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牛掉小膀,也称牛“脱膊”、“闪膊”、“叉胛”,是耕牛常见多发的前肢病之一。日久不治或治疗不当,多成残疾。 该病的发生,多因闪、扑、撞、跌等使肩胛部气滞血瘀,而影响正常功能所致,患牛前肢呈现瘸腿,肩胛骨  相似文献   

2.
十余年来 ,我们在县兽医院与广大农村从事牲畜疾病诊疗工作 ,其中运用部分民间验方治疗家畜疾病。今选择几方交流 ,望同道斧正。1 脱膊脱膊是肩胛部的筋腱、肌肉、骨、关节及神经等受外力损伤而引起的牲畜前肢综合症。常因跌扑损伤、失步踏空、烂泥深田使役 ,提脚过猛 ;或肩关节、肌肉等组织突受强大暴力牵行而引发本病。多见患肢屈曲、不敢负重 ,牵引时前肢难移 ,肩胛骨下蹋 ,紧贴胸壁 ;病肢似乎比健肢长 ,并向内划弧前进 ,表现“云头不翻”。治疗 :将患牛倒地 (健肢在下 )保定 ,先用白酒涂擦患部 ,取雁翅、中膊穴开针 ,将肩胛骨矫正 ,然…  相似文献   

3.
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跛行。1病因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后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继续用力等引起。2发病机理主要是一前肢突然向前、后外方撇开,导致肩胛骨、肩关节、神经、肌肉、韧带等组织的过度牵拉而发病。中兽医认为,是因奔闪跌滑,或因使役不当,撕伤筋骨,损及经络,使血气壅滞,不得宣通而致。3症状患牛表现跛行,患侧肩胛软骨上缘稍低于…  相似文献   

4.
<正>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出现跛行。1病因本病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中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用力等引起。  相似文献   

5.
脱膊又称塌膀、错胛,是肩胛部的筋、肉过度剧伸,致使肩胛脱离原来位置的一种疾病。肩胛骨上移,叫冲膊,临床上较少见;肩胛下移,叫肩胛骨下沉,较多见,现总结于后。病因及症状:道路泥泞,凸凹不平,跨沟过桥,前肢被卡住用力上提,跌扑踏空等常致本病。日久气滞血凝,肩外侧肌肉萎缩,呈现运动机能障碍。站立时,患侧肩部有塌陷,患肢长于健肢,外伸、不愿负重,肩关节以下  相似文献   

6.
脱膊是牛肩胛部软组织损伤引起肩跛行的总称。俗称塌膀、错胛。因在行走过程中,患肢受外界强刺激所致,如跌倒、角斗、过沟渠、跳跃、路滑上下坡时,在使役中陷入墒沟等,均可致使肩部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过度牵引而损伤发生本病。1诊断要点本病都是在行动过程中,患肢突然跛行,呈跳跃式行走。患病多是前脚单肢性。在站立时患肢虚踏于地,伸向前方或后方,见外展姿式,以减轻患肢负重,患肢的肩胛骨下陷,下移一二指,患肢明显长于健肢,臂骨的大结节向外突出,显得比较粗大。行走时呈悬混跛,患肢外撇划弧前进,肩胛骨不能随健肢运行而呈冲和活…  相似文献   

7.
牛脱膊是近期来我县耕牛外伤病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主要是耕牛(劳役牛)摔跌或上下坡滑倒,或过桥、急走时脚陷隙洞中,或因角斗中互相碰撞引起肩胛骨脱下变位。症状患肢不敢负重,站立时弯曲或伸直轻轻放于前方。患肢有时发热、稍肿、疼痛,患肢肩骨部有掌大陷凹,患肢较健肢稍长,下端发麻带冷,步行时三脚走路,患肢拖地而走。背拱起,毛粗逆,全身抖动,食欲减退,白睛呈红色,卧地时不易起立,健肢多集于腹下。诊断牛患脱膊,其特征为三条腿走路,患肢稍长,肩部有掌大陷凹,发热肿疼,健肢肩部特别突起。治疗先行手术整复,用一条绳捆住健肢蹄踠…  相似文献   

