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市某养鸡场中10000只46日龄雏鸡,发生了一种以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伴有呼吸困难,扭颈,羽毛松乱触摸易脱落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整个过程共计10d,死亡率高达35%,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新城疫,法氏囊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该鸡群曾在14日龄、21日龄两次使用法氏囊炎弱毒冻干疫苗饮水免疫,并于28日龄使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点眼加强免疫,准备于60日龄使用新城疫Ⅰ系肌肉注射免疫。在46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厌食、怕冷挤堆、闭目蹲伏不动,排黄绿色或白色水样稀便,偶而发现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当日死亡120余只,解剖发现法氏囊肿胀出血,皮下出血呈暗红色,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炎,当日紧急注射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液,但第二天鸡群精神状态仍不见好转,死亡率急剧增加,此时呼吸困难病鸡增加,且病死鸡除法氏囊肿大外,部分鸡皮肤浸润、溃烂,皮下有暗红色胶冻液体,经全场技术人员会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城疫、法氏囊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48日龄全群紧急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同时每只鸡分点注射新城疫—法氏囊双价高免蛋黄液1ml、庆大霉素1万单位,49日龄重复注射。大群投服恩诺沙星制剂,连用7d,直至50日龄死亡鸡数才逐渐减少,56日龄鸡群逐渐趋于正常,历时10d,死淘鸡数3450余只,淘死率约为35%,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鸡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等病变。现将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甄志刚 《畜禽业》2006,(9):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嵯,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甄志刚 《畜禽业》2006,(18):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IBDV病毒粒子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形…  相似文献   

6.
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为特征。本病仍然影响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就该地区个体户马某饲养2000只蛋鸡,因免疫程序不合理造成该鸡群发病,死亡率达8.9%。虽经及时诊断治疗,死亡率不大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9年5月,该地区个体户饲养员马某从马市某种鸡场购买新罗曼蛋雏鸡2000余只进行饲养,饲料采用全价饲料。饲养至10日龄饮水接种中毒法氏囊疫苗,每只鸡1.5头份。由于限水时间过短造成部分鸡只未能够饮用足够量的疫苗。当鸡群饲喂25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当天发病鸡达185只。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乡某肉鸡养殖户于2005年9月引进5000只艾维因肉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用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冻干苗2头份饮水,14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饮水,25日龄用IBD苗进行二免,在29日龄时,大群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嗜睡,个别鸡表现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少量的鸡口角流涎,伴有甩头动作,采食时鸡口中流出大量液体,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乡某肉鸡养殖户于2005年9月引进5000只艾维因肉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用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冻干苗2头份饮水,14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饮水,25日龄用IBD苗进行二免,在29日龄时,大群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嗜睡,个别鸡表现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少量的鸡口角流涎,伴有甩头动作,采食时鸡口中流出大量液体,病鸡排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便,泄殖腔周围羽毛污秽,沾满稀粪,且出现瘫痪病鸡,采食量减少,至32日龄共病1 200只,死亡520只,发病率24%,死亡率10.4%.  相似文献   

9.
杨松 《畜禽业》2013,(6):72-7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其持征是,法氏囊肿大,排白色稀便,浆液下有胶冻样水肿液。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在临  相似文献   

10.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22):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1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目前认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猪瘟等疫苗的接种都会因为母源抗体而影响其免疫效果。2疫苗因素2.1选用疫苗不当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大肠杆菌对养鸡业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但其血清型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对大肠杆菌病治疗比较困难。非典型性新城疫在现代养鸡业中无所不在。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在使用疫苗免疫时母源抗体过高,免疫接种程序和操作不合理,其他疾病干扰(常见有氨气中毒)等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1)
正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停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常高达90%~100%。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症状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蓬松,最后极度衰竭而死,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5月份解剖了泰州某鸡场送检发病鸡、病死鸡9只,发现6只均出现以肝周炎、气囊炎、肌胃角质层下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乳头、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气管喉头有大量粘液为主要病理变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和病毒分离和鉴定。细菌分离试验结果显示其生长特点、形态特征、生化试验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点;同时将处理好的病料接种9日龄非免疫鸡胚,做HA、HI试验,结果显示病毒的血凝特性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了新城疫病毒。由此可断定,该鸡群混合感染了新城疫病毒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
何丽贞 《畜禽业》2010,(8):65-6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险传染病。7~15周龄鸡均可被感染,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鸡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  相似文献   

15.
浙江金华某养殖户今年3月底购进本地三黄土鸡苗鸡500羽,饲养期间除了接种过新城疫疫苗外,其它疫苗均未接种4月28日早晨,户主发现有2~3只鸡精冲萎靡伴有拉稀的情况,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简单地将病鸡隔离出来并喂服了磺胺类药,到了下午疫情开始严重,大多数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状,有部分鸡死亡,当天求诊于笔者: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第二天就控制了疫情。本次发病的发病率几乎达到100%,死亡率在8%左右。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4)
<正>1发病情况2013年11月23日,本镇某村徐某林下饲养的本地三黄鸡肉鸡1 000只,一夜天亮发现10只鸡发病而死,此后每天有15只鸡发病死亡,整个过程表现发病急、死亡快。该鸡群日龄为95 d,全部是小公鸡,曾经接种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马立克氏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和禽流感疫苗,未曾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鸡群采取林下放养,发病时的天气闷热。养鸡场地远离公路,相距村庄也比较远。2临床表现最急性的病鸡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突然倒地挣扎,翅膀扑打几声尖叫  相似文献   

17.
一起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畜禽业》2008,(6):78-79
<正>1发病情况2007年8月,我市一养殖场饲养蛋雏鸡约3000只,在21日龄曾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疫苗。至25日龄时,发现鸡群中个别鸡精神不振,双翅下垂,排灰白色水样粪便,羽毛蓬乱,不食,卧地不起,两翅下垂,垂头闭眼,饮水量增加等症状。速来我处进行诊疗。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赵亮  赵晖  张瑛 《畜禽业》2004,(6):19-19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使鸡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主要感染21~39日龄的雏鸡,约占75%左右,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2月下旬,某养殖  相似文献   

19.
陈明媚 《畜禽业》2000,(1):53-53
1999年3月成都市郊某种鸡场从西安海兰祖代鸡场购进3000套海兰父母代蛋鸡,7日龄用Ⅱ系+传支二联苗滴鼻,肾传油乳剂苗肌注,14日龄法氏囊饮水首免,21日龄二免时,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经传染性法氏囊卵黄抗体肌注,很快得到控制,死亡5只.45日龄用新城疫+肾型传支油乳苗肌注,鸡痘刺种,转入中鸡笼,当晚刮大风,未引起管理人员重视,导致鸡群感冒,暴发新城疫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用法氏囊卵黄抗体肌注,新城疫Ⅳ系苗4倍肌注,病情得到控制,死亡率21%.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2)
正当前鸡群免疫接种主要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等疫苗。部分养殖场(户)对防疫知识不甚了解,在免疫安排及技术操作方面存在不足,致鸡群免疫后仍发生和流行疫病。笔者现就提高免疫效果谈几点看法。1疫苗因素1.1做好疫苗保存、使用疫苗的运输、储存要严格按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