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家蚕残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家蚕毒性较低,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对家蚕安全间隔期是:750倍稀释液为8天,1500~3000倍稀释液为5天。  相似文献   

2.
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对秋季家蚕的残毒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对秋季家蚕残毒期的试验证明: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残杀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残毒期变化较大,正常情况下,8%残杀威粉剂1500~3000倍液,秋季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13d。  相似文献   

3.
通过40%万灵将对家蚕的残毒试验表明:万灵将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适宜在桑园上推广使用;40%万灵将对家蚕安全间隔期1000倍为16d,2000~4000倍为14d。在养蚕期间桑园治虫时,使用浓度宜偏低。  相似文献   

4.
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对家蚕残毒饲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残毒试验,残杀威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未出现中毒症状后继续添食试验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位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上推广使用.残杀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残毒期变化较大,正常情况下,8%残杀威粉剂稀释至1500~3000倍液时对家蚕安全同隔期为18d.  相似文献   

5.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41.80 mg/L,中等毒性;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喷药桑叶对3龄起蚕无中毒死亡的间隔时间为30 d、25 d和25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未直接喷药的桑叶可使家蚕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死亡,表明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上部桑叶。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用于防治桑园害虫应注意掌握安全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我国近年来从国外引进,推广量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溴氰菊酯(敌杀死)喷蚕体和桑叶,进行其对家蚕毒害和残毒期试验。经多次试验,结果为:溴氰菊酯对家蚕触杀、胃毒作用强、击倒快;常用5000倍液喷桑叶后残毒期长达82天,采叶安全期在86天以上,故蚕季不宜在桑树上施用,避免家蚕中毒。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评价了53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风险性和残毒期,12.5%氟环唑悬浮剂等3种杀菌剂对家蚕毒性中等,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47种杀菌剂为低毒,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3种微生物杀菌剂未划分毒性等级;12.5%氟环唑悬浮剂和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等31种杀菌剂对家蚕为低风险性;5种杀菌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为:12.5%氟环唑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3 d,66%代森锰锌·缬菌胺水分散粒剂400倍稀释液5 d,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50倍稀释液7 d,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稀释液>30 d,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40 d。因此,在桑园及其周边农田使用杀菌剂时,应选择毒性低、风险性小、残毒期短的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8.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氯化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防治蚜虫、蓟马、粉虱类害虫。为明确啶虫脒在蚕区使用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2964 mg/L,95%置信限为0.2770~0.3257 mg/L;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500倍、5000倍和10000倍稀释液分别对桑叶喷雾,间隔60 d后饲喂3龄起蚕的死亡率均为100%;家蚕中毒症状表现为:拒食、静伏、胸部膨大、吐少量褚色污液,腹部缩小、尾部向背弯曲,死后侧倒。啶虫脒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很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的桑叶叶龄,桑园附近其它农作物应避免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家蚕添食脓微灵,亮蚕灵,复合酚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有关药剂给蚕添食对防治蚕病的效果 ,1998年中秋蚕、1999年春蚕期 ,我们在海安镇平桥村三组杨本明家开展了家蚕添食脓微灵 (又名强力碘 )、亮蚕灵、复合酚的试验 ,对防治蚕病有一定的效果 ,现初报如下 :1 试验方法   1.1  添食药剂 :脓微灵、亮蚕灵、复合酚三种家蚕添食药剂。  1.2 添食方法与次数脓微灵 :将 10 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在桑叶上 (与桑叶之比为 1:10 ,以下两种药剂稀释液与桑叶之比类同 ) ,稍晾干后给蚕添食 ,4龄起蚕添食一次 ,5龄起蚕隔日添食一次。亮蚕灵 :5 0倍稀释液 ,每支药剂加白酒10 0毫升 ,将稀释液与白酒混…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常规啧施法测定了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卵、成虫的防效及施药后不同时间的桑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室中稀释3500倍液的对桑粉虱卵的孵化抑制性最强,处理后120h的孵化率为1.78%;稀释5000倍液的次之,120h后的孵化率为13.46%。田间施药后7d对桑粉虱的防治效果是3500倍〉5000倍〉10000倍;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家蚕的毒性是1250倍〉2500倍〉5000倍液,喷药后5d的桑叶对家蚕添食的中毒率分别为61.11%、46.67%和3.33%,但药后8d的桑叶对家蚕添食无中毒蚕现象,药后11d的桑叶饲喂家蚕,能显著降低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药后14d的桑叶对家蚕和茧质均无影响。因此,桑园中使用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桑粉虱时,可稀释3500倍喷施,施药后14d方可采叶饲喂家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测定40%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急性中毒为中高毒性,中毒后出现停食、卧倒等症状。症状表现缓慢、滞后;慢性中毒表现为浓度增加,家蚕的死亡率相应增加,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加长,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因害虫效果良好,建议在桑园使用40%毒死蜱乳油剂量为2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2—15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用目前在我国推广量大,已对家蚕造成严重毒害的D—M合剂,将其污染桑叶后,对家蚕残毒期的生物试验。通过23次,近二月的试验。结果为:D—M合剂的毒性超过单性敌百虫(Dipterex)和马拉硫磷(Malathion),对家蚕具有明显的触杀、熏蒸、胃毒作用;污染桑叶后对家蚕毒性残留期长。安全采叶期在46天以上;故蚕期不宜在桑树上施用,避免家蚕中毒和药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哌虫啶(Paichongding)是一种最新开发的新烟碱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等作物防治同翅目害虫。对家蚕毒性测定表明:哌虫啶对3龄起蚕的食下致死中浓度(LC50)为0.6249mg/L,95%置信限为0.5725~0.6699mg/L;10%哌虫啶悬浮剂15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15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100%,间隔60d后饲喂3龄蚕无中毒表现。哌虫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正> 去年,我们曾做过桑叶杀虫脒空气染毒的解毒试验,获得了较好结果。今春,我们在夏蚕期进行了家蚕杀虫脒中毒的解毒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汇报如下:一、试验目的1.了解桑叶沾染杀虫脒农药后,对蚕的残毒期。2.寻求可能解毒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二、试验方法1.选择孤零的桑树,分别喷布加水成300倍、500倍浓度的杀虫脒药液,喷药后第七天开始喂给蚕吃。  相似文献   