8.
耕牛前肢脱膊的简易整复法耕牛前肢脱膊又称叉胛,在兽医临床中此病并不少见。本病多因牛滑跌或前肢陷入泥潭中用力猛拔所致。得病后出现跛行,站立时见两前肢胛部不平衡,牛常卧不愿走动,强行时可见患肢无力,拖拉前进且前伸缓慢,有敢路不敢抽的症状。保定与整复保定前...  相似文献   

9.
用安乃近液穴位注射治疗大家畜四肢闪伤和风湿症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30%安乃近注射液作大家畜闪伤、风湿患肢穴位注射,治疗77例(牛69例马8例),治愈68例,好转6例,无效3例。穴位:牛前肢主穴——中腕(抢风),配穴——中膊、下腕;后肢主穴——百会(千金)、大胯,配穴——小胯、大转。马前肢主穴——抢风,配穴——冲天、天宗;后肢主穴——百会、环跳,配穴——大胯、小胯、邪气。  相似文献   

10.
脱膊,俗称叉甲。本病牛、马多发生。常因越障碍物,奔跑急转弯,骤然滑跌或役用时一肢陷入深坑泥潭之中用力猛拔等所引起。脱膊多在伤后突然发病,出现跛行,患肢肩胛肌(或后肢髋关节处)凹陷,站立时,患肢比健肢长,不能正常负重、常伏卧,不愿运动,强行步行时,抬举前伸缓慢无力,拖拽前进。笔者从1980年以来,用局部穴位麻醉与手术整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家畜脱膊105例。其中马骡56例,牛49例,除2例黄牛因  相似文献   

11.
闪膊是役用马、骡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前肢肘关节以上部位肌肉、神经受损,呈现跛行的疾患。中兽医称为闪膊。一、病因运输等役用骡马,由于套车不当,挽具不适;或所驮物品过于向前;或辕上坐人过多;或突下斜彼,致使重量移向前方,压迫肩膊或前肢;或猛上高岗、滑走、踏空、扭转等原因造成前肢肩膊受损。以及使役后卒至卒拴,失于牵散,以致发生肌肉功能和血液循坏的改变,引起某一前肢的运动障碍,因此中兽医认为闪膊是血凝气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耕牛脱膊是耕牛四肢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兽医叫闪膊、跌膊、挫胛、塌膀等。西兽医从解剖生理部位看,实际是肩甲部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肩关节扭挫伤和肩部肌肉、神经损伤的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  相似文献   

13.
耕牛脱膊又名吊膀,是贵州耕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因雨天放牧,坡道拥挤滑跌,或转弯过急,拉套过猛,道路泥泞,凹凸不平,负重过量,翻车轧压、闪、滑、扭、挫等致使肩部股肉剧伸,筋脉受损,肩部上端下移,健患两只对比,患肢肩部凹陷,健肢肩部凸起。患肢不敢负重,昂头点跛,严惩时,用三条腿走路,以致停牧、停役,耽误生产,影响健康,而且要专人护理,误工、停产,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耕牛跛行在农村较为常见 ,病因较多 ,处理时要根据患牛的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耕牛常见跛行要点介绍如下 ,供参考。1 视诊站立姿势判定患肢1 1 患牛一前肢患病时 ,可出现患肢前踏、后踏、内收、外展姿势 ;也可能出现患肢关节屈曲 ,以蹄尖着地。两前肢同时患病时 ,两前肢频频交换负重 ,两后肢伸到腹下 ,头高抬 ,弓腰卷腹 ,使身体重心转向后肢 ,以减轻前肢负重。1 2 患牛一后肢患病时 ,患肢前踏、后踏或呈外展姿势 ;关节屈曲 ,负重不确实 ;疼痛剧烈时 ,患肢悬垂不敢负重。两后肢同时患病 ,常卧地不起 ,站立时 ,前肢后伸 ,颈部伸直 ,头向下低…  相似文献   

