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夏季正是雷电的多发季节。由于农村地形相对复杂,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农村房前屋后树木较多也容易引发雷击。所以几乎每年都有雷击事故的发生,对此,农民朋友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住宅避雷设施要跟上近几年,农村建楼房的越来越多,虽然装修得也越来越好,但避雷电的防护设施却没有相应跟上,这样便增加了雷电灾害事  相似文献   

2.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防雷保护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行业防雷标准,分析雷电的形成、破坏机理及其破坏形式。结合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特征,划分雷电防护区域;按照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通过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相结合,提出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各部件防雷保护措施。为工程实践中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的雷电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击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雷电定位系统是研究雷电规律和指导防雷减灾工作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了广西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原理及基本概况,并详细分析了雷电定位系统在雷电预警、雷击风险评估、雷电事故调查、防雷安全检测、雷电活动规律研究等各类雷电防护业务中的应用情况。广西雷电定位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积累了海量的雷电活动数据,可有效指导雷击事故分析,为雷电活动规律研究及差异化雷电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风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风力发电已形成一个重要的新兴能源产业,风电机组单击容量和风电场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场安全高效运行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损坏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电气系统、风轮叶片、控制系统、传感器;本文最后对风电场机组叶片、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因安装在野外以及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雷击后造成气象数据的丢失,给天气预报工作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更好的规避雷电造成的损失,从雷电的入侵方式,雷电对自动气象站的破坏力以及如何做好雷电防护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做好当前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雷电对于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影响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雷电的研究现状、对中波广播的影响和防雷技术在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应用,包括中波广播发射台受到直击雷、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的具体防护措施,从而可以提高中波广播发射台的雷电防护效果,使得中波广播发射台更好的投入使用和工作。  相似文献   

7.
覃晓玲  杨传苹  唐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06-206,209
在对测风雷达架设的位置、操作和控制系统、低电压工作特性以及工作用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雷达站雷电和静电防护的技术路线,从直击雷防护、设备仪器雷击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设备应用过程中,雷电危害属于十分常见的情况,而最常见的雷电危害原因并非直接雷击,而是发生雷击时电源及通讯线路中所出现的电流浪涌。因此怎样做好电源的雷电防护尤为重要,而电涌保护器(SPD)对防止电子设备遭受雷电的损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介绍防雷器的原理及其选定安装。  相似文献   

9.
现今时代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发展速度加快,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一些工程建设的前期气候观测和准备,我国建立了气象信息系统以便实时观测天气气候情况,为人们的出行工作提供了便利。然而,气象信息系统由于设立在室外,可能遇到雷电等恶劣天气问题,系统容易受到雷击侵害,虽然我国在雷电防护设备和技术方面一直进行改善,但仍然不能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对此,本文将从现阶段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工作遇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我国气象信息系统预防雷击、应对事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损害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认为移动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应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在具体的防护技术上,应采用“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综合防雷技术,以防止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并有效地解决雷电磁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自动气象站的电子设备耐压低,长期工作在野外,容易遭受雷电损害。本文运用当代防雷理论,结合山东省自动气象站网防雷设施安装、运行的现状,对自动气象站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动气象站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雷电对棉花堆放仓库的危害,确定了年预计雷击次数及滚球半径,从接闪杆、引下线、接地装置等方面对棉花堆放仓库进行了直击雷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7,(4):6-7
雷电的危害巨大,雷电防护是建筑物需要做到的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文中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职工食堂所在地区地理地形条件、气候环境的勘察。主要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为依据,在建筑物的建筑设计图纸的基础做出雷电防雷设计,从建筑物的外部雷电防护、内部雷电防护等方面入手,采取接闪、屏蔽、分流、等电位连接、接地和过电压保护等措施,对教职工食堂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雷电防护,以确保建筑物遭受的雷击隐患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述了雷电和雷击灾害的形成原理,介绍了容易被雷击的对象,指出雷电对人的伤害方式有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4种,提出要充分利用雷电预警信号提前防雷。最后从建筑物防雷和个人防雷方面介绍了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对有效规避和降低雷击灾害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等对地面物体及其内部设备的损害,探讨防雷的方法,并针对雷电危害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的防护工程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旨在为防雷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剑门蜀道古柏极具自然历史人文价值。为做好古柏的雷电防护,通过确定古柏雷击风险,运用近年来国内对森林雷击火灾防御的研究理念,分析了研究剑门蜀道古柏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内的雷电路径、雷电活动特征,并提出了对古柏的雷电防护采取先期在翠云廊景区、拦马墙古柏保护地、石洞沟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同时配合安装雷电监测、预警装置为剑门蜀道古柏后续的雷电防护工程提供研究数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雷电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种途径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活生产中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雷击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雷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途径及防护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雷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2种主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信号线系统、计算机电源系统、接地系统、机房所在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雷电防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农村的防雷现状和存在的缺陷,根据雷电灾害特点和雷击特性,结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科学、经济地设计雷电防护措施.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防雷安全工作,有效地减轻雷电带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南广铁路所经过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接触网运行中出现的雷害情况,通过分析接触网的雷击类型及其作用范围,研究接触网线路增设避雷器和架设避雷线2种方案的雷电防护效果,并提出南广铁路接触网雷电防护方案设计优化的建议,以提高接触网线路的雷电防护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20.
传统避雷针对建筑物、电器设备等有限物体的直击雷防护是有用的,而对具有无限面积的林区雷电防护则效果不佳。该文把"驱雷—引雷"理论应用于林区雷电防护中,建议在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根据其雷击选择区、雷电主次导路径、人员密集度以及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等分别进行雷电防护,以避免或减少园区内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