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瑞芳 《河南农业》2014,(3):56-56,60
<正>内黄县按照省、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要求,制定了《2012—2020年内黄县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出台了《内黄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的实施意见》,重点确定建设花生、红枣、尖椒、面食、瓜菜菌、花卉苗木、林木加工、草食动物、家禽(肉鸡)9个方面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采取"公司+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中介,上连公司和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全力打造9条农业产业链集群。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红岗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几年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引领作用,实现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多赢,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立足服务领先,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成立后,始终坚持"服务成员第一,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以基地带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品  相似文献   

3.
从长远来看,目前实力较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从"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发展"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从而使农产品加工增值大多数甚至全部归农户所有,大幅度提高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实力和专业农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地区,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和地理条件,加上政府的有效引导,使克山县成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克山县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特色明显,科技支撑力量雄厚,销售渠道广泛,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背景下,克山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形成了4种模式,有"农户+经纪人"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加工企业+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这4种模式是共同存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逐层递进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和总结,从克山县现存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中,发现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存在部分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产业中缺乏专业的营销组织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阻碍着克山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紫阳县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园区化发展模式。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的思路,紫阳加快建设4个魔芋产业重点镇、40个重点村。县上还出台优惠政策,对18个魔芋基地镇内从事魔芋产业发展的大户、企业和合作社给予奖补。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筹集资金200万元扶持魔芋种植户。今年已为农户补助种芋资金130万元,投入培训资金、防疫药品50万元。同时,紫  相似文献   

6.
<正>仲景大厨房食用菌产业化集群是以西峡香菇为基础,通过相互间的配套合作从而获得最优绩效的群体,集群构成以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供销模式。该集群集香菇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于一体,主要成员有中菇合作社、家家宝公司、华邦公司、彩印厂、丁河纸箱厂、香菇质检所等,主要产品香菇酱、香菇脆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化、优势产品规模化的基本要求,耿马县蔬菜产业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孟定镇、勐简乡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基地和以耿马镇、勐撒镇、勐永  相似文献   

8.
<正>周口郸城金丹玉米产业化集群经河南省政府2013年批准设立,是以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乳酸)为核心,拥有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1个储存及物流配送公司和一个技术检测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从农业生态种植,农产品收购、储存、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到农技推广等完整的农业产业链。集群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之路,发展玉米订单农业,立足农业资源,开发绿色产品,实现农企双赢的战略发展方针,搞好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深入了解台江县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生产运营情况,推进贫困群众减贫摘帽步伐,作者通过深入台江县老屯乡对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及收集有关材料等方式进行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运行模式台江县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成立是借助台江县腾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国内外市场优势,把台湾农会的组织框架和台江县当地群众生产方式有机融合,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基地示范、合作社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合作社的成功运行,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通道县农业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引导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相似文献   

11.
方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模式发展,针对今后农民合作社发展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化并促进农民经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本文以此展开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合作社简介 锦州义县青年专业合作社位于义县城关乡红墙子凌北新区,占地面积150亩,棚室面积130亩,其中高效温室大棚110亩,示范园区20亩.合作社入社社员214户,带动农户300户.合作社广泛采用有机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大力引导当地农民发展高效农业. 合作模式 合作社最初建立时,以"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的良性发展产业链,使众多农户受益.为了把地方特色农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合作社与企业联合打造"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实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临颍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一)临颍县龙头企业基本情况截至2015年,临颍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市级31家。各级龙头企业自建基地0.33万hm2,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农户合作联建基地1.73万hm2,基地建设方式采用"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利益连接方式:一种是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合同,订单收购;另一种是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自建基地每667m2经营性收入平均  相似文献   

14.
对陕西省紫阳县富硒魔芋特色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功的经验,从中提炼对发展秦巴贫困山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有益启示。龙头企业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富硒魔芋资源,积极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长期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魔芋系列新产品,形成了以"外联市场促富硒食品开发,内联农户建魔芋种植基地"为主要特征的"紫阳实践"富硒魔芋产业链发展模式。紫阳实践模式是充分利用天然富硒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产业的一个成功案例,说明通过立足天然资源优势、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链发展模式、探索企业+科研机构的产品研发机制、提高深加工能力和建立产业价值网开发更多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有助于促进秦巴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都匀毛尖产业作为黔南州特色的优势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茶产业推动脱贫的角度,研究都匀毛尖产业的模式及效益,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都匀毛尖产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为"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协作加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创新"产销一体化"利益联结模式及茶旅融合发展模式;②都匀毛尖茶产业的绩效良好;③毛尖产业要实现深化发展需要不断转型升级、完善发展模式、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田阳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市场+农户"三种模式,并以田阳县为实例论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为"批发市场+协会+农户",即"市场+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创新发展模式,壮大明参产业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产销对接。由淮口镇云顶村6个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了金堂云顶明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配送农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成员2 000余户。为加强"金堂明参"行业管理和服务,2010年成立了金堂县明参协会,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淮安市淮农薯业专业合作社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服务入社农民、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为宗旨,组织基地农民开展种植、加工、销售农产品。入社成员从种植、加工、就业、销售、盈余返还等环节获得收益,人均年增收2000元。放大合作优势,增加成员收入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基地农户、加工大户、龙头企业组织到合作社为核心的组织中来,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19.
图话     
<正>江西芦溪:特色产业助力扶贫近年来,江西省芦溪县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扶持模式,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利益。(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广西合山:木瓜规模化种植基地获丰收近日,广西合山市宏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辐射带动的木瓜种植基地进入收获时节。该基地通过"公司+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合作社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相似文献   

20.
围绕"调结构促增收、转方式提质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立足泸西县资源优势,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纽带,探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龙头企业"的"村社合一、社企共融"全覆盖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引领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为推进全县高质量跨越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