15.
脱臼即关节脱位,通过药物治疗是难以收到治疗效果的。可通过物理疗法使关节复位。如得不到及时的治愈,常可废役,丧失经济价值。诊断要点肩关节脱位(小胯脱臼);患肢多呈现混合跛行,前方短步,驻立时,蹄尖着地,患肢肩胛骨下移,在肩胛软骨部形成凹陷(与健肢比较下移0.5-1寸),比健肢长,腿外展,肩胛关节前移,肩胛突出、肿胀、增温、疼痛明显,运步时,患肢不敢着地。髋关节脱位(大胯脱臼):后肢呈混  相似文献   

16.
大家畜(牛、马)四肢闪伤、风湿是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对本病的治疗虽方法较多,效果有时则不理想,过去用30%安乃近注射液按其说明作肌肉或皮下注射,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药量较大,时间较长,有些病例其效果也不显著,笔者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改用30%安乃近作患肢穴位注射,经治疗77例(牛69例、马8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穴位选择:牛:前肢主穴:中腕(抢风)配穴:中膊、下腕。后肢主穴:百会  相似文献   

17.
耕牛脱膊是耕牛肩胛韧带损伤引起的前肢跛行疾病。1 脱膊原因 在耕牛急走下跛打滑或使役不当 ,进栏打滑等原因所致。2 病状 脱膊耕牛精神状况良好 ,食欲正常 ,但走路时呈悬肢跛行。3 治疗 用侧卧法固定病牛 ,患肢向上 ,用木棒平面捆绑于病肢上 ,助手在病肢蹄腕部用两条细绳 ,经缺口固定木棒后双手拉紧 ,术者在肩胛部位木棒下垫一薄板或稻草 ,用木榔头在木棒顶端猛打即可 ,病肢肩胛上端能够牵动则说明手术成功。为使病牛提早康复 ,可服用行瘀活血、壮筋骨中药 2~ 3剂。处方 :当归 30 g,川芎 30 g,川断 30 g,川乌 40 g,桂枝 6 0 g,木瓜…  相似文献   

18.
牛髋关节脱臼整复术:患牛站立保定。取一块木方做成瓦片状,将病牛患肢用毛巾或布包好。再扎好木方,上端离患肢3—5寸,然后术者用一根绳索将患肢系部连同木方一起扎好,绳索的另一端由助手向患肢对侧前肢方向牵拉,并与腹部平行。通过这一杠杆原理,使患肢的关节下端股骨头向外张开,最后由另  相似文献   

19.
对于牛一般可分为急性、慢性二种。急性病牛突然不愿起立,强行驱赶时,能勉强起立,很快发现一肢或二肢不负重。如前肢患病,则患肢尽量向前伸;后肢患病,患肢冠关节、球关节呈屈曲状,频频换蹄。行走时,患肢出现严重跛行,有疼痛感。触诊患蹄时敏感,蹄冠部及蹄壳有热感。  相似文献   

20.
1 腰胯闪伤1999年 4月 2 0日城郊乡短岔村马某家一头 4岁黄牛行走时困难 ,前行后拽 ,触摸腰臀部时躲闪 ,且精神沉郁 ,体温 39℃ ,心跳 80次 / min。诊断为腰胯闪伤。治疗 :大黄 5 0 g,当归 5 0 g,土鳖虫 5 0 g,骨碎补 5 0 g,红花 5 0 g,乳香 5 0 g,没药 2 5 g,地龙 2 5g,麻黄 2 0 g,元胡 2 0 g,甘草 2 0 g。共为末 ,开水冲 ,候温灌服。 3剂后 ,明显好转 ,再服 2剂 ,痊愈。2 前膊闪伤2 0 0 0年 10月 14日 ,城郊乡水泉村农民刘某家一头 9岁黄牛左前肢异常 ,行走时患肢难提 ,昂头立脚。站立时患肢前伸 ,有时蹄头着地 ,触诊左前肢有疼痛躲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