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寿县水稻旱青立病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青立病的个体致病原因是有机砷中毒,群体发生面积与程度受栽培和自然2个因素影响较大.栽培因素包括水稻品种类型、种植方式、茬口安排、水肥管理、旱改水等;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质地及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气候等.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水稻敏感生育期的长期降雨,是引起寿县2020年旱青立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青立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一类生理病害,对水稻高产稳产极为不利.该文结合寿县水稻生产实际,对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症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选种、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等防控措施,以期为水稻旱青立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青立病由于受害时间的不同,在田间会出现2种不同症状.旱青立病的株发生症状及大田发生特点与高温热害、低温冷害及药害、肥害、水污染伤害等有着较大的差异.田间诊断时,可以从水稻基部特征、田中地势高低、土壤结构与含水量及部分特殊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当年当地旱青立病发生规律判定旱青立病是水稻在敏感生育内长期淹水造成有机砷中毒所致,根据植株及大田发病级别,判定其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4.
2022年在寿县陶店乡和堰口镇2个试验地点进行不同肥料配方、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田间管理的旱青立病小区对比试验,重点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后对旱青立病发生的影响,有机肥使用设置0、1 200、1 800 kg/hm23个档次;调查中将病粒及病穗进行了发病程度分级,并以此进行病穗和病丛的判定;采用病丛率和病穗率作为判定发病轻重的标准。结果发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会显著加重旱青立病的发生,且有机肥施用量加大,发病程度增加的趋势明显。减少氮肥的使用也会加重发病,但有机肥和氮肥两者对旱青立病发生的交互影响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旱青立病是因结实器官受到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出现在干旱年份或发生在水利条件较差、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新开垦的或旱改水的稻田发生该病也较多。近年来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低迷,永修县旱改水面积随之增大,相应的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发病田块可造成减产20%~40%,严重的田块减产达90%以上。由于旱青立病在水稻生长前期表现不出来,只在孕穗末期才突然发生,抽穗期表现明显,并且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6.
2019年江淮地区水稻旱青立病零星发生,直播稻田未发生,发病与品种关系不明显,发病与孕穗期高温关系不显著,稻虾田等长期积水的田块及稻田中地势低洼地方易发病,旱改水田和白土田易发病。在病田里,病丛呈点片状分布;发病植株未出现倒生根,未出现高位分蘖及成穗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和长期淹水2种处理进行水稻大田旱青立病发生原因区组对比试验,2021年8个参试品种,2022年4个参试品种。结果表明:及时烤田加干干湿湿管理,各品种水稻均未发生旱青立病,且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在防病的同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长期淹水不烤田条件下水稻易发生旱青立病,且成熟后谷粒中有机砷含量也较高,其发病原因可能是植株有机砷含量增高。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明显,荃优822和皖稻68较抗病。淹水处理的水稻孕穗中后期植株地上部分铜、锌含量极显著降低,铁含量极显著增加,硫、镁、硅无明显变化。因此,可以排除铜中毒和缺硅、缺硫等因素导致发病,锌、铁元素含量变化对旱青立病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青立病近几年已成为桐柏县水稻主要生理病害,不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一旦发病无法挽救,减产严重。笔者根据多年发病情况,找出发病规律,以实现及早预防,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和长期淹水两种处理,3次重复,进行大田旱青立病发病原因区组对比试验。2021年参试品种8个,6个区组共48个小区;2022年参试品种4个,6个区组共24个小区。结果证明,及时烤田加干干湿湿管理,不会发生旱青立病;长期淹水不烤田易发生旱青立病,其发病原因是植株有机砷含量增高,且成熟后籽粒有机砷含量也较高。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明显,荃优822和皖稻68较抗病。淹水处理的水稻孕穗中后期植株铜、锌含量降低明显,铁含量增加,硫、镁、硅无明显变化,因此铜中毒和缺硅、缺硫因素可以排除,锌、铁元素降低对旱青立病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烤田处理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长期淹水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加孕穗期干干湿湿管理,在防病的同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不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高温热害和水稻旱青立病(也称为水稻颖壳不闭合症),是水稻穗期常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理性病害。