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人工授精受胎率是一项关键性技术环节。对于水牛来说,因体况差异,季节气候的不同,发情表现差异较大,同时由于农村中牛的分布较散,难于集中配种,判定适时配种的难度较大,受胎率出现偏低的现象。笔者从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水牛的人工受精配种工作,冻配水牛136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2年开展牛人工授精工作十余年以来,牛品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养殖户提高了经济收入。但是在农村散养母牛普遍存在着人工授精受胎率偏低的情况,水牛受胎率在40%~50%之间,黄牛受胎率在50%~60%之间,造成养殖户对牛人工授精工作信任度降低,甚至农村劣质种公牛  相似文献   

3.
正影响水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有很多因素,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人为因素。面对当前产业扶贫,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奔小康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突破受胎率低的技术瓶颈,提高水牛品种改良的成效,牛品改工作者责无旁贷。本人多年来致力于牛品改工作,在提高水牛冻精配种受胎率上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应用河流型乳用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沼泽型水牛,提高沼泽型水牛的乳用性能,是目前我国水牛杂交改良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钦州市水牛冻精改  相似文献   

4.
水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受胎率偏低一直是困扰奶水牛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水牛生物学和繁殖性能的特性,水牛存在精液品质不良(射精量少、精液密度、精子活力、精子耐冻性都比黄牛低),采精间隔时间长,公牛使用年限短等问题.在探讨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诸多因素中,提高冷冻精液质量是水牛品种改良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唐凌 《广西畜牧兽医》2008,24(2):111-112
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不高一直是牛品种改良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牛的放养较粗放、散乱,公母牛随意混合放牧,这种情况给在广大农村开展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笔者从事母牛人工授精工作是从2000年开始的,这几年来,一直在摸索提高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总结了几点经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要搞好牛的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6.
人工授精技术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牛人工授精中应用最广泛、效果较好的是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在我国用于牛的繁殖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改良本地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人工授精后母牛的受胎率高低不一,某些地区不到50%,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对品种改良的推广和畜牧业的发展形成很大阻力.因此,规范人工授精技术,有可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促进牛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2003年起就一直探讨如何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由于黄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达85%~90%,远比水牛的35%~66%高.为使国家奶水牛补贴项目更好地实施,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笔者采取综合措施,冻配517头经产母水牛和73头青年"处女"母水牛的人工配种的工作实践,受胎率为75.6%和65.8%.现介绍如何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广西象州县的多个牛人工授精品改点的受胎率,黄牛为40%~50%,水牛为30%~40%,在这样的情况下,牛的受胎率有待提高。可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母牛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的作用这一特性,在母牛发情时进行肌肉注射后输精,观察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分析母牛人工授精工作的效益。结果显示,在牛人工授精工作中使用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提高受胎率和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广西象州县的多个牛人工授精品改点的受胎率,黄牛为40%~50%,水牛为30%~40%,在这样的情况下,牛的受胎率有待提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母牛体内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的作用;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这一特性,在母牛发情时肌肉注射,然后进行输精,观察对母牛的受胎率的影响,是否能够提高牛人工授精工作的效益。结果显示,在牛人工授精工作中使用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提高受胎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0.
奶水牛由于其发情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表现特征没有黄牛明显,且有一部分还处于隐性发情壮态。因此奶水牛的发情鉴定比较困难,适时输精的时机较难于把握。故奶水牛的受胎率偏低。笔者总结多年在基层开展奶水牛人工授精配种的经验,认为提高奶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技术是:一需要有优质的冷冻精液;二要准确的把握母水牛的适时配种时机;三要有娴熟的人工授精配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水牛发情特点及适时输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几年来,我区牛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配种受胎率不断提高,黄牛的配种受胎率达75%以上.但是水牛配种受胎率比较低,本交的受胎率只有60%左右,冻配受胎率仅4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开展水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1]技术工作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多年来,水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杂交改良面逐渐扩大,配种头数增多,受胎率有所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配种受胎率高低悬殊太大,牧场、牛群集中的示范小区和养殖户,配种受胎率高达75%以上,而在分散饲养的情况下,受胎率一直在35%~40%之间徘徊。从而导致一些饲养户对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持怀疑态度。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受胎率这么低呢?笔者认为,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1]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从采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特别是水牛,由于发情持续时间长,发情征状不明显等繁殖特性,给在农村条件下的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造成了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王鹏、艾方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水牛、黄牛的品种改良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正确掌握水牛、黄牛的发情表现,提高冷配受胎率是品改工作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几年的牛冷配工作中,总结出水牛、黄牛发情表现的差异,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县曾推广应用过,所产杂交牛犊深受农民欢迎,但由于经费紧张、设备不足、受胎率较低等因素被迫停下来.2000年初,县委、县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牛改工作作为畜禽品种改良的重中之重.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初步建立了牛的改良服务体系,并配备了人工授精仪器设备、运输工具和人员的技术培训,这是我县历史上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中投入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的一项实用技术,也是难度较大的群众性工作.为使这项技术在我县得到推广应用,提高冷配受胎率是关键所在.根据本人几年到各地、县(市)参加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对提高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积累了初步经验,提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介绍了牛品种改良的优势,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重视母牛发情鉴定、充分做好授精准备、严格遵守输精操作规范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建议,希望对促进博白县牛品种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德宏水牛是一个优良地方品种,是中国水牛中型种的代表种。当前,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在广大农村的推广应用,水牛用于耕种的范围越来越小,使德宏水牛逐年减少。如何保护好这一优良的地方品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自1997年推广水牛人工授精以来,促进了水牛改良工作的发展。但如何提高受胎率,仍是制约全州水牛冻改的瓶颈。本文从德宏州水牛的改良现状出发,就如何提高水牛受胎率的措施提出了建议。1德宏州水牛冻改现状德宏全州的水牛冻改工作始于1997年中-欧水牛开发项目,项目初期,水牛的冻改受胎率相当低,仅达15·8%。随着牛开发…  相似文献   

18.
提高水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是加快南方地区奶水牛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的授精效果及其在我国生长适应情况。[方法]利用国内首次引进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与我国现有的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选取自然发情的摩拉水牛20头,尼里水牛16头,本地水牛32头,年龄在2.5~9岁之间,采用直肠把握子宫角深部输精法,配种后40 d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怀孕情况。[结果]: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受胎率分别为50.00%、75.00%、56.25%,平均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为58.82%,品种间人工授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1)。[结论]表明引进地中海水牛冻精开展杂交组合,改良我国现有的水牛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是关键性技术环节,尤其是水牛,发情表现不明显,发情持续的时间差别较大,判定适时配种的难度较大,易出现受胎率偏低的现象。2001年以来,笔者主要从事水牛的人工受精配种工作,现就如何提高水牛的受胎率分析如下。1水牛的分布及主要的生理参数南方的本地水牛属于沼泽型水牛,主要分布在农村散养,用于农作物的耕种。成年公牛的体重达400~500kg,母牛达300~400kg。在1.5-2岁时达到性成熟,常年发情,其中以8-11月份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为18~23天,发情持续时间为2~3天,青年牛可达3~4天,部分达一周。妊娠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