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米青枯病是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经“七五”“八五”攻关研究,目前已基本明确,造成我国玉米青枯病的病原主要有镰刀与腐霉两类真菌。但由于感病植株上常可同时分离出这两类真菌,以致引发了两菌作用主次的争论。一部分学者认为镰刀类真菌为主要病原,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腐霉为主要病原。为明确有关问题,作者从代谢角度对两菌间以及病原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病原为已经致病性鉴定的肿囊腐霉(PythiuminflatumMalthews),禾生腐霉(Pythi-umgraminicaolaSubram)及其伴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农业》2021,(1):44-45
正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由产毒真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因易引起猪的呕吐,又称为呕吐毒素,其主要产毒真菌为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等,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物。世界范围内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多发易发、相当广泛,主要原因是谷物在田间经常受到其产毒真菌禾谷镰刀菌(导致小麦赤霉病和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真菌之一)等真菌侵染,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植物营养制剂对玉米茎基腐病影响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种植物主要营养制剂氯化钾、硫酸锌和硅肥对玉米茎基腐病三种主要病原菌禾生腐霉菌(Pythium graminicola)、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禾谷镰刀菌(Fucarium graminearum)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锌对腐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氯化钾对三种菌均无抑制作用;硅肥对禾生腐霉菌和肿囊腐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禾谷镰刀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根据翻译延伸因子基因(EF-1alpha)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并对优化的F.graminearum LAMP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禾谷镰刀菌的基因组DNA,64℃、4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0 pg/μl。该检测方法为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穗腐病的田间快速诊断及病原菌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对禾谷镰刀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探索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及平板对峙法从24份取自河南郑州近郊、信阳、新乡、商丘、开封等地区发生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土样中分离、筛选禾谷镰刀菌的拮抗菌株。【结果】从2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65株菌株,对峙实验发现其中8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Jc-07的拮抗效果最佳。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Jc-07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实验表明,菌株Jc-07发酵滤液明显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使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Jc-07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对禾谷镰刀菌具有高拈抗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探索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及平板对峙法从24份取白河南郑州近郊、信阳、新乡、商丘、开封等地区发生小麦赤霉病的出间上样中分离、筛选禾谷镰刀菌的拈抗菌株。【结果】从2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65株菌株,对峙实验发现其中8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拈抗作用,其中,菌株Jc-07的拮抗效果最佳。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侏Jc-07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抑菌实验表明,菌株Jc-07发酵滤液明显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使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Jc-07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拈抗活性,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沋小麦流行的病害,我省近几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肥水条件的提高,品种的更换,赤霉病有所发展,1978年我省不少地区都有所发生.小麦赤霉病的病原,主要是子囊菌类赤霉属的玉米赤霉菌,无性阶段称禾谷镰刀菌,此外,还有燕麦镰刀菌、黄色镰刀菌、串玉米镰刀菌等兼性寄生菌,也能引起。赤霉菌在小麦生长各个阶段,都能为害,引起苗腐、杆腐和穗腐,以穗腐发生初期为害性  相似文献   

8.
麦类赤霉病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东北产麦区早有报道,近年来以长江流域各省受害最为严重。其病原为镰刀菌属,主要有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燕麦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等。这些病菌可产生各种毒素如F_2-毒素、T_2-毒素、HT_2-毒素及脱氧雪腐镰刀菌醇(deoxynivolenol)等,引起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9.
引言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是引致麦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物之一,它广布于欧、亚、北美和大洋洲等地。受该菌侵染的粮食作物,不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且在谷物中残存有毒的代谢产物,人、畜误食这些粮食可引起头痛、头晕、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紊乱等中毒反应,Stands最早从污染的谷物中提取出致呕的赤霉菌代谢产物,证明了中毒的原因是一种毒素的作用。Bamburg首次进行了这种毒素的纯化工作,并于1968年正式定名为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  相似文献   

10.
玉米茎腐病组织细胞学观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由禾谷镰刀菌,禾生腐霉菌,侵染所致玉米茎腐病的细胞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接种后,禾谷镰刀菌先于禾生腐菌浸入寄主根表皮及皮层细胞;两种菌丝侵入组织细胞方式不同,禾谷镰刀菌可直接穿破细胞壁或经细胞间隙向中柱伸进。而禾生佬是寻细胞间隙运行或在细胞破溃处向内皮层方向侵染;禾谷镰刀菌进入中柱后主要分布于韧皮部,而禾生腐霉菌主要寄生在导管及死细胞中。  相似文献   

