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不同栽培条件下甜叶菊立枯病的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观察了甜叶菊立枯病的田间发病症状,研究了其发病条件,确定了该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同时总结了甜叶菊立枯病的田间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为大面积开展甜叶菊栽培及甜叶菊立枯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甜叶菊在河西冷凉灌区气候条件下,可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育苗,实现一年一季生产,但由于育苗成本较高,影响了甜叶菊生产效益。针对甜叶菊种子小、育苗难、育苗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甜叶菊扦插育苗及根蘖繁殖栽培技术,每666.7m2可节约育苗成本120元,单茬干叶平均产量可达300 kg。经检测化验,甜叶菊叶每百克总甙含量在18g左右,远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张掖市临泽县平川乡甜叶菊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措施,此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可观,为甜叶菊产业化发展增添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如果当地种植甜叶菊,糖尿病患者可自己制作甜叶菊茶。甜叶菊茶分甜菊绿茶和甜菊红茶。其加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了甜叶菊在河西绿洲灌区的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模式。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栽培甜叶菊的有利条件;覆膜栽培,每膜4行,株距20cm的栽培模式下甜叶菊干叶和茎秆产量都最高,可达4318.8、5449.2kg/hm2,分别较平均产量高出7.66%和4.96%,甜叶菊具有在河西地区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优良甜叶菊品种在西北地区推广栽培,从江苏、安徽、河北等地引进了14个甜叶菊品种进行引种栽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糖苷、干叶产量和茎秆产量差异显著,从安徽引进的甜叶菊品种ZY-0911对西北地区的微碱性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其甜叶菊糖苷含量和干叶产量都明显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分别比平均高出22.54%和9.68%,具有大面积推广栽培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任城区为避免甜叶菊因品种退化、施肥不合理、病虫害加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出现卖叶难或叶贱伤农的不利局面,再创甜叶菊产业新辉煌,进行了甜叶菊扦插育苗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已形成从品种更新、扦插育苗到收获贮藏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1992年12月,笔者用甜叶菊废渣栽培平菇,获得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新鲜甜叶菊废渣,当年无霉变的棉子壳。平菇品种为济选1号、亚光1号。 (二)试验方法 试验设7个配方:①100%棉子壳;②80%棉子壳,20%甜叶菊废渣;③60%棉壳,40%甜叶菊废渣;④50%棉子壳,50%甜叶菊废渣;⑤40%棉子壳,60%甜叶菊废渣;⑥20%棉子壳,80%甜叶菊废渣,⑦100%甜叶菊废渣。每种配料各50kg,9月装袋栽培,12月出菇基本结束。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菌丝生长状况、出菇迟早和计产,结果以济选1号在配方④中的表现最好。50%的棉子壳和50%的甜叶菊废渣栽培平菇,菌丝生长快,菌丝粗壮,出菇早,产量最高,袋栽生物效率为180%。同样,亚光1号也是以配方④表现最好。 我们通过对棉子壳、甜叶菊废渣营养成分分析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光照,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对甜叶菊生育,产量,含糖甙及分布的影响,介绍了各地种植及栽培措施,初步提高中国甜叶菊栽培区域分两大类型,4大产区及8个亚区。为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合理布局及实现甜叶菊的高产,优势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甜叶菊育苗设施调查和室内白绢病病原菌分离试验,分离出了该病病原菌,查清了育苗期在苗床分布状况和发生规律,研究制定了防治措施,旨在为了解河西走廊甜叶菊白绢病发生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水培条件下,对大蒜品种‘金乡3号’、‘苍山糙蒜’和‘四川早薹’不同分瓣方式(单瓣、半头和整头)种植的青蒜苗生长和品质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瓣种植条件下,‘金乡3号’的生长量(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及单株鲜质量)、综合品质及青蒜苗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金乡3号’单瓣种植的蒜苗生长量(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及单株鲜质量)、色素含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综合品质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因此,水培青蒜苗较好的品种为‘金乡3号’,且较好的种植方式为单瓣种植。  相似文献   

12.
Trees of Cox's Orange Pippin on M.IXa, M.26 and MM. 106 were planted either normally with roots or without roots to simplify the planting operation. Pruning treatments were superimposed, the trees being cut back at planting, left unpruned the first year and cut back the second year, or left entirely unpruned. All trees survived. After two growing seasons the trees were lifted and weighed. Removal of all roots before planting reduced shoot growth, trunk girth increment, final tree weight and incremental weight. However, on all rootstocks, trees planted without roots and left unpruned were similar in size when lifted to those planted with roots and cut back at planting in the orthodox manner.

