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哺乳期仔猪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在德宏州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30日龄以内的仔猪为多发病,其中尤以15~25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最多,发病率54.83%,死亡率16.27%。未经治疗的仔猪,即使耐过也易形成僵猪。笔者在借鉴前人治疗仔猪白痢经验  相似文献   

2.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新生仔猪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尤其是新生幼猪最易感,症见为肠炎、肠毒血症,临床上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1发病特点仔猪黄痢常发于生后1周内的仔猪,而以生后的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较少,黄痢发生的日龄越早,治愈率越低,死亡率越高。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6~12日龄最多,3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气候不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仔猪黄痢多发于1~7日龄;仔猪白痢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黄白痢是导致仔猪哺乳期腹泻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文主要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介绍仔猪黄痢和白痢,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仔猪黄痢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最常见,一窝仔猪中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仔猪白痢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各窝仔猪发病的多少不尽相同,有的多达80%。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主要发生于产仔季节。  相似文献   

5.
一、六茜素治疗仔猪黄、白痢有特效仔猪黄痢多发生在1—3日龄的新生仔猪,而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仔猪。若防治不力,常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四十多年,筛选出的仔猪黄、白痢中兽医特效疗法。用中药六茜素针剂疗法确有实效。现简介如下:六茜素系中药六茜草的有效成分提取物。它是由中国农科院牧医所研制的,该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其中黄痢常发生于1周以内,特别是1—3日龄的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仔猪黄白痢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近年来,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黄白痢,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是一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气温的下降和天气的潮湿,哺乳仔猪极易发生腹泻现象。它不仅给畜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肉的品质。因此,有效地防止仔猪腹泻,对养猪业具有重要意义。1发病原因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尤其是以1~3月龄的仔猪最为常见。临床上根据仔猪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1细菌性因素红痢、黄痢、白痢、副伤寒和痢疾等。黄痢,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红痢,主要发生于1~3日龄,一般病程较短,死亡率极高。白痢,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很高,尤其以10~30日龄的仔猪更为常见。产后7d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严重时死亡率达70%。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治疗仔猪黄白痢的实际经验,论述了仔猪黄白痢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2.2猪消化道传染病在养猪发达国家此类疫病普遍,但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仍然是危害严重的一类传染病。2.2.1仔猪黄、白痢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黄痢主要是3 ̄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而白痢多发于15 ̄45日龄的仔猪。仔猪白痢的另一个病原是轮状病毒,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岩理 《农民致富之友》2014,(16):254-25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是养猪业上常见多发的一种一类传染病。以初生仔猪排出黄白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紧随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发生仔猪白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显然,要搞好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必须弄清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本文通过对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包括7日龄内发生的仔猪黄痢,2~4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以及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其中黄痢和白痢是导致仔猪哺乳期腹泻的主要疾病,尤其是黄痢危害较重,仔猪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文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仔猪在哺乳期多发的黄痢和白痢,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一般5~30日龄仔猪为易感群体,一旦发生很难以控制,不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达90%以上,即使治愈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文中介绍中西药结合防治仔猪黄白痢的病例和方法,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兽医临床上由大肠菌引起的仔猪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形式。大量的研究证明,黄痢与水肿病的病原都是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在流行病学上各有特点。前者只感染7日龄以内的仔猪,日龄愈小,病情愈重,发病率与死亡率亦愈高;后者主要发生在断奶后不久的健壮仔猪中。对于仔猪白痢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说法不一,迄今尚未明确。据方定一等人的研究,从白痢病猪肠内分离到的大肠菌型甚多,看不出它们与该病之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腹泻,1~2日龄左右的仔猪引起肠炎及败血症。  相似文献   

15.
黄白痢是由特种野猪仔猪容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肠道疾病,又称新生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其中特种野猪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整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可达100%。特种野猪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者居多,发病率可达30%~80%。目前,已分离的仔猪黄痢、白痢的血清型比较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给本病防治造成一定难度。同时也给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1.俺养了3头母猪,其中2头母猪所产20多只小猪都在3日龄时死亡,死亡的前一天都拉稀。起初怀疑这些小猪得了仔猪黄白痢,但仔猪黄白痢一般发生在7日龄时,现在刚出生2天就发病有点不像仔猪黄白痢。请问,小猪死亡和母猪有没有关系?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提高仔猪成活率?答:你饲养的仔猪惠的很可能就是仔猪黄痢。仔猪黄痢是初生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白痢是哺乳仔猪常见的腹泻病,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常发病。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至糊状的粪便为特征。本病的流行十分普遍,几乎没有一个养殖场能够幸免,其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很低,但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会给猪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1流行特点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季节性,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都会诱发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18.
仔猪白痢又称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10~20日龄仔猪多发,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则很少发病,气候骤变时多发,临床上以下痢,排出灰白色浆糊状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1~3日龄的初生仔猪黄痢.引起10~30日龄的仔猪白痢.还能导致断奶前后健壮仔猪发生水肿病。而不同血清学或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又有很大的差异.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3~30日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造成新生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或大批死亡。该文分析了此病诱发的主要原因:仔猪营养不良、猪圈卫生不好、哺乳母猪乳房不洁等,并提出预防仔猪黄白痢病措施:除常规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消毒,做好母猪产前免疫,搞好仔猪防寒保暖外,还可进行疫苗预防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采用中西药结合防治,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