  相似文献   

11.
<正> 蚕病是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在推广全年多次养蚕的条件下,如何控制蚕病为害,夺取蚕茧优质丰产,这是广大养蚕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当前生产上蚕病为害的情祝和消毒防病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一、主要蚕病的传染与为害的先决条件蚕病通常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前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病后传染蔓延迅速,对生产威胁极大;后者多由害虫寄生或药物中毒而致,发生为害有一定的范围。传染性蚕病的发生,一般都需具备三个先决条件:①病原体的存在;②病原体通过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成仙球 《蚕桑通报》1995,26(1):54-56,41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刍议江西上饶地区蚕桑工程办公室成仙球人们从事栽桑养蚕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茧,但是在养蚕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多种的病原体侵袭,导致发生程度不同的蚕病,严重影响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目前蚕的发病率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刍议成仙球(上饶地区蚕桑工程办公室)人们从事栽桑养蚕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茧,但是在养蚕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多种病源体的侵袭,导致发生程度不同的蚕病,严重影响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目前蚕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家蚕病害分传染性蚕病及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微粒子病,是发生最广、危害最大和防治最难的一类蚕病。在养蚕过程中,常常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危害,造成蚕茧减产和茧质下降。因此,在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应特别重视传染性蚕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林日运 《蚕桑通报》1990,21(2):13-15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蚕病发生抬头,为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的后顾之忧。如我区格溪沈蚕场,1988年夏、晚秋二期因发空头病,蚕茧颗粒无收,损失蚕种67盒。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控制蚕病的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前蚕茧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家庭养蚕行之有效的消毒防病措施,调查、分析了本区1988、1989二年蚕病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由于我们抓了养蚕消防毒和饲育管理中的关键措施,春蚕的发病率比往年显著下降,大部分生产队及社员养蚕蚕茧产量稳定,质量也有提高,并涌现了一批无病高产的典型.如新圩公社古定大队旱桥生产队今年春连续饲养两批蚕由于无病和良桑饱食,获得平均单张产茧78斤,产值132.40元.这充分说明,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完全能够防止蚕病的发生而达到蚕茧优质高产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养蚕在壮蚕期发生传染性蚕病严重,为害面大,造成蚕茧单产和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因此,控制蚕病为害,便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壮蚕隔沙饲育,有利于防除蚕病感染,促进壮蚕健壮发育,促进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少蚕区蚕病发生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入.为此,东台市推行“蚕药统一配供”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蚕药质量,规范了蚕药的销售和使用,有利于蚕病防控,稳定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蚕农栽桑养蚕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朱洪才 《中国蚕业》2004,25(4):47-48
随着养蚕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控制蚕病的发生.因此,分析蚕病发生的原因、研究常见蚕病的防治对策,是获取蚕茧优质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体会和当前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就常见蚕病的发生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管理水平的高低、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等。其中蚕病发生是当前影响蚕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重视消毒防病,才能获得蚕茧高产、稳产。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为此,笔者就我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蚕病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