11.
用改良理查德液体产毒培养基培养棉花枯萎病菌,取其培养滤液作为毒素液。测试了毒素液对抗病、感病品种种子发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的毒害作用和对幼苗的致萎作用以及对叶片电导率的影响。为毒素液应用于抗病资源的快速筛选与鉴定、体细胞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等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菌剂种子包衣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成株期以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生产上建议使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乳油作为防治蓖麻枯萎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康地蕾得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康地蕾得FG对百合镰刀菌枯萎病菌的EC50、EC70及EC90值,并进行药效防治试验,观察康地蕾得FG对百合镰刀菌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康地蕾得FG对百合镰刀菌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EC50、EC70及EC90值分别为977.00、1423.00、2449.62 mg/L。30.0、37.5、45.0 kg/hm2的康地蕾得FG对百合镰刀菌枯萎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45 d的防效分别为55.08%、64.41%、68.32%,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有所提高,且在速效性、持效性及防治效果等方面优于对照药剂3%多抗霉素WP。[结论]康地蕾得FG对百合镰刀菌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瓜抗枯萎病离体鉴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比较10种具有不同枯萎病抗怀的黄瓜材料对两类选择压力的反应,确定离体抗鉴定的适应选择压力为FOC(the culture filtralte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原液和1mg/L FA(fusaric acid)粗制品溶液,适宜的鉴定时间为愈伤组织诱导期,黄瓜材料离体培养物对选择压力的反应与材料苗期抗病性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其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文章初步探究了杏鲍菇发酵液对尖镰孢菌、链格孢菌、禾谷镰孢菌3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使3种病菌菌丝均表现出溶菌现象;发酵液原液对3种病菌菌丝生长速度及孢子萌发影响最大,其抑菌率依次为尖镰孢菌(92.78%)>链格孢菌(89.76%)>禾谷镰孢菌(87.45%);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依次为禾谷镰孢菌(79.45%)>链格孢菌(72.25%)>尖镰孢菌(52.32%)。由此可见,杏鲍菇发酵液中的确存在对植物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进而为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菠菜上筛选内生细菌,防治菠菜主要病害。[方法]用稀释分离法从菠菜植株内分离内生细菌,培养基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的拮抗作用,并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使用B 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从菠菜植株根分离到具有生防活性的细菌SEB,对菠菜枯萎病菌等5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结论]SEB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对菠菜枯萎病菌抑制率最高,具有开发成微生物制剂,防治园艺作物和农作物病害枯萎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产生毒素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 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了获得香蕉枯萎病菌毒素,采用活体香蕉苗生物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方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Richard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  相似文献   

18.
甜瓜枯萎病土壤拮抗菌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4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初步鉴定,Y1、Y2、X1、X11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室内防治试验测定表明,它们对甜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最好的Y1防治效果可达75.32%。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2种棉花苗期病害抗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新疆当前棉花主栽品种对红腐病和立枯病的抗性,为病害的高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拟轮枝镰孢霉和立枯丝核菌新疆菌株,通过人工接菌条件下的室内盆栽鉴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新疆20个棉花主栽品种对红腐病和立枯病的单一抗性水平和兼抗水平。【结果】大多数棉花品种对2种病害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抗性差异;供试品种中没有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品种,多数品种对2种病害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仅有少数品种对红腐病或立枯病表现为抗病或中抗;对红腐病表现为抗病的有中棉72号和新陆早53号,表现中抗的有中棉50号、新陆早57号和新陆早61号等5个品种;对立枯病表现为中抗的有新陆早53号、中棉72号和中棉50号等6个品种;对2种病害的兼抗性表现为中抗的有新陆早53号、中棉72号和中棉50号等6个品种。【结论】当前新疆棉花主栽品种中,对红腐病和立枯病均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缺乏对红腐病和立枯病高度抗病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对立枯病表现为中抗的品种多数兼具对红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对甜瓜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对拮抗菌株进行分类鉴定,为丰富热带地区甜瓜枯萎病生防菌资源库及田间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前期筛选获得的82株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平板对峙、继代培养、发芽率及盆栽试验筛选出对甜瓜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筛选出一株对甜瓜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D2,其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73.53%.D2菌株可形成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孢子丝呈螺旋形,孢子卵呈圆形,且与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聚于同一分支中,其同源性达99.6%;综合D2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可鉴定其为利迪链霉菌( S. lydicus ).[结论]D 2菌株对甜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