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是一个农、林、牧交错出现的生态脆弱区。沙区人民为维持脆弱的生态平衡进行着坚持不懈地努力 ,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但随经济的发展 ,对沙区的压力也在增加 ,既有自然因素 ,又有社会因素 ,更有人为因素。沙区局部地区流沙在扩大 ,耕地在扩大 ,这种现象应引起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圈建设促进沙区脱贫文/图/张相辅科尔沁沙区腹地的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贫困。该旗人民经过长期探索,走出一条治理沙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小型生态经济圈(简称生态经济圈)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圈的形成起源于生产实践。80年代...  相似文献   

3.
针叶林树种在榆林沙区营造30多年来,经过种选优,扩大试验,示范林建设,全面掌握了针叶树种在沙区的营造技术措施,示范林10年郁闭成林,比沙地场,柳等“小老树”生长快,成林早,防风固沙和生态效益是沙地落叶树种不可比拟的,说明了在沙区营造叶林除了其有改善环境的能力,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做为最终的治沙目的树种。  相似文献   

4.
沙区开发治理的捷径──我区生物经济圈建设浅议冯虎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一直是制约我区沙区经济发展、造成农牧民生活贫困、阻碍沙区治理开发步伐的主要因素。如何针对沙区的实际,把治理沙区与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快沙区的治理开发步伐,是大家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我国沙区的现状和沙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详细介绍了沙棘、枸杞、甘草、黄芪、柴胡、远志、黄芩、地黄等10种中草药的分布状况、生存环境、生物学特性、药学特性、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等。提出在沙区合理开发资源,集中栽培药用植物,通过人工栽培形成稳定的产量,不仅能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还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六年间 六变化——我省实践退耕还林工程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部,全省东西狭长,地域横跨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分属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内陆河三大流域.北部有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山沙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个多山、多沙、多灾、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生态区位重要。全省有15~25度的坡耕地1994万亩.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民勤青土湖沙丘梭梭,大滩乡上泉村葡萄、红枣,西渠枸杞,民左公路通道绿化刺槐等树种上进行"生泰"透气防渗砂节水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泰"透气防渗砂在干旱沙区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能够起到防渗、防蒸发和节水保墒的效果。因此,应用"生泰"透气防渗砂在生态极端脆弱的干旱沙区造林,可以解决干旱沙区造林成活率底下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针叶树种是耐寒、抗旱优良树种,它对增加固沙植物的多样性、改变沙地景观、促进沙地生态环境的逆转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榆林沙区不同规格樟子松苗木繁育面积逐年扩大现象,本文从影响樟子松育苗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和苗木繁育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北方沙区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发展沙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长期从事半干旱地区草原科学研究,对沙产业、草产业十分关注。因为在草原与荒漠地区有大面积的沙地与沙漠,这些沙地和沙漠在许多方面都与草原有很大不同。我把这些沙地和沙漠统称为沙区。如何认识沙区特点,发挥沙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繁荣沙区经济。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在这些地区工作的人们。钱学森关于沙产业、草产业的论述,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高瞻远瞩和战略思考,体现了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创新思维,为沙区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是一个战略科学家最为难得的宏观谋划。  相似文献   

10.
陕北沙区林木主要害虫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80年代起一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沙区大规模营造了以杨、柳、偷和障子松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加之飞播造林种草引进和扩大了花棒、沙枣、紫穗槐、沙棘、沙打旺、草木橡、柠条等优良固沙植物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从而大大改变了沙区原来的植被组成和盖度,使林木害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于植被的构成决定着害虫的分布、发生和群落特征,因此陕北沙区植被害虫的种群结构和危害状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许多原有的次要害虫逐渐上升到主要害虫,并随树种的增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害虫种类。为了有效地、有针对性地预…  相似文献   

11.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是一个典型的沙区绿洲农业县,生态比较脆弱。全县总人口1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7万人。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12.
榆林沙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天然植被少,风沙危害剧烈,沙尘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与建设,对根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榆林沙区生态防护工程的现状,分析了实施生态防护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荒漠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立毛乌素沙区天然柳湾林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柳湾林是毛乌素沙区特有的生态系统,曾在毛乌素沙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中有过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放牧开垦和频繁的战争破坏,使柳湾林分布面积缩小,到解放前夕,其面积仅剩约66.67万hm^2。柳湾林的骤减和死亡,使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建立柳湾林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的复壮措施,是恢复柳湾林生态系统的极好途径,如果柳湾林面积能恢复到解放初的66.67万hm^2,那么毛乌素沙地治理就至少完成了40%。柳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就能发挥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和作用。不仅能推进毛乌素沙区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利于促进毛乌素沙区的治理,提高沙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陕西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治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乌素沙区地处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 ,受蒙古高压控制 ,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冷热剧变 ,温度大 ,降雨小 (316~ 4 5 0 mm) ,蒸发量大 (2 0 92~ 2 5 0 6 mm) ,大旱现象频繁发生 ,风大而多 (平均风速 2 .4~ 3.3m/秒 ) ,生态系统脆弱不稳定等 ,而且由于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 ;滥垦、滥伐、滥牧、滥用水资源等破坏了土壤、植被 ,使脆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从而导致土地沙化。据陆地卫星像解释 ,从 5 0年代后期到 90年代中期的4 0年间 ,毛乌素沙地扩大 4 7.2 % ,林地减少了 76 .4 % ,主要原因是长期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加速了沙…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由于自然条件和多年来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给沙区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沙区经济陷于困境,全盟大多数贫困乡镇(苏木)集中分布在这里。为改善环境,寻找沙区经济发展之路,自80年代以来,哲盟沙区大规模地开展了以恢复妙地生态平衡,防沙治沙,开发利用沙地为手段,以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的的治理开发,经过实践,摸索出了农林牧副有机结合,“水、草、林、机、粮(料)”五配套的沙区生态经济圈建设模式,为沙区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目前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沙区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土地资源广阔,发展沙产业潜力巨大。实践证明,发展沙产业,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也有利于反哺沙区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防沙治沙成果。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和  相似文献   

17.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梭是民勤沙区分布最广、保存面积最大的人工培育林,以其较强的抗旱性表现出适应沙区环境的生长优势,对维护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肉苁蓉为列当科属多年寄生性草本植物,寄生于梭梭根部,以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入药,为传统的正品补益中药,具滋肝养肾、益经血、润肠通便等强体补身之功效。因生长在沙漠环境中,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肉苁蓉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名贵中药材,已被列为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武威处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南部祁连山区自然生态系统多样,野生生物资源丰富,是石羊河的发源地和径流形成区,也是黄河支流的重要水源地;北部沙区是全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交汇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市荒漠化、沙...  相似文献   

19.
土地沙化与宏观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地区是京津唐地区和东北东部重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尘源区和水土流失源区。同时,这个地区属半干旱区,春旱严重,又多大风,属于生态脆弱区,就是已治理好的沙漠化土地在长期干旱和人为作用下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暗沙仍可能转化为明沙。因此,对宏观对策问题提出如下:1.防沙治沙要有新思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是指全面防止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不仅要保护现有天然林、草原等现有植被,还要保护沙区的水面、湿地,制止盲目开发,防止产生新的沙化土地。防治结合是应把…  相似文献   

20.
沙漠化是世界性生态灾难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嫩江沙地,虽经建国后40多年的开发治理,土地沙漠仍在不断扩展,一些地方流沙对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水利设施构成严重威胁,给沙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成为影响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治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成为我省进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