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忻州市有天然草地面积1048万亩, "四边"零星草地178万亩,另有290万亩人工草地,草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5%,是我市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草地资源受到破坏,加之忽视对草地的生态治理和有效保护,草地鼠害发生日趋严重.加强草地保护,对草地鼠害进行综合治理是保障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文生 《现代农业》2009,(12):19-20
忻州市天然草地面积广阔.有天然草地面积1226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草地1048万亩,“四边”零星草地178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2%,是山西省草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另有300万亩人工草地,是忻州市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多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无序利用,没有有效保护措施,草地“三化”现象十分严重,草地鼠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一、草地概况我国有4亿公顷草地,占国土总面积的40%,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忻州市有草地面积1226万亩,另有150万亩人工草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林地55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4%。耕地1015万亩,占总面积的27%,所以忻州市草地同样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并且忻州市草地总面积和人均草地均占全省之首。草地既是重要的可更新再生资源和传统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础;又是不可替代的绿色  相似文献   

4.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和中条三大山系之间,境内四周环山,构成天然分界,与我省8县相邻.总土地面积2655平方公里.全县辖7乡7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l万人;拥有天然草地174万亩,牛群饲养量1.1万头,羊群饲养量32万只,从2006年起,全县对天然草地样地进行了定期调查,结果表明草地产草量连续下降,天然草地呈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陵川县地处山西省东南边陲的太行山之巅,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总面积260多万亩,其中牧坡、可牧林地、"四边"零星草地及人工草地121.8万亩,加上全县年产1.2亿公斤农作物秸秆,发展以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由于近年来荒山造林和封山禁牧政策的落实,造成林牧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陵川县养羊业的发展。近日就如何解决矛盾,发展以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生产进行了调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GIS和RS技术,结合西藏班戈县草地变化特征和植被盖度变化情况对该县草地生产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班戈县草地生产力变化以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为主,该县适合放牧的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的12.25%。班戈县天然草地被划分为高寒草甸草原166.39万hm2和高寒草甸25.52万hm2,可食用鲜草量为568.4 t/hm2,全县年均产草量约13.695 7 t/hm2,其中可食牧草仅125.482万t。该县理论载畜量为86万羊单位,实际放养家畜量为111万羊单位,超载29%。说明该县存在超载放牧和草地退化现象,轻度退化草地向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转移的趋势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7.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消息称,截至8月17H,草地贪夜蛾在我国24个省份的1,366个县(市、区)发生,草地贪夜蛾目前已北扩至河北省。据悉,草地贪夜蛾全国发生面积1,431万亩,防治面积2,065万亩,各地平均防控面积比率144%,平均防效在90%左右。进入8月份,草地贪夜蛾新增发生县数86个,新增发生面积170万亩,新增防治面积302万亩。  相似文献   

8.
黄胜义 《农技服务》2014,(3):159-160
<正>聚凤乡农业服务中心近期组织有关单位就全乡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作了一次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聚凤乡草地畜牧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发展不够,草地利用率低、生产方式落后等实际问题。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聚凤乡境内有荒山、坡、岗、河滩等草场面积3余万亩,其中可供开发面积2万亩,有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500亩。目前,全乡草地畜牧业发展极为缓慢。聚凤乡内,与猪、鸡养殖相比,全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 《甘肃农业》2002,(10):34-34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东南部,渭河上游兰州与天水之间;海拔1612~2726米,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92小时,降雨量450.6mm,无霜期168天.全县总面积361.3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68万亩,辖13镇11乡,280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全县共有天然草地89.97万亩,人工种草13.4万亩,天然草地属于干旱草原草场类型,地形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牧草品种主要为终生禾草、本氏针茅、莎草、短柄草、苔草、狗尾草、早熟禾等;人工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主要是紫花苜蓿、红豆草等.  相似文献   

10.
忻州市山地草原类草地是忻州市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干旱地区的一类草地,植被以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类组成,植物以旱生禾草、蒿类草、百里香、草木犀、黄花苜蓿等为主。该地区年降雨量在350~500mm,年平均气温3.5~7.5℃,大于10℃的年积温2300~3000℃,海拔在1200~2000m之间,是忻州市西北部家畜的主要放牧地。1忻州市山地草原类草地现状1.1山地草原类草地面积忻州市山地草原类草地1980年普查面积为216367公顷  相似文献   

