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使云杉矮槲寄生果实提前脱落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矮槲寄生正在威胁三江源地区的部分云杉林,为阻断其传播途径,在云杉矮槲寄生刚结果初期喷施植物激素,促使其果实在种子未成熟就提前脱落。采用40%乙烯利水剂、20%国光萘乙酸粉剂、50%国光丁酰肼可溶性粉剂这3种植物激素进行促使云杉矮槲寄生的果实提前脱落的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果实上喷施浓度为1:200的40%乙烯利水剂,施药后3d果实开始脱落,7d果实脱落率达到100%,其它2种药剂虽然也能促使提前落果,但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
云杉矮槲寄生开花特性及化学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矮槲寄生是严重危害三江源地区天然云杉林的多年生寄生性种子植物。对云杉矮槲寄生开花动态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云杉矮槲寄生花期持续40天以上,单株花序寿命约为15天;雌花在花期结束后6~8天后开始坐果,幼果初期无果梗,浅绿色,直径约为1~1.3mm;果实成熟后期,果梗逐渐伸长至1~1.5mm,颜色转为深绿色。4种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类药剂[40%乙烯利水剂,50%国光丁酰肼可溶性粉剂,20%国光萘乙酸粉剂(NAA)和90.8%脱落酸(ABA)]对云杉矮槲寄生花芽的药剂防治试验发现:1∶400的40%乙烯利水剂为防除效果最佳,可达100%,且未对云杉植株产生不良药害反应。  相似文献   

3.
云杉矮槲寄生是多年生半寄生性种子植物,近年来已成为严重危害青海省云杉林的主要灾害之一。本研究以青海省仙米林场受矮槲寄生侵染的云杉林为对象,通过标准样地调查了云杉矮槲寄生林间发病的影响因子,采用SPSS软件进行云杉矮槲寄生害病情指数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云杉矮槲寄生病情指数变化前5位的因子依次是林分郁闭度、草本生物量、海拔、p H值和坡度。郁闭度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在郁闭度大于0.7以上的天然林分中云杉矮槲寄生发生较轻或没有发生,而在郁闭度0.4~0.5之间,云杉矮槲寄生发生严重。研究结果将对云杉矮槲寄生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杉矮槲寄生——危害青海云杉的寄生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主要寄生在云杉上,引起病部枝条膨大、形成“丛枝”。该文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和治理等方面介绍了云杉矮槲寄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5.
矮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矮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矮槲寄生的危害和目前对矮槲寄生的管理策略等,指出对矮槲寄生的防治方法是在营林措施上,并对矮槲寄生的防治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以球果小卷蛾为主,通过防治试验,提出了云杉球果小卷蛾的防治措施,试验认为:在危害程度不同的林分,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可达到成本低、防效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性、均匀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当无人机距离树冠顶端2.5~3.5 m施药时,无人机施药飞行速度在1.5~3 m·s~(-1)范围内,雾滴飘移距离较小,可控在2~3 m以内,施药穿透力可以达到10 m,雾滴密度较高,雾滴均匀度好,施药效果好。在无人机航高为距树冠顶端3.0 m,并以2.5 m·s~(-1)速度作业时,对林间上、中、下部靶标的雾滴沉积效果进行了分析,林间上部的雾滴直径较大,雾滴均匀度低,中、下部雾滴直径较小,但均匀度高,雾滴在上、中、下部的沉积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无人机在距树冠顶端2.5~3.5 m、飞行速度为1.5~3 m·s~(-1)时,施药效果好。使用无人机分别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美国白蛾,施药后24、48和72 h虫口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0%、50%和70%左右,无人机喷洒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的防效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  相似文献   

8.
10%吡虫啉WP防治梨木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剂浓度分别为10000、8000、5000和3000倍液。药后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4%、94.0%和93.6%,药后14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且对植物安全,对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花椒跳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志录 《甘肃林业科技》2003,28(1):62-62,69
花椒跳甲在白水江林区中路河林场1年2代,以成虫在树冠下3-6cm土壤中及周围的草丛、石缝中越冬。用25%对硫磷微胶囊剂或25%硫磷粉剂等喷洒地面后浅锄或耙匀,可杀死大量的出土成虫和1-2代入土化蛹的老熟幼虫,防效达85%以上;成虫期树冠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可防治成虫,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祁连山东段林区苗圃地青海云杉阿扁叶蜂的防治效果,笔者调查了青海云杉苗木受害程度,观察了阿扁叶蜂生活史,并研究了不同化学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祁连山东段林区青海云杉苗圃地阿扁叶蜂每2年发生1代。化学防控后,均降低了虫口密度、受害株率和苗木死亡率,与对照(CK)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防控方法应用后虫口密度、受害株率和苗木死亡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均为CK蛹期土壤拌药成虫羽化盛期地表喷药幼虫为害期树冠喷药。其中幼虫为害期树冠喷使80%敌敌畏乳油2 000倍液后,防效最佳,虫口密度、受害株率和苗木死亡分别下降到0.52头/株、1.47%和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