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条杉天牛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树木蛀道内越冬,翌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蛰,3月中、下旬进入出蛰盛期,3月底为末期;4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孵化蛀入树干危害;8月下旬陆续化蛹,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0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羽化期树干喷布200倍1%的绿色威雷Ⅱ号杀灭成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8.5%、2.5头,株和7.4%;林间设饵木引诱成虫产卵效果良好,受害率可降低3.4%;幼虫危害期林间释放管式肿腿蜂,寄生率较空白对照高47.3%以上;及时进行卫生伐,砍除受害树木,消灭虫源,对控制其危害起到较大作用,受害率可降低2.4%。  相似文献   

2.
双斑锦天牛Acaalolepte sublusca Thomson在山东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冬。核虫危害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mcus Linneaus,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主要天敌为管氏肿腿蜂等,寄生率为20%左右。对双斑锦天牛的防治可在幼虫期根施3%涕灭威或3%呋喃丹颗粒剂,也可在成虫期于根际喷洒40%久效磷乳油800倍液,均能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esubluscaThomson在山东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该虫危害冬青卫矛EuonymusjapomcusLinneaus,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主要天敌为管氏肿腿蜂等,寄生率为20%左右。对双斑锦天牛的防治可在幼虫期根施3%涕灭威或3%呋喃丹颗粒剂,也可在成虫期于根际喷洒40%久效磷乳油800倍液,均能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松墨天牛对南岳华山松的危害与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风景区的华山松受到松墨天牛的严重危害,有虫株率达39.9%,致死株率达26.7%,平均虫口密度为21.2头/株,最高达60头/株,该虫在感虫木上主要分布在树干中上部及枝条内,枝条内虫中点总口数的15.7%-68.2%;在枯立木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枝条内虫口仍占总虫数的3.6-32.4%,该天牛化蛹初期蛹的自然死亡率为43.7%,木质部内幼虫的自然死亡率为5.7%,及时清除活立木及感虫木上的枯枝弱枝是防治该虫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弧纹虎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纹虎天牛Chlorophorus miwai Gressitt危害柏树、栎类等树木。1992年河南首次在南阳市博物馆院内古柏林中发现。在南阳市1年发生1代,以2 ̄3龄幼虫在木质南部表面虫道内越冬。采用涂药环、虫孔注药、涂白、营木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虫株率由3.1%下降到0.3%,虫口密度由11 ̄16头/株下降到0.04 ̄0.7头/株。  相似文献   

6.
树干注射药物防治光肩星天牛诸晓玲光肩星天牛在通辽市城区已有十多年发生史了,目前对园林树木的危害较为严重。据查,全市32条街路中已有18条街路的树木受害,受害树木达2.5万株,占城区街路树木的56%。为了控制天牛的蔓延,近几年我们先后采取了堵虫孔、插毒...  相似文献   

7.
用生石灰处理伐桩,预防和杀灭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卵、幼虫.在处理区天牛有虫株率仅2.5%,对照区有虫株率82.6%.  相似文献   

8.
北京勾天牛为辽宁省新记录种。作者历经2a的室内外观察,对北京勾天牛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北京勾天牛在辽西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寄主内越冬,该虫世代较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除榆树外,对移植的刺槐、苹果、海棠等树木的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10年生的刺槐树上竟发现有幼虫100余头。成虫以爬行为主,能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在玉环县楚北塘等地木麻黄防护林内采用不同浓度的6种农药对木麻黄星天牛大龄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选用内吸性农药40%氧化乐果乳油、40%“851”乳油、40%久效磷乳油进行防治效果好,用药量每虫孔5ml,防治效果达91%~100%。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综合防治杨树天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要特征与危害特点。通常2~5年生杨树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虫株率为10%~60%,危害程度受造林方式、枝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两种天牛都是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的蛀道内越冬,次年3月取食危害树干,3月下旬至4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5~7月为盛发期。  相似文献   

12.
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行道树垂柳为对象,试验研究了释放花绒寄甲4~8a后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与未释放的对照林相比,释放花绒寄甲4~8a后可将光肩星天牛的危害株率由100%控制于23.46%,株均幼虫数由5头控制于2头;释放年份不同控制效果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释放花绒寄甲能够持续有效降低树木的受害株率、降低光肩星天牛幼虫数量。  相似文献   

13.
河北唐山地区的北京桧、河南桧、侧柏等经常遭受双条杉天牛的危害,致使树木死亡,对园林绿化景观的破坏相当严重,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豪门园林有限公司苗圃,桧柏苗木的双条杉天牛的感虫株率达到30%~40%。  相似文献   

14.
斑啄木鸟及诱饵树防治桑天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两年对斑啄木鸟啄食桑天牛越冬幼虫的系统观察表明,在斑啄木鸟种群密度约为0.37 ̄0.55只/hm^2时,其平均啄食率可达24.71%,啄食高峰期在1月份。用栽植构树饵树诱杀桑天牛成虫的方法,两年后使试验林有虫株率下降了51.3 ̄84.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黑星天牛(Anoplophoraleechi(Gahan))是危害板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湖北省恩施州板栗基地近年来发生严重,部分林分有虫株率高达71.7%。此虫在该地区2年1代,以幼虫越冬。危害程度与树龄、胸径呈正相关。采用树干刷涂白剂式喷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以预防成虫啃食树皮和产卵为防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本掌握黄斑星天牛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吸收、消化省内外杨树天牛综合防治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在48207HM2的天牛危害区,推广应用清除严重虫害木、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木灭虫处理、营林等综防措施,使综防区杨树有虫株率由50%下降到3%,单株平均虫口数由12.52头下降到0.16头,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283.83万元。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年定期监测、调查采样和鉴定证明:每年6~10月出现的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致死松树上,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虫株率为100%,而11月至次年5月间出现的病死株上,虫株率为零。对前者应集中砍除,并加以严格的除害处理;后者可经剥皮处理后在疫情发生区内加工利用,部分可留在林间作为天牛产卵的饵木  相似文献   

18.
锈色粒肩天牛A priona sminsoni (Hope)是一种钻蛀性害虫,破坏性极大,主要危害国槐Sophora japonica、柳树Salix matudana Koide等.该虫于1996年随城镇国槐绿化大苗的调运传入阳谷县,近年来危害普遍,特别是北环路及谷山路受害较重,齐南路至阿城段稍轻.根据2010年的调查,全县1.5%的树木受害死亡,县城内受害树木有虫株率达70%,单株虫口密度平均12头,重者达55头,其它路段虫株率也达到35%.根据调查的表现来看,单株虫株率达20头以上的树木,受害木林木质部严重受损,主干以上出现枯黄而死.通过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的有效防治,该县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有虫株率下降到20%,单株虫株率下降到平均6头,并对锈色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光肩星天牛羽化始盛期,按1m l/cm 胸径剂量,采用打孔注药的方法,注射氧化乐果原液,防治成虫效果为94% ,防治幼虫效果为15% ,持效期可达40 天。  相似文献   

20.
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墨天牛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