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黄牛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黄牛产后感染就是养牛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产科疾病.本文对黄牛卵巢疾病、子宫内膜炎和异性孪生不育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做出分析,并对黄牛产后感染的阴门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子宫感染作出诊治方案,为有效推动兽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会东小黄牛肉质鲜嫩,樱桃红,煮熟食味鲜香,无异味杂味,小黄牛个头不大,繁殖快,适合在西南地方山区发展。会东小黄牛养殖8个技术要点分别是品种选择、养殖方式、圈舍(养殖基地)的选择、卫生圈舍建设、饲养管理方法、育肥牛育肥方法、注重小黄牛的繁殖管理方法、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为了提高延边黄牛的繁殖成活率,在1959年对全州黄牛生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于1963~1964年,1973~1974年,在延边农学院教学农场和延吉县东盛公社东明大队、长南大队等延边黄牛繁殖基地里,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与实验观  相似文献   

4.
南阳黄牛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子安  鲁云风  文祯中  原国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92-4593,4596
针对目前南阳黄牛数量日趋减少、品种严重衰退、许多宝贵基因丢失以及长期近交为主的繁殖方式造成南阳黄牛品种单一化程度高、抗逆性降低等现状,提出南阳黄牛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黄牛的繁殖障碍日益成为黄牛品种改良过程中影响肉牛生产的一大难题,其中以卵巢疾病占的比例较大,笔者根据吉林左家地区黄牛品种改良过程中发现的卵巢疾病进行了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黄牛改良的目的一是改变体形外貌,二是通过黄牛改良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应从母牛群体结构及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下面就提高母牛繁殖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肉牛养殖的主要品种是黄牛,与其他牛类相比,黄牛更容易饲养,且肉质更高,由于生长速率较快,易导致黄牛的产肉率较低。为提高黄牛产肉量,需要引进国外的一些优良品种,对黄牛品类进行繁殖改良,提高肉牛养殖产量,在改良肉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黄牛是比较常见的品种,为保证黄牛繁殖数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养殖人员利用黄牛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应用先进的细管冻精授配改良技术提高母牛受精率,从而提升黄牛产量和品质。文章从母牛发情鉴定、输精器具准备及使用、细管冻精解冻及输精、输精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通过技术改良以保证黄牛受精的成功率,以推动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冷冻精液人工受精已经成为黄牛配种的主要方式,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则是加快黄牛繁殖、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为了促进黄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结合皖北地区黄牛养殖和冷配工作现状,文章主要从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早期妊娠诊断、消毒杀菌、冷冻精液快速解冻、适时输精、选择合适输精部位等六个方面对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进行了阐述,为基层广大黄牛养殖场、良种繁育场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陕西省周至县秦岭北麓推广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在改良山地牛外貌和体型、生产性能、适应性和抗病性,减少繁殖牛意外伤亡效果,以及现阶段人工授精繁殖改良山地牛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从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机构与人员完善、乡镇兽医站设备条件改善、医技人员和养殖者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周至县秦岭北麓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 本项研究从1986年11月起至1989年11月止,历时3年。主要研究了南阳黄牛与黑白花奶牛的超排程序;南阳黄牛胚胎移植南阳黄牛;南阳黄牛胚胎贮存技术保存南阳黄牛品种基因,利用胚胎移植使南阳黄牛繁殖奶牛,应用胚胎移植使已配黄牛产同胞异种(一黄一奶)双胎的方法,胚胎冷冻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12.
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鲁西黄牛肉用品系,结合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育种实际,经过系统分析,确定了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和相应的选择性状,并采用差额法计算了各选择性状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有3类,分别为生长发育性状、胴体性状和繁殖性状,包括有周岁质量、育肥期日增质量、生长能力、胴体等级、屠宰率、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射精量8个选择性状。在预期的市场和生产条件下,对于上述各选择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5.71元/kg,0.90元/g,2.84元/kg,402.00元/级,60.30元/%,-3.52元/d,-6.16元/d,55.23元/mL;通过遗传标准差校正,3类性状中生长发育、胴体性状和繁殖性状的经济权重之比为0.55∶0.21∶0.24,近似于2∶1∶1。说明鲁西黄牛向肉用方向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生长发育性状的选择力度,同时要兼顾胴体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黄牛子宫内膜炎是繁殖母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疾病,发病率高,临床多呈慢性或隐性经过,可致母牛屡配不孕,甚至继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等)而最终淘汰,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和治疗黄牛的子宫内膜炎是黄牛饲养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早在1970年前后,磐石市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刚刚起步,当初百姓对这一新兴技术比较陌生,大都持观望态度;早已习惯本交的黄牛繁殖技术,对新兴技术还持有怀疑和不确定心态。刚开展黄牛冷配技术工作之初,不仅没有费用,而且还给每头参配母牛的畜主补贴几元钱费用,之后通过参配后所产犊牛比照,发现人工受精繁殖的后代优势明显,具体表现为尻部宽平,背腰平直,胸深裆宽,四肢粗壮,  相似文献   

15.
黄牛冻精改良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该技术能有效提高优质种公牛的配种效率,从而加快黄牛品种的改良进程。该技术还对黄牛养殖效益的提升和疫病防治等方面均有助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项技术的受胎率较低,难以推广。如何进一步提高黄牛冻精改良的受胎率成为该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提高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几个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鲁西黄牛卵巢性繁殖障碍引起的原因分析、从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等方面探讨了该类患牛卵巢机能不全、卵巢囊肿、卵巢萎缩坏死、卵泡壁显著增生、卵泡发育中断等具体病情,为合理调控母牛卵巢性繁殖障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51年曾赴甘肃岷县测量当地黄牛、牦牛及犏牛的体尺,兹将测量结果整理报告于后。一、岷县黄牛、牦牛及犏牛的来源此次所调查的57头黄牛及93头犏牛,均系由岷县县城到该县闾井镇途中和在闾井镇中赶集时所遇见的。黄牛是本地土产。犏牛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卓尼买进,一是由本地繁殖。前者是公黄牛和卓尼的母牦牛杂交而生,名洮州(即临潭)犏牛,后者是由卓尼购进的公牦牛和本地的母黄牛杂交而生,名户籍犏牛。所调查的307头牦牛是岷县野人沟耗牛场由卓尼购买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当前黄牛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牛舍通风较差,且牛床的排水不畅通,在温湿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可提高黄牛毛癣真菌病的发病率,为这种疾病的生长及繁殖提供了更大的机会。需要饲养黄牛的人员了解黄牛毛癣真菌病的基础知识,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提高黄牛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来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利用冷冻精液,采取人工授精技术改良配种黄牛已得到广大养牛户的认可。为了更好地使基层人工授精技术员掌握此技术,特将本人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做一交流,与大家分享。1母牛的发情鉴定1.1母牛初配期选择黄牛一般8~12个月达到性成熟,18~24个月达到体成熟。黄牛需达到体成熟后才可以初配。1.2季节对母牛繁殖的影响黄牛虽然在全年内都有发情。  相似文献   

20.
牛的同期发情是一项新的繁殖技术。目前,同外已用于生产,国內仍处于试验或小规模试用阶段。据近几年调查,新疆地区的黄牛在繁殖季节内,自然发情率每天平均5%,自然繁殖率约40—50%左右,不少牧区牛的人工授精受配率低于50%,配种期长达90天以上。由于黄牛分散发情,安静发情,受配率低,用冻精配种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液氮消耗以及经济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