17.
57%克螨特乳油对家蚕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螨特具有低毒、无抗药性、残效期长而残毒期短的特点。经不同间隔期和不同浓度连续添食等家蚕毒性饲养试验,推算 57%乳油1250~2500倍之间稀释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4天。  相似文献   

18.
本介绍了来福灵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来福灵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兰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6.38 1.741X,LD50为0.161PPm,LC50为0.0000805ug/头,秋季30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10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从食下急性毒性、残留毒性和中毒反应等方面,评估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对3龄起蚕的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3.3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具有极高风险性。家蚕取食带毒桑叶1~3 d左右,逐渐出现拒食、乱爬、吐液、体曲呈“S”状、胸部肿胀、尾部脱肛、蚕体缩小等明显的中毒症状。随着采叶间隔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降低,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逐渐减弱。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间隔21 d死亡率为24.07%,对家蚕仍具有较高风险性,1 500倍液间隔18 d、2 000倍液间隔15 d和2 500倍液间隔12 d后连续3 d无中毒死亡家蚕。因此,在使用4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害虫时,以1500倍液浓度为宜,其安全间隔期应在21 d以上。  相似文献   

20.
陈伟国  孙海燕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2,43(1):20-21,23
氰氟虫腙是一种最新开发的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蔬菜和水稻等作物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为了明确该药剂在蚕区使用对养蚕业的安全性,采用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3龄起蚕的摄入致死中浓度(LC5)0为0.6605mg/L,95%置信限为0.6196~0.7094mg/L;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750倍、1500倍和3000倍稀释液田间喷雾桑叶,间隔70d后饲喂3龄蚕的死亡率均为100%,一般在添食毒叶后1~3d中毒死亡,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桑减缓、静伏、少量吐液、腹部缩短等。氰氟虫腙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较强,在桑叶上的残毒期极长,超过正常情况下的桑叶叶龄,桑园周围其它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