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养殖场高产奶牛围产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在高产奶牛群和头胎奶牛群中发病率为20%~50%,头胎奶牛群中甚至高达96.0%,是同产期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酮症(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酮症一般多发生在高产或分娩次数较多的奶牛。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分娩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动停止。呼吸深而缓慢,呼出的气体中有丙酮的气味。心率快而弱,知觉丧失。血糖、血钙含量下降。酮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慢性缺钙,以及产前高产奶牛体内糖分解代谢水平主动急剧升高,特别是当高产奶牛分娩前后由于天气、饲料等原因导致采食量下降,此时奶牛血液中的血糖等能源物质不能满足这一生理需要,导致高产奶牛分娩后1周之内易发生产后瘫痪。加强对临产母牛的监护和饲养,提早采取措施防范。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对防制奶牛产后瘫痪能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公司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病例时有发生。由于没有治疗的有效方法.发病牛大多数淘汰,发生此病的奶牛大多数是高产奶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有2头高产奶牛发生真胃变位.我们采用手术复位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与隐性酮病发病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奶牛酮病与隐性酮病发病规律的调查分析○北京北郊农场奶牛公司(102209)李强○北京奶牛中心朱玉林奶牛酮病是发生在高产奶牛群中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高产奶牛群体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这个调查,以奶牛管理和生产人员技术水平较高、诊治记录准...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常称高产奶牛产后瘫痪。人们常说“高产牛难养”就是因为高产奶牛易发生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瘫痪是以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瘫痪和昏迷为特征。一般认为主要与血钙过低有密切关系。1 发病与胎次、日产量及季节的关系多是以在第3胎以后、日产量在25kg以上,舍饲、无运动场、晒不到太阳的奶牛多发,而且新增的饲养户或不注意补充钙质的饲养户所养的奶牛多发。在发病季节上以3~10月份青草茂盛的时节多发(草料足奶量高),冬天常喂干草,产奶量相对下降,较少发病。2 症状2.1 典型病例急性发作常出现在产后12~24h…  相似文献   

7.
干奶是指奶牛在分娩前停止产奶的过程。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进行人工干奶,使其在产前有一段休息时间,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方法不当,常引起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损失。现介绍高产奶牛干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停止泌乳的一段时间。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进行人工干奶,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储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方法不当,常引起奶牛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损失。现介绍以下几条关于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又叫奶牛酮血症,是奶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这种病不分胎次,不分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但3~5月和7、8月份发生较多,精料喂得过多、运动较少和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越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0.
干奶是指奶牛在分娩前停止产奶过程,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而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所以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给予人工干奶,使其在产前有一段休息时间,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个泌乳期高产打下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并发产后瘫痪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酮体含量异常增多,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产后瘫痪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多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近年来。随着奶牛单产大幅度提高,奶牛酮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甚至死亡,给奶业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2000年,我市某养牛户饲养的1头高产奶牛发生以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肌肉震颤,站立不稳,尿液、乳汁等有烂…  相似文献   

12.
高产奶牛繁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镇高产奶牛繁殖问题的调查发现,近几年随着高产优质冻精的普及,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度提高,但母牛的繁殖能力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的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真胃疾病。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奶牛,4-6岁的成年奶牛和冬季舍饲期多发。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低钙血症,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且在产后24小时发生的较多。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干奶是指奶牛在分娩之前停止产奶的过程。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高产奶牛临产前必须给予人工干奶,使其在产前有一段休息时间,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优产打好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方法不当,常引起乳房发病或坏乳房的事件,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介绍高产母牛的干奶技术。1人工干奶的具体操作方法1.1对母…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本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尤其舍饲高产奶牛易患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个别牛场可达10%~15%,1995年~1996年我场共发生65例,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如奶牛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产、高产以及瘦弱、衰老的奶牛。青壮年体质好的奶牛很少发生此病。但由于此病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所以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养殖场高产奶牛围产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在高产奶牛群和头胎奶牛群中发病率为20%~50%,头胎奶牛群中甚至高达96.0%,是围产期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某奶牛场10年来奶牛酮病发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关系密切,而与季节关系不密切。同时奶牛酮病对产后配种也有一定影响。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酮病在世界各国高产乳牛群中发病率甚高,所造成的危害很大。Show估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万病例,或者4%的发病率,Payne报道英国有2%的发病率。我国目前尚无正式统计资料,但随着高产奶牛群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规模较大的集约化饲养场,如何搞好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份、季节关系的分析和酮病对奶牛产后配种天数影响的统计,为大型饲养场如何加强对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奶牛产奶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也在增加,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的繁殖障碍。在第15届动物繁殖国际会议中,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