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年4—5月,谷雨至立夏是“大麦黄”时期,是春夏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平均气温高于水温,正是鱼类生长日趋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时间,但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大好时机。因此,这时既是鱼类的生长季节,又是易发病的第一高峰季节,应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主要预防艾美虫、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处暑尾至白露头是“白露心”时期,是秋冬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下降,一般平均气温低于水温,鱼类生长日趋减弱,新陈代谢缓慢,这时是鱼类发病的第二高峰季节,特别小青鱼和草鱼…  相似文献   

2.
每年4~5月,谷雨至立夏是“大麦黄”时期,是春夏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平均气温高于水温,正是鱼类生长日趋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时间,但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大好时机。因此,这时既是鱼类生长的季节,又是易发病的季节。  相似文献   

3.
2.4白露心保健白露心是指每年的处暑到白露时间,该阶段秋冬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加大,一般平均气温低于水温,鱼类生长日趋减弱,新陈代谢变慢,这时是鱼类发病的第二高峰季节。如:当年养殖小草鱼的病毒性出血病(肌肉型、肠炎型),  相似文献   

4.
四季与鱼病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所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成鱼白鲢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患大中华鳋病等。  相似文献   

5.
四季与鱼病     
<正>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成鱼白鲢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患大中华鳋病等。  相似文献   

6.
四季与鱼病     
王声瑜 《内陆水产》1999,24(3):27-27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节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摄食量最大、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鱼类疾病多发期,要抓住这个养殖生产的黄金季节,科学投饵,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8.
四季与鱼病     
春季(公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被称为是鱼类发病的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青、草鱼成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病;鲢成鱼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息中华鳋病等。夏季(公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之间,鱼类发病比春秋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色病,有烂鳃、出血、…  相似文献   

9.
李晓霞 《齐鲁渔业》2011,(10):21-22
鱼类网箱养殖进入秋、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病害发生情况总体趋好,但仍不能放松预防工作,特别是在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较大,为“白露瘟”高发季节,秋季又是台风多发期,因台风发生鱼体擦伤而引起细菌性疾病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冬季,虽然鱼类是变温动物,但对低温环境的耐受能力却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种类的鱼耐受能力不同,若长期处于过低水温的环境中,鱼体易发水霉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0.
一、草鱼苗“白露关”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谚语曰“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这时,白天最高气温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最低气温只有二十多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白露时节前后,草鱼苗会出现发病死亡的现象,养殖户称之为草鱼苗的“白露关”。  相似文献   

11.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初夏季节(每年4月25日至5月15日)气温、水温开始回升。正是东北地区集中放养春片的时候,同时也是水霉病多发的时期。具笔者调查,在春片放养后10-20d时,我县每年约有60%以上的养殖户鱼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水霉病发生,轻者耽误生长,重者造成死鱼,严重威胁着养殖鱼类的健康。因此,了解和掌握水霉病的发病原因,积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对提高养殖成活率,促进增产、增收、增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与渔业》2011,(7):51-51
7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7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品种注意防止泛塘,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进入养殖病害高发季节,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车轮虫、指环虫、鳖白底板病和腐皮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上升。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有机物质增加,水质发生重大变化,鱼病发生增多。鱼病的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五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5):44-44
5月份,水温随气温逐渐升高,渔业生产步人繁忙的季节,水产养殖动物已进入正常摄食的生长旺期。很多品种进入繁殖峰期,需进行鱼苗的发塘鱼种培育。温水性越冬鱼类进人主要放养时期,要在月初基本投放完毕。5月份也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季节,应加强防范。鲤、鲫鱼的“夏花”需及时套养等。  相似文献   

15.
彭治桃 《内陆水产》2004,29(8):16-16
夏秋季节光照强、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摄食、生长的旺盛时期。在养鱼生产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进入炎热的夏秋季,正值各种鱼类生长高峰时期,但也是各种鱼病多发季节;随着水温升高,各种病原体大量繁殖,如果预防不当,就会造成鱼病暴发,酿成巨大的损失。通过调查发现,我区历年来夏秋季常发的鱼病主要有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一些细菌性鱼病及锚头鳋、鱼鲺等一些寄生性鱼病。为此采取“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措施,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养殖产量的高产与稳产。下面就高温季节一些常发鱼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作一下介绍:生了病的鱼有其特点,首先表现在活动和体色上。普遍的症状是早上巡塘时,…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渔业》2013,(1):59-59
1月份是广东气温、水温较低的季节,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大部分病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水霉病、小瓜虫病将大幅上升,甚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和暴发,某些低温期易发的病毒性病也有发生的可能,养殖生产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鱼类的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等病害也仍然有高发的可能,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12,(9):59-59
9月份我省气温、水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是养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弧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鳜鱼虹彩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首先要看季节,在不同的季节了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要根据气候特点来诊断鱼病的起因。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漫长的越冬期过去了,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鱼类开始生长的同时,各种病原生物活动也开始加强。在当前情况下,做好水产养殖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是每年水产养殖业首先考虑的大事。此时研究鱼类发病的原因并进行有效预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全年养殖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5月份广东省降水较多,雷雨天气频繁,气候变化大,水温逐渐上升,预测各地月平均气温在19℃~33℃之间,呈北低南高的分布,平均气温在25℃左右。养殖水温在16℃~28℃,平均水温在22℃左右。根据近几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全省易发的病害主要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鳖腐皮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罗氏沼虾白尾病、对虾白斑病和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等病害。渔业生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