In a complementary trial lasting one season Cox's Orange Pippin trees on M.26 were planted with or without roots. All trees were cut back at planting, and four times of planting were compared. The mid-April planting included trees that had been stored at 2.8 °C and trees that had been bedded-in outdoors. There were no tree losses attributable to removal of the roots before planting. Removing the roots at planting again reduced growth and weight of tree at lifting. Month of planting had no effect upon shoot growth or trunk girth increment.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ir practical imp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mechanical tree planting for high density orchards.  相似文献   

13.
选取3个籽用西葫芦品种,分别采用平作和垄作2种种植模式和3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种植模式对不同籽用西葫芦品种病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和种植模式对籽用西葫芦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在低密度垄作条件下,白粉病发病较轻,绵腐病不发生,高密度平作条件下,病害相对较重;同一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垄作种植较平作种植产量显著增加;同一品种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密度处理中,低密度和对照较高密度处理产量高。目前,平作种植条件下,高密度种植不适宜河套灌区的籽用西葫芦生产,若要提高种植密度需要改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蕨麻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地下块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地下块根的形成膨大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对蕨麻单株块根的数量、块根重量及块根直径(即膨大率)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用耿进Ⅰ型甘蔗种植机,研究在行下芽量相同条件下,不同行距处理对1年宿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行距加宽,甘蔗在株高、茎径及单茎重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宽行距种植会因下芽量减少而有效茎数相应减少,甘蔗产量则受不同程度影响.宽行距种植可增加甘蔗糖分,提高纯度,降低还原糖分.机械种植甘蔗能够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和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小苍兰连续6个月供花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生泉  秦文英 《园艺学报》1998,25(4):379-384
利用促成栽培、常规栽培和延迟栽培相结合的方法,使小苍兰在上海地区达到12月至次年5月连续6个月供花。促成栽培为种球经乙烯利处理提前打破休眠,再结合低温加赤霉素处理,于12月至次年2月供花;在高温期间采取降温措施和低温期间采取加温措施,于2月底~3月供花。常规栽培于3月底~4月底供花。延迟栽培为12月1日~12月20日种植常温贮藏的小球茎,于5月份供花。  相似文献   

17.
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及15N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了低氮(50 kg ? hm-2)和中氮(100 kg ? hm-2)条件下分别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梢停长期,与单作苹果相比,种植牧草后苹果植株生物量、吸氮量及15N肥料利用率显著降低,这在低氮处理下尤为明显;而到秋梢停长期,与单作苹果相比,种植牧草后苹果植株生物量、吸氮量、15N肥料利用率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至秋梢停长期,0 ~ 20 cm土层15N丰度及总氮含量为种植白三叶 > 种植鼠茅草 > 种植黑麦草 > 单作苹果,而在20 ~ 40 cm及40 ~ 60 cm土层15N丰度及总氮含量为单作苹果 > 种植黑麦草 > 种植鼠茅草 > 种植白三叶,表明种植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降低了氮素的淋溶损失,有利于氮肥的保持,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苹果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垂枝樱花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挖掘垂枝樱花的美学和观赏价值,使其在园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垂枝樱花为研究材料,分析其花色、叶型、树型美感等观赏特性;总结垂枝樱花在园林中的孤植、丛植、列植、群植等主要种植方式的特点;此外,还阐述垂枝樱花与园林建筑、水体、山石、园路、地形以及其他园林植物等的配置方法与原则。此项研究将为垂枝樱花在引种驯化、园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发挥等多个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兴明 《中国蔬菜》2017,1(3):58-60
以大棚辣椒越夏一大茬栽培为对照,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延庆区5种大棚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其中番茄—紫菜豆、结球莴苣—小西瓜—甘蓝和番茄—芹菜这3种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科学合理,可优先进行推广;小西瓜—小西瓜和芹菜—芹菜这2种种植模式需要注意合理轮作,不可连续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近期完成的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种植情况的统计结果,分析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品种、种植类型的布局以及现代甘蔗农艺技术的推广现状,揭示云南省甘蔗种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