11.
此项研究是在代表辽西北风沙、干旱低产区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进行的。全县土地面积936万亩,耕地429万亩,其中丘陵面积占86.1%。全年自然降水量23年平均为423毫米,7~8月降水占70%以上。据24年气象资料统计,其中有19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频率为80%。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691万亩,平均侵蚀模数为1176.9吨/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左右,平均风速为3.4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2636.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44天。  相似文献   

12.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全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村,总人口34.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9万人,总耕地面积87.87万亩.境内海拔930 ~1460m,年平均日照2274小时,年平均气温10.4℃,年均降水555毫米,无霜期1 74天.201 3年全县果品面积达到40万亩,年产果品36万t,蔬菜种植面积16.5万亩,年产蔬菜21万t;牛、猪饲养量和年未存栏量分别达到21.38万头、30.29万口和12.87万头、11.02万口,形成了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农村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扩大豆科牧草种植面积,建立滩涂人工草地,有利增加土壤肥力,维护水系植被和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平衡.据统计上海市尚有30万亩滩涂盐碱地有待开发,因此,深入开展滩涂人工草地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要对受蚁包影响的退化草地进行研究,在其建立人工草地以后,分析三年内草地产量、盖度,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退化蚁包草地实施重建后,使草地草群结构得以更新,产量和营养价值大幅提高;建成年,提高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同时改变了局地小气候,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产草量大幅增加,使3 000亩退化打草场得到自然修复,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全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村,总人口34.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9万人,总耕地面积87.87万亩.境内海拔930~1460m,年平均日照2274小时,年平均气温10.4.C,年均降水555毫米,无霜期174天.2012年全县果品面积达到37.4万亩,年产果品32.06万t,蔬菜种植面积14.23万亩,年产蔬菜19.05万t;牛、猪饲养量和年未存栏量分别达到21.38万头、30.29万口和12.87万头、11.02万口,形成了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农村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受蚁包影响的退化草地进行研究,在其建立人工草地以后,分析三年内草地产量、盖度,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退化蚁包草地实施重建后,使草地草群结构得以更新,产量和营养价值大幅提高;建成年,提高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同时改变了局地小气候,抑制了蚂蚁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产草量大幅增加,使3 000亩退化打草场得到自然修复,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新疆是我国重要牧区之一,境内天然草地毛面积8.6×10~8亩,占全国北方草地面积18.4%,可利用面积7.2×10~8亩,占20.2%,为全国第三位。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有很大比重,占全疆8.29×10~8亩农林牧用地86.9%,是已垦荒地的10.4倍,林地的18倍。新疆草地主要分布于盆地到雪线之间,经营面最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广泛、最深刻,以草地为资源经营的畜牧业已成为新疆大农业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福 《甘肃农业》2002,(1):39-40
一、概述 水土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如何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灌溉农业县,干旱缺水是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大力发展,我县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全县现有土地资源面积409.10万亩,其中:灌溉面积68.54万亩(农田面积44.78万亩、林草地面积23.76万亩).  相似文献   

19.
王磊 《现代农业》2012,(2):72-73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东经119°10′至120°21′,北纬41°17′至42°20′之间,属丘陵山区,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487毫米,北部448.5毫米,无霜期152天,北部125天。全县辖31个乡镇场街,259个行政村,17.6万户(农户14万户)59万口人(农业人口49万、农村劳力25.7万人)。总人口60万,总面积486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1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0万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10年来,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建植人工草地初具规模,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但因草地利用过重,部分草地出现退化.作者在鄂中丘陵区建植面积较大的苇状羊茅草地上,初步进行了放牧强度试验.试验表明:牧草生长季放牧率为1.8亩/只,草地利用率60%为较适宜的放牧强度,既能维持稳定的草地初级生产能力,又能控制苇状羊茅老化,供羊只获得较高的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