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  相似文献   

2.
一、"三早"."三早"指韦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应.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春季放养鱼种季节已到,要想夺取高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把好以下几个放养鱼种技术关口,也就是春季养鱼抓"六早"。一、早清塘消毒--把好清塘消毒关首先是鱼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整治,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清塘方法。主要目的都是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使养殖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清塘的药品可以选择生石灰,生石灰的作用除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外,  相似文献   

4.
<正>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  相似文献   

5.
1.放养时间应选择在1年中鱼种放养损失最少的“冬至“至“立春“之间.因为这段时间的水温为全年最低,鱼种和凶猛性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同时还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放入水库后,凶猛鱼类的危害也可相对减轻.   2.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放养鱼种逃逸的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以提高.   3.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暖、艳阳晴朗的日子放养,千万不可在刮大风、下雪的日子放养.   4.鱼种消毒鱼种消毒的最简便的方法是盐水消毒法.在50公斤水中加入1.5~2公斤食盐,搅拌溶化,将鱼种放入上述食盐水中浸洗3~5分钟,然后放养入库.   5.鱼种投放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鱼篓.待鱼篓内的水温与水库水温差不多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水库.鱼种投放水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拨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相似文献   

6.
孙永泰 《农家顾问》2012,(11):50-51
1.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儿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最好时期,因为这段时间的气温和水温比较低,鱼的鳞片紧密,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温度过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冻、刮风天气都容易冻伤鱼体,不宜放养. 2.防止冻害 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可采取如下5种方法来避冷增温:①设障避害,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秸秆,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②施粪升温,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施畜禽粪便500千克左右.利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来升高水温.③烟熏制暖,每逢白天北风呼啸就是夜晚有霜冻的前兆,可将湿稻草、柴禾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和气氛、减弱霜冻程度.  相似文献   

7.
王文彬 《新农村》2022,(2):34-35
池塘养鱼,需突出一个"早"字,即采取早放养、早施肥、早投喂、早调水、早防病、早上市等"六早"技术措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1.早放养,确保鱼种尽早生长 鱼种早放养有两大好处:一是增加鱼类生长期,二是鱼类尽早适应养殖环境.传统养殖一般采取春季放鱼,实际上,冬至到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鳞片紧密,便于捕捞操作和...  相似文献   

8.
1.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时期。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2.防冻害。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可采取如下4种方法来避冷增温:①设障避风。在鱼塘北边用木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②烟熏制暖。  相似文献   

9.
<正>1.鱼种放养关。坚持"早、密、混、好"四字诀。"早"就是鱼种早放养,因地制宜改春放为冬放。"密"就是合理密放,成鱼池鱼种一般精养667平方米(1亩)水面放2000尾左右。  相似文献   

10.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鱼种早放养、早开食,生长时间比春放增长,产量提高。新建池、并塘空池、常见或热带鱼销售后空池和鱼种不足的水面,都应在冬季投放鱼种。现介绍其运输及放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7,(12)
<正>俗话说:"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水产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表明,冬放鱼种由于水温较低,鱼鳞紧密,鱼群活动力较弱,放养操作不易引起受伤死亡;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同时又有利于鱼种疏塘精养,实现早放早管,延长成鱼的生长期,提高来年成鱼产量。冬放鱼种在管理措施上必须抓好以下七要点。1.冬前壮苗鱼类的越冬时间,一般南迟北早,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12.
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有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可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但冬季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3.
《农村百事通》2001,(11):36
一龄草鱼成活率低,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怎样才能提高其成活率呢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1.提早放养为缓和夏花草鱼和配养鱼之间在水质、饵料、空间上的矛盾,应尽早获得草鱼苗.目前在生产上采用 “ 南苗北调”或温室人工繁殖早繁苗效果均较为明显.但放养过早,鱼苗遇低温易冻死,故应将水温稳定在 15℃以上方可放苗,早繁鱼苗下塘日期一般比普通鱼苗提前 20天左右.配养鱼在达到出塘规格的前提下应尽量晚下塘,以进一步扩大主体鱼的规格和加强其争饵能力.特别是鲢鱼与草鱼在精饲料的食饵竞争中矛盾最大,故一般比早繁的夏花草鱼迟下塘 40~ 45天 .……  相似文献   

14.
杨保国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3-I0004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应在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适应力强,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可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有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因此,冬季放养鱼种极为有利,但此时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6.
介绍常规养鱼技术,包括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的选择与消毒、鱼种的放养、饲料投放、水质管理、巡塘、鱼病防治等内容,从而为鱼类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汪维平 《农技服务》2012,29(4):469-470
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料使用、驯化、放养、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池塘主养鲫鱼技术。  相似文献   

18.
1.放养要早:冬春交接之际,鱼种要用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若提早放养,就能在天气转暖后立即正常吃食,延长其生长期。在放养鱼种时一定要选择好天气,阴、雨、雪天气都可能使其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介绍了加州鲈养殖高产技术,包括精养池塘的选择,养殖基础设施准备,鱼苗鱼种放养规格,放养个体大小,鱼苗鱼种驯化.鱼苗鱼种如何分级,饲料品质选择,加州鲈的营养需求.饲养过程科学投喂技术,日常管理注意事项,常见鱼病防治技术和方法,给养殖者提供了一套养殖高品质加州鲈商品鱼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从池塘条件、放养准备、鱼种放养、水质管理及鱼病防治5个方面总结了鲫鱼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