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棉花虫害棉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棉长管蚜、苜蓿蚜、菜豆根蚜、拐枣蚜等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玉米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高梁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玉米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高梁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甘蓝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桃蚜、萝卜蚜等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几种主要化学药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药效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甘蓝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桃蚜、萝卜蚜等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几种主要化学药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药效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稻水象甲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稻象甲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检验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稻水象甲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稻象甲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检验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稻害虫还尾叶蝉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白翅叶蝉和电光叶蝉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9.
甘蓝主要虫害的发生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生产上常见的虫害有甘蓝蚜、小菜蛾、菜粉蝶、斑潜蝇等.该文对上述主要虫害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和主要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小麦叶蜂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大麦叶蜂、黄麦叶蜂、浙江麦叶蜂、粘虫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几种主要化学药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药效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部棉区棉蚜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从新疆奎屯垦区棉蚜越冬基数、气候条件、种植结构、防治措施、品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北部棉区棉蚜大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气候条件与棉蚜大发生关系密切,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防治措施也是棉蚜泛滥成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越冬防治、点片挑治、生态调控等为重点的棉蚜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0.6;苦内酯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以用于有机棉田棉蚜的防治.[方法]室内试验测定0.6;苦内酯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棉蚜的LD50和LC50,并进行田间防效测定.[结果]0.6;苦内酯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棉蚜在处理24的LC50值分别为430.064 1和473.1395 mg/L;LD50值分别为0.0001和0.000 3 μg/g,[结论]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持效性较好,施药7 d后的防效为80.13;,0.6;苦内酯水剂的持效期较短药7 d后的防效为43.72;.  相似文献   

13.
李东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36-13237
[目的]研究防治棉蚜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田间调查,明确棉蚜种群的发生以及生物因素对其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棉蚜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以18~25℃为群体增长及活动危害的适宜温度。[结论]以棉花苗期吡虫啉+氧化乐果复配剂涂茎,结合棉花生长期生物防治为主要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田棉蚜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0年,特别是"九五"期间对新疆棉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发生、防治研究的回顾和总结,阐述了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技术.提出防治棉蚜应采取合理调整作物布局,种植诱集天敌植物,隐蔽施药,合理化控,加强蚜源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模拟高温过程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温如何影响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方法]室内研究不同温度(32、34、36、38、40和42℃;高温处理8 h)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棉蚜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2、34和36℃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没有差异,38℃棉蚜存活率显著降低;40和42℃棉蚜存活率接近零.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棉蚜半数致死温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棉蚜半数致死温度平均为38.3℃,为新疆棉蚜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棉蚜和麦蚜为试虫 ,通过对烟碱和常用 1 4种有机合成杀虫剂的混用研究 ,筛选出了增效作用显著的烟碱 -氯氰菊酯组合 ,并确定了二者混用的最佳质量配比 (烟碱∶氯氰菊酯 =1 0∶ 1 .5)和混剂配方。该混剂质量稳定 ,对人、畜低毒 ,对棉蚜、麦蚜、苹果黄蚜和桃蚜的共毒系数分别为 2 61 .89,2 0 4 .1 4,1 89.91和 595.0 5。陕西渭南和甘肃敦煌两地的田间试验表明 ,在有效成分剂量为 1 1 5~ 2 30 g· hm- 2 时 ,对棉蚜 7d的防效为 88%~ 96.9%,显著优于其他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7.
北疆气温与棉蚜发生量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了气温和其变异程度与棉蚜发生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新疆北疆17年棉蚜虫情和气象数据,分析不同年份6~7月每5日气温变异系数(CV)值的差异与棉蚜发生程度关系,并采用CV值对棉蚜发生作多级判别模型,该模型回检符合率达82.4;.结果表明:(1) 棉蚜发生量主要影响因子是7月中下旬的高温和6月下旬的低温;(2) 气温变异程度大,棉蚜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大;(3) 6~8月月气温峰度>3以及偏斜度<-1是标志棉蚜大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巧种衣剂包衣对棉种发芽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巧60%悬浮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研究了高巧包衣对棉种出苗以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巧60%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棉种出苗无明显影响,对防治棉花春蚜有较好效果和较长的特效期。  相似文献   

19.
对淮北棉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群组成和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和青翅隐翅虫为优势种群;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都是以龟纹瓢虫最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与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以八斑球腹蛛最大,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以T-纹豹蛛最大。综合分析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的数量、与棉蚜发生在时间上同步性和空间上同域性以及捕食量大小,建立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对棉蚜控制作用模型,以龟纹瓢虫控制作用指数最大,达19.82%。  相似文献   

20.
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田间罩笼和实验室饲养法,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olver)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抗性棉上棉蚜的内禀增长力(rm)和种群趋势指数(I)均明显小于常规棉(对照),对棉蚜的控制作用明显.因此棉蚜内禀增长力(rm)和种群趋势指数(I)可作为棉花抗性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