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L-肉碱是一种类维生素制品,主要功能是参与动物体内脂肪酸代谢,作为载体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外输送到膜内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将脂肪酸氧化并释放能量。L-肉碱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瘦肉率,并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肉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就L-肉碱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生产中的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L-肉碱是动物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的重要物质,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参与脂肪的β-氧化。但对于水产动物而言,L-肉碱对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受到不同组织、生长阶段、品种、不同脂肪源、添加剂量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L-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carnitine)又称肉毒碱、维生素BT,普遍存在脊椎动物组织中,也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对L-肉碱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5年,俄国科学家Krinmberg和Guicuitslh在肌肉提取液中发现了L-肉碱,自此以后,各国科学家对其生物功能、分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肉毒碱才被认为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Borum等,1981;Battzell等,1987)。并于199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许多厂家将其加到奶粉、茶叶等中作为保健品应用。1995…  相似文献   

4.
选用初体质量25.74~33.53g的正常健康鲤鱼,MIB人工染味后用含L-肉碱分别为0、50、100、150、200和250mg/kg的配合饲料投喂6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L-肉毒碱投喂鱼类可以显著去除人工染味鲤鱼体内的异味,使之达到人的感官能接受的程度。L-肉毒碱100mg/kg可显著促进鲤鱼的生长,摄食添加L-肉碱饲料的鲤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高,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低,说明L-肉碱可减缓MIB对鲤鱼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为鲤鱼开口苗的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100,1 000 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sp.)12和24h,然后投喂给鲤鱼(Cyprinus carpio)开口苗,21 d后测定鱼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结果】投喂L-肉碱强化12 h的卤虫时,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肉碱对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n-3+∑n-6和∑DHA+EP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 000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 mg/L L-肉碱处理组(P<0.05)。投喂L-肉碱强化24 h的卤虫时,1和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L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 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1,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较对照组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以质量浓度100 mg/L L-肉碱强化卤虫24 h后再投喂鲤鱼开口苗,可显著改善鲤鱼开口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质量浓度L-肉碱[0(ck),50,100,200 mg/L]在不同时间(6,24,96 h)强化异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144h,研究L-肉碱对异养小球藻种群增长、脂肪酸组成及相关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肉碱强化对异养小球藻种群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4 h时添加100mg/L肉碱强化处理组种群密度最大,为3.083×107/mL,是起始浓度的6.17倍,同时样品收获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在小球藻异养培养24h时添加100mg/L肉碱能够通过提高乙酰辅酶A羧化酶、丙二酰基-CoA:ACP转酰基酶、p-酮脂酰-ACP合酶、△12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来改善其脂肪酸组成,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n-6脂肪酸比值升高,进而促进其种群增长和改善其生化组成.  相似文献   

7.
L-肉毒碱对鲤异味、生长、身体组成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初体重25.74-33.53g的正常健康鲤,经α-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meol,MIB)人工染味后,用含L-肉毒碱分别为0、50、100、150、200、250mg/kg的配合饲料投喂60d。结果表明:用添加了L-肉毒碱的饲料投喂鲤,可以明显去除人工染味鲤体内的异味,使之达到人的味觉能接受的程度;鲤摄食含L-肉毒碱100mg/kg的饲料后,可显著促进其生长;摄食添加L-肉毒碱饲料的鲤,其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的高,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明显比对照组鱼的低,说明L-肉毒碱可减缓MIB对鲤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鳙鱼和鲤鱼开口苗中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用0(对照,CK),1,100,1 000 mg/L的L-肉碱分别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 h,投喂3种鱼开口苗21 d,测定鱼开口苗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分析中长链脂肪酸(C14-C24)的组成。【结果】草鱼和鳙鱼开口苗的1和100 mg/L处理组的C18∶2n-6、C18∶3n-3、C20∶4n-6、DHA和E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3种鱼开口苗的1 mg/L处理组的C14-C24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3组大多显著降低(P<0.05);草鱼和鳙鱼开口苗的100 mg/L处理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族脂肪酸以及DHA+E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肉碱强化的卤虫对鲤鱼开口苗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族脂肪酸及DHA+EP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00 mg/L 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鱼开口苗,可显著改善草鱼和鳙鱼开口苗的中长链脂肪酸组成,但对鲤鱼开口苗中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甜菜碱和L-肉碱是在畜禽生产中有重要功能的生物碱,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二者的生理及营养功能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选择添加剂时,部分用户感觉难于在二者之间取舍。本文通过对甜菜碱和L-肉碱生理作用的比较,客观的阐述了两种生物碱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理及营养作用,以供用户参考。1甜菜碱及L-肉碱的生理作用1.1甜菜碱在生物体内,甜菜碱是由胆碱在线粒体内合成的。胆碱被甜菜碱氧化酶氧化成甜菜碱醛,甜菜碱醛进一步被甜菜碱醛脱氢酶氧化成甜菜碱。甜菜碱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活性甲基来完成的。第一,甜菜…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病时引起非酯化脂肪酸(NEFA)增加,造成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引发氧化应激反应.L-肉碱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是否对NEFA导致的肝脏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仍然未知.为探讨L-肉碱对NEFA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果,通过建立NEFA诱导小鼠肝细胞AML1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运用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线粒体分布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NEFA极显著升高AML12细胞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P<0.01),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导致线粒体异常分布(P<0.01),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1);但在NEFA中添加L-肉碱处理后,与NEFA组相比,极显著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P<0.01),升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线粒体异常分布率(P<0.01),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试验结果表明,L-肉碱可减轻NEFA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为奶牛酮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