它们在定义、发病症状、发病时间、大田发生特点、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滁州地区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进行田间调研及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滁州地区水稻旱青立病的原因,并总结常用的防治措施。[结果]滁州地区水稻旱青立病表现为单株发病、单丛发病、丛间夹杂发病,籽粒发病时,病穗中也有零星结实正常的稻粒。主要致病因素为富砷或缺素,属生理性病害,也不排除其他致病因素的影响。在防治措施上应重施有机肥、轮作,白土田多注意病情变化、干干湿湿多烤田、注意微肥施用时期、分蘖末期和花粉形成期调整避开高温、改善水浆管理等。[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旱青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寿县三觉镇江淮丘陵地区水稻旱直播除草技术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旋耕旱直播田块除草、撒麦棵旱直播田块除草,同时分析了注意事项,以期为江淮丘陵地区水稻旱直播田块除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水稻旱青立发病症状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水稻旱青立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稻虾田快速发生发展的同时,水稻颖壳不闭合(旱青立病,直穗病)也连年发生。旱青立病发生原因很多,本文采用排除法,并根据现有他人对有机砷影响穗发育方面的研究,认为有机砷毒害可能是稻虾田旱青立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稻虾田该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寿县水稻种植情况及种植中缺水易旱的现状,总结了绿旱639在寿县节水抗旱高产栽培中的播种方式、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文彬 《现代农业科技》2010,(3):177-177,181
不同生态类型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种群的影响试验表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因水稻自身生态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长势较好的田块越利于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害发生的区域性特点 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稻区都有发生。但是在一个地区中往往是局部的田块发病,即使在发病普遍的病区,也是这样。从全国范围来看,在不同纬度的不同地区,病害发生情况有所不同。根据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的病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绵阳市水稻青立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采取调查分析与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不同除草剂处理水稻青立病发病情况,测定发病田块土壤和水稻植株重金属种类及含量,初步明确绵阳市水稻青立病发病原因;分析不同防治手段下水稻青立病发病情况,探索水稻青立病防治措施。【结果】施用除草剂不会引起水稻青立病发生,但过量施用会显著降低稻谷产量。与不发病田块相比,发病田块 0~50 cm 土层重金属砷含量增加 2.3~5.6 mg/kg;与不发病植株相比,发病水稻植株总砷含量增加 0.03~0.20 mg/kg;与对照相比,在小麦季随整地施用硫磺并在水稻季随整地施用石灰可降低水稻青立病发病率 20.74%;与种植籼稻品种相比,在水稻青立病易发病田块种植粳稻品种可使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绵阳市水稻青立病发生原因为土壤重金属砷、镉和铜含量偏高。苄乙、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和五氟磺草胺 4 种除草剂施用不是水稻青立病的发病原因。在麦稻轮作和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在小麦季随整地施用硫磺并在水稻季随整地施用石灰对水稻青立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常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对水稻高产极为不利。本文结合寿县水稻生产实际,总结了水稻稻瘟病几种常见发病类型的田间识别症状,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兴义市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弄清烟草赤星病在兴义烟区的发生情况,以便于更准确预防此病,于2011年选择不同烟草品种、海拔高度、连轮作条件的烟草种植区对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间病害的发生情况不同,南江三号的抗病性远强于云烟87和云烟85,云烟85的抗病性最差;不同海拔高度田块的病害发生情况差异较大,病害流行严重程度表现为:山脚>山腰>山顶;不同连轮作地块病害的发生情况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隔年轮作地烟草赤星病发病情况最轻,连作地发病较重,且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烟草赤星病在兴义普遍发生,且烟草品种、海拔高度、连轮作条件对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