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蚕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客观必然产物。协会充分发挥蚕业科技人员,蚕桑重点户,种桑养蚕能手,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为加速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振兴乐山丝绸行业服务。1985年建立了市、县、乡三个层次的蚕桑技术协会。把蚕桑重点户,种桑养蚕能手和乡蚕桑员、茧站人员及热爱蚕桑生  相似文献   

2.
<正> 西充县从1952年开始雇请季节性的蚕桑辅导员,逐步发展成为常年性的。目前全县有常年性的区、乡辅导员57名。如何把这支队伍用好,是为蚕桑生产服务不可忽视的一项得力措施。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介绍如次,供作参考。一、整顿队伍,签订新聘用合同区、乡蚕桑辅导员,在“八大员”中经历较长,但受十年浩劫的摧残和管理使用不当,相当一部份人员在职责不清的情况下,有的乡领导把他们随意驱使,抛弃正业;有的拿国家钱在家干私活;有的乡对辅导员任意取舍,顺心则留,不顺心就一脚踢开,影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县蚕桑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紧紧依托和发挥县、乡二级蚕技站统一服务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加强了村级蚕桑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我们在全县522个蚕桑村中已设有农民蚕桑辅导员308名,其中专职蚕桑辅导员197名。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充实和壮大,我县蚕桑技术三级推广网络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蚕技队伍的人数结构已发展为1:5:20,逐步趋向合理。为广大蚕农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一、村蚕桑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兼职到专职 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工作面临了新的问题,其一  相似文献   

4.
1987年我区蚕茧获得了大幅度的增产,除了依靠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广大蚕农的努力之外,健全服务体系,开展技术服务,也是取得蚕茧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区是蚕桑生产的重点产区,技术力量较强,有区局蚕桑技术干部16名,分区农技站蚕桑技术干部33名,乡蚕桑辅导员66名。这些技术人  相似文献   

5.
<正> 安康地区蚕桑技术推广站,于六月七日至六月十一日在安康召开蚕桑生产座谈会,地区多经局、林特局领导到会,安康地区行署主管蚕桑生产的专员在会上作了《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蚕桑生产》的报告。各县蚕桑站站长及主产区、乡(社)部分林特(蚕桑)员参加了会议。安康地区蚕桑研究所、地区蚕种场、地区农校、省蚕桑站也派员参加了会议。省蚕研所在安康蹲点的科技人员到会介绍了防僵新药“敌孢霉”在农村基点示范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 德阳市市中区寿丰区委在发展蚕桑生产中,十分注重科普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近几年来完成了区、乡、村科普队伍的建设工作。狠抓村一级科技人员的培养,把科技兴蚕工作扎到实处。以村中心技术员为骨干,共育员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桥梁,深入普及提高广大蚕农的裁桑养蚕技术。使全区蚕茧4年过万担。继去年之后,1993年又持续增产,质量不断提高,基本上实现“三高”蚕业的目标。现简介二名科技示范户,在发展蚕桑生产中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正> 邻水县太和乡蚕桑辅导员袁成新,从事蚕桑工作十四年,勤勤恳恳,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该乡的蚕桑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过去,这个乡在蚕桑生产上是一个后进乡,蚕桑生产没人抓,技术推不开,养蚕产茧一年不如一年,蚕病暴发。蚕农对发展蚕业生产失去信心,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县、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改变如皋县蚕茧单产较低、茧质较差的局面,如皋县委托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于1990年12月举办了乡镇领导干部蚕桑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区工委书记、乡(镇)党委副书记、乡(镇)长、乡(镇)长助理、乡(镇)蚕桑站站长、副站长等。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区、乡、镇领导干部脱产培训,主要学习栽桑、养蚕、蚕病、桑树病虫害及土壤农业化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目前世界和我国蚕桑生产方面较先进的技术措施。通过这次专业培训,大家对蚕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这将对如皋县今后的蚕桑生产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邳县合沟乡是近年发展的新蚕区,针对面广量大的技术普及推广任务和现有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新情况,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使蚕桑生产能在发展中巩固,巩固中发展,这个乡的领导多次研究了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网络的问题,并提请乡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讨论,决定在去年对乡辅导员实行招聘、村委会主任专人负责等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村、村民小组的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南沈灶乡1983年养蚕6776张,产茧3307担,比上年增长32.7%,超额18.1%完成了全年蚕茧生产任务。这个乡所以能在这一年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这与他们认真抓好技术辅导网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农村全面推行了大包干责任制后,如何把蚕桑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他们摸索了一些解决办法,这就是建立好以农村蚕桑辅导员为纽带,蚕桑科技示范户为阵地的蚕桑生产技术辅导网。他们  相似文献   

