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水资源储量及可利用量、2015年宣化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量和排水量、污水处理量及再生水回用量进行了调查和数据整理,寻找了宣化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宣化区实施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城市再生水处理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对再生水处理发展现状、用途和常规的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得出了以下结论: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再生水组合工艺是提高再生水水质、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再生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景观补水、生活杂用、地下水补给等方面.文章总结了再生水回用过程中,对其直接作用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等的影响.由于再生水质的差异,再生水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尚未有定论,仍需采用新技术进行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4.
针对六安市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等存在的问题,从水污染、水资源、水域岸线、水安全、水生态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一河一策"管护措施: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湖管理体系,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河湖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灌溉园林绿地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综合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本研究利用特制的试验装置收集绿地灌溉的土壤淋洗液,通过监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淋洗液的主要环境影响元素的含量影响来研究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绿地4年,收集的淋洗液的一些指标基本能够达到Ⅲ类水的标准,并未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绿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需要用水浇灌,然而辽宁省是一个缺水省份,一味使用地下水或自来水浇灌植物,不但使优质水浪费,而且会产生更多的污水。文章分析了辽宁省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城市绿化对水质指标的要求,举出国内外城市绿化使用再生水的例子,提出辽宁省城市绿化使用再生水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再生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的试验研究,从土壤酸碱度与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两方面详细地阐明了再生水在城市绿地中应用的可行性,这为今后在城市绿地中更大范围地利用再生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上逐步增大,以至于水资源的利用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反而加剧了水资源的供与求之间的冲突。因此,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结合当前我国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着重阐述了水文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制定硬措施,按下"快进键"。日前,北京市长王安顺与16区县签订了4份特殊"合同",就生活垃圾处理、清洁空气行动、严控违法建设、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四项环境建设重点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挂账督办2015年工作。目标责任书,顾名思义,有目标更有责任。这份目标责任书,落款双方分别是北京市政府和区县政府,这决定了它的分量沉重,绝非儿戏;责任书目标精细、准确而有区别,不仅明确了各区县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还将之公开。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介绍建筑中水水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前人试验和已建中水回用系统,从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出发,对建筑可用中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萍 《林业科技情报》2014,(1):52-53,55
介绍了2012年鸡西市政应急供水的详细过程,并对取水源头穆棱河水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充分利用了穆棱河Ⅲ类水质,做为城市供水应急水源保证市区供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依据牡丹江市的水资源概况,探讨了牡丹江市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设想及如何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的措施,目的是为深入贯彻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巩固牡丹江市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成果,探索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途径,更好的促进全市城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具有水质较好、水温稳定、出水水质的特点,是生活饮用水的首选水源。同时,地下水易于对水源地进行卫生防护,防止可能对水源造成的污染。本项目是北方城镇生活供水工程,采用地下水源,水源水质含铁、锰较高,因此需经除铁、锰后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再供居民饮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湿地公园生态需水保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不同区县可建成湿地公园的42块湿地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需水的概念发出,分析了北京市湿地公园生态需水的主要水源类型,依据野外现场水源补给调研结果,结合湿地公园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给出了现有水资源量对不同等级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满足情况,并从再生水利用方面对北京市湿地公园生态需水保障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湿地公园生态需水的主要水源类型包括天然降水、地下渗水、过境水和再生水;在所调查的42块湿地中,现有水资源量能够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有39处,能够满足适宜生态需水量的有11处,区域现有水资源量难以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有3处;总体来看,北京市再生水的有效利用能够满足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并能够为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基本的水源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水乃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命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且每年在不断的增加,造成水供需不平衡。本文依次介绍了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居民生活中节水举措、建筑给排水措施等,从中为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节约用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缺水型地区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城市水质状况的相关指标构建了这类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的数值情况为例,借助层次分析法,得出了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平滑指数法对上海地区未来5年的趋势进行了整体预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杨  张丽娟  田帆 《林业科技情报》2004,36(4):30-30,32
水资源缺乏逐渐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首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当前大部分城市中小区供水系统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做了较深入的剖析,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业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属于资源型城镇。随着天保工程的开展,林业城镇原有的产业结构、人口数量与工业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规划的城镇性质、城镇发展方向和总体建设布局等都需要重新定位和规划调整。本文是根据建设规划需要,结合林场现状,对下桦林场址建设规划给排水部分做的规划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玉洱”闻名天下的洱海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面积250km^2。由于企业不达标排污、面源污染、湖滨带大面积丧失、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等原因,致使洱海水环境日益恶化,据此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