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病的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患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及延迟分娩。猪瘟则是猪场免疫失败的常发病。滦南县一种猪场发生伪狂犬与猪瘟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和猪瘟混合感染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仔猪十分易感,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2006年3月,厦门市某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了一起以整窝猪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死亡快、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病的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患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及延迟分娩.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8月,安徽省和县某规模猪场发生一起以哺乳仔猪低烧、拉稀、厌食、死亡,保育仔猪表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大中猪未见明显发病症状为特征的病例,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猪瘟与猪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通过对初生仔猪进行猪瘟疫苗的超前免疫、0~2日龄仔猪用猪伪狂犬疫苗进行滴鼻免疫及对母猪群进行猪瘟疫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一起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疑似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细菌分离和培养,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 gE试验,猪瘟抗体水平检测盒猪瘟病原的ELISA试验,对6头病猪的血清和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全血琼脂培养基上无细菌生长,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阳性者为5头,猪伪狂犬的ELISA gE鉴别试验阳性者为5头,猪瘟抗体水平超过1∶512的为4头,猪瘟病原的ELISA试验阳性者为4头,其中感染猪伪狂犬病与猪瘟的为3头。综合上述结果,初步诊断该病例为猪伪狂犬病和猪瘟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的一种可感染多种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猪伪狂犬病的危害更是已经超过猪瘟,成为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大敌,是OIE法定报告的B类动物疫病,也是我国法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成年猪多数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则多发生流产、死胎现象;新生仔猪除表现发热和神经症状外,部分还表现为呕吐、腹泻症状。近几年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多个省(市)的猪场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猪病混合感染较为常见.猪伪狂犬病和蓝耳病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通过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而干扰猪瘟抗体产生,使猪瘟抗体水平大幅下降,使猪群易受猪瘟病毒感染,从而造成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了一起以整窝猪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死亡快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部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1 当前猪病的主要态势 1.1 病毒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 1.2 细菌的多重感染如: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增生性肠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等.  相似文献   

10.
河南平顶山某猪场母猪出现较严重的流产和产死胎现象,且50日龄~70日龄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伪狂犬病。为排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应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保育猪及母猪血清的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gE抗体,并对发病仔猪病料进行了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抗体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仔猪病料中PRV核酸阳性,PRRSV和CSFV核酸阴性。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猪场发生的是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1.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感染后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发生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神经症状等,同时伪狂犬病病毒也是引起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1]。且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  相似文献   

12.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一种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是严重危害猪群的原发性疾病之一,它的控制与净化关系到猪群其它疫病的发生与防控,关系到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据报道,2006年我国猪"无名高热"也与伪狂犬病紧密相关。1临床表现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因猪的感染年(日)龄不同而有所不同。两周龄内的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致死性发病,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呈非化脓性脑炎,最高可100%死亡;呼吸系统症状则主要表现在20日龄到断奶仔猪、育肥猪;成年猪呈隐性感染,平时潜伏感染猪体内不存在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但当机  相似文献   

13.
猪的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以新生仔猪的急性死亡及4周龄以上的仔猪表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很少死亡,但感染母猪可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和死胎。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西平某集约化养猪场相继发生了初生仔猪在5~7日龄突然整窝发生以呕吐、腹泻、神经症状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猪伪狂犬病。1发病情况该场1994年6月投产,存栏母猪38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猪瘟、猪丹…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下半年,福建某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疫苗(Bartha)的规模化猪场大批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新生仔猪发生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疑似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症状,为确定发病原因,从该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仔猪脑、肝脏和肺脏中分离到一株未知病毒,PCR检测及测序比对鉴定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将分离的病毒命名为NP株。用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的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为10-9.13/0.1mL,动物攻毒试验出现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毒株,为研究福建省猪群伪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福州闽侯某规模猪场发生一起以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拉稀、呕吐、消瘦等为临床特征的疫情。起初该场兽医误诊为伪狂犬病,但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最后确诊为猪瘟与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0,(11):26-27
<正>河南目前,猪病毒性腹泻、伪狂犬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呼吸道综合征都有,如果是单一发病,症状同以前没有区别。但是现在以伪狂犬、副猪嗜血杆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贵州省瓮安县某养猪场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高热不退、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猪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猪场共存栏猪516头,其中种猪59头、育肥猪102、仔猪355头,曾免疫过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未注射过猪传染性胸膜  相似文献   

18.
由于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近几年来猪伪狂犬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生产最为严重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常以非典型性和隐性猪瘟出现,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从而使猪场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公主岭市某猪场2007年10月发生的一起伪狂犬病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与猪瘟,都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染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当猪群感染伪狂犬病毒后,还会严重干扰猪瘟免疫抗体产生,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引发非典型猪瘟发生流行。1997~1999年,我区某规模化养猪场,曾长时间流行猪伪狂犬病和非典型猪瘟,经采用疫苗免疫和对症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2年来不再发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该场建于1995年,现有生产种猪420头,后备母猪117头,自繁自养,年出栏肉猪7000多头。自建场起,该场坚持对猪群实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等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母猪的流产、死胎和仔猪的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往主要危害母猪和25kg以前的仔猪。但是近期笔者诊断一例感染30-40kg中猪的情况。1发病情况,2012年2月8号.安阳县某养殖户从外地进商品猪200余头,2月15号开始发病,曾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温和型猪瘟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