11.
<正> 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妈妈乡,活跃着一支深受蚕农欢迎的群众性技术组织——乡蚕桑协会。该会于1984年5月成立,共有会员101人。协会坚持为蚕桑生产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技术服务活动,前几年在“青麻热”的冲击下,蚕桑生产仍能逐年发展。到  相似文献   

12.
<正> 由省蚕研所石泉蚕桑实验基地和池河区委、区公所联合举办的池河蚕桑科技知识大奖赛,已于8月20日圆满结束。参加大赛的共有池河镇、前池乡、松柏乡、中池乡及区机关五个代表队。队员们都是经过各乡的预赛,从全区5000多名参加初赛  相似文献   

13.
崔文明 《江苏蚕业》2009,31(2):50-51
村级蚕桑员是蚕桑技术服务网络中最基层的环节,是从蚕农中经过选择培养起来,又生活于蚕农中具有技术员和蚕农的双重身份。在蚕桑技术推广普及方面,他们既是协调员,又是蚕桑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参与者和宣传员。对于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他们目前的状况如何?笔者对金湖县村级蚕桑员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简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蚕桑生产分户经营后,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熟悉蚕桑生产技术的养蚕户仅占总蚕桑户的25%,为了使蚕桑生产的关键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进一步加强区、乡、村、社四级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蚕桑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因此,我县从1989年起狠抓了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效果。现将我们的具体作法简介于下,供同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 紫阳县大坝乡有三村25组,农业人口2729人。1979年列为蚕桑基地乡。从1980年起,县蚕桑站就重视抓该乡的蚕桑基本建设和技术示范推广。经过几年奋斗,蚕桑生产初具规模。1988年全乡有桑树70.76万株,年养蚕1136张,产茧37090公斤,蚕茧产值3007万元,实现户均千株桑,户养一张蚕,人均100元,蚕桑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1.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去冬今春,保护桑树的宣传教育重点是乡、村、社干部,保护桑树的时期重点是小春播种阶段,保护桑树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在冬管上,要建立护桑专业队伍。 2.立即在全乡大力宣传管护桑树的重要性。乡政府已制定了管桑护桑通告,印发到各户,不管有任何阻力和困难都要坚持抓下去。 3.组织管护桑树专业队,由林业员、蚕桑员、水利员等六人组成,常年巡回检查,及时发现,立即处理。 4.加大对蚕桑生产的投入。在桑树冬管上,对修枝,治虫、施肥给予补助,重点抓好今冬明春的良桑嫁接。  相似文献   

17.
<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变革,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两户”和千家万户栽桑养蚕的新形势。广大蚕桑员对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有着迫切要求。学会运用500多会员分布在全省蚕区这个智力优势,按照全国科协二大三次会议的精神,发展改革大好形势,针对蚕桑科研生产中的问题,先后组织了广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8月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启动暨重点任务推进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个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单位的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根据农业部文件通知,"十三五"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蚕桑体系)聘任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科学家3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25名,首席科学家工作经费30万元/年、岗  相似文献   

19.
<正> 从1991年春蚕开始,南部县蚕桑局充分利用伏虎蚕业技术开发培训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展对具体指导蚕桑生产的镇、乡辅导员、村中心技术员、社骨干技术员、蚕桑生产大户和村、社干部,进行分期分批地进行蚕桑专业技术培训。《蚕茧优质丰产技术综  相似文献   

20.
<正> 如皋县吴窑乡为了适应新的生产体制形式,坚持做好服务工作,把蚕桑生产技术传到千家万户。使全乡蚕茧生产连续三年张产、张产值、总产、总产值逐年稳步上升。他们的做法是:1.当后盾,与专业户搞技术承包。吴窑乡根据本乡栽桑养蚕的现状,组织蚕桑技术服务员与蚕桑生产专业户搞技术承包。沈王村三组范云承包桑园5亩,在服务员陈仁甫同志的指导下,1986年该户养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