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结球甘蓝耐裂球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选用6个结球甘蓝骨干自交系,配制15个杂交组合,进行耐裂球性状的配合力及其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耐裂球性状均起重要作用,且以加性效应为主,随着田间持续生长时间的延长其加性效应所占比例增加,GCA方差在总遗传方差中所占比例大,GCA/SCA值大于1,且差异达显著水平。选择耐裂球材料时,应着重一般配合力的选择,且应重视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 6个露地黄瓜自交系为材料 ,按完全双列杂交 (不含反交和亲本 )试验方法配制组合 ,进行早期产量及总产量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性状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显模型 ,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早期产量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91.92 % ,广义遗传力为 86 .3% ,狭义遗传力为 80 .39% ;总产量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82 .92 % ,广义及狭义遗传力分别为 6 4 .16 %和 6 0 .0 2 %。早期产量、总产量一般配合力均以自交系 0 4为最高 ,前者其次为自交系 0 2和 0 1,后者其次为自交系 0 3和 0 1;0 3早期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高 ,0 6总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高 ;所配制各组合的早期产量和总产量特殊配合力均以 0 1× 0 6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辣椒亲本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不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不同。株幅、果长、果宽、单果质量、门椒节位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干特殊配合力方差,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株高、每株果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主要是由非加性基因效应决定,不能固定遗传。亲本691各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大,678次之;组合678~685与682~691各主要经济性状特殊配合力较高。因此,亲本691、678是优良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5个不结球白菜自交系及其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的20个杂交组合为试材,进行了6个营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以期为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个营养品质性状区组间方差差异不显著,基因型间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营养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反交效应的影响。不同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的配合力表现不同,自交系P4在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是进行营养品质性状杂交改良较好的亲本材料。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之间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有较大差异,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也有明显不同,组合P5×P3在干物质、维生素C、总酸和粗纤维4个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优秀。综上所述,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母本选择;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时必须广泛测交以选择特殊配合力高的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5.
以2个耐抽薹的甘蓝高代自交系和2个易抽薹的甘蓝高代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Ⅰ配制杂交组合,对其抽薹期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耐抽薹自交系LN-0901和LN-0913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较高,宜用于杂种优势育种。抽薹期性状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广义遗传力为96.42 %,狭义遗传力为67.68 %,在育种实践中适宜进行早期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黄瓜早期产量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本所“九五”攻关期间选育出的 6份保护地黄瓜自交系前期产量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保护地黄瓜早期产量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显模型 ,以加性效应为主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方差的 77.8% ,其广义遗传力为 71 .4 5 % ,狭义遗传力为 5 2 .4 9%。 6份材料中 981 0 6、雌性系 91 1 0G和 4 6G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值均高 ,是选育早熟品种的优良亲本。 1 5个杂交组合中 ,特殊配合力以 91 1 0G× 32最高 ,其次是 4 6G× 32和 4 6G×981 0 6。  相似文献   

7.
选用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性状差异较大的5个芥蓝自交系,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V组配10个杂交组合,对8个经济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对其中差异显著的5个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参数分析。结果表明:5个经济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其中薹质量、薹粗和叶宽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单株质量同时受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控制,节间长则以显性效应为主。综合比较5个芥蓝自交系杂交组合后代表现,亲本A(0925)和亲本D(0948)一般配合力(GCA)较高,与其配组可望得到特殊配合力(SCA)最高的F1,但在亲本选配时还应考虑双亲间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8.
以10个茄子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对茄子果皮红色素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皮红色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茄子果皮红色素的一般配合力在各亲本间、特殊配合力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茄子果皮红色素是由显性基因起主要作用,性状受环境影响大,其狭义遗传力比较低,不利于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丝瓜自交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双列杂交设计,用Griffing分析方法,对6个丝瓜自交系的10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3和P6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P3×P4等4个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育种工作中,对丝瓜第1雌花节位等3个性状宜早代选择,而对可溶性糖含量等其它性状应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大白菜7个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第一种方案,配制了49个杂交组合。运用数量遗传学实验分析方法,对其F1代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主要农艺性状中,单株毛重、净菜率、球径、叶宽等8个性状,主要受特殊配合力影响,遗传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株幅和球形指数同时受两种配合力的影响;株高、球高、叶长、中肋长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特殊配合力,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球径决定于叶宽,叶宽与中肋长和厚度密切相关。在此项分析基础上初步选育出的4个优良杂交组合为:103×104,101×103,103×108和104×108。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种子荚内发芽严重影响大白菜种子质量,是一种劣性性状。以6个大白菜高代自交系作亲本,按Griffing第3种方案配制30个杂交组合,对大白菜种子荚内发芽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种子荚内发芽率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相当;大白菜种子荚内发芽受亲本遗传因素影响,由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种子荚内发芽除了受核基因控制外还受胞质基因影响;大白菜种子荚内发芽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可以在早期世代根据单株的表现型进行选择,而且应扩大群体规模。  相似文献   

12.
以两份具有不同耐寒性的甘蓝自交系341和21-3为试材,根据已有拟南芥CBF1基因序列及甘蓝基因组测序拼接出的Scaffold信息,获得了甘蓝BoCBF1和BoCBF2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经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BoCBF1基因在自交系341和21-3间的变异表现为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而BoCBF2基因则表现为16个SNP及1个18 bp碱基的插入缺失(InDel)。为简便快捷地鉴定两个自交系间BoCBF1和BoCBF2基因序列的变异,开发了BoCBF1和BoCBF2基因的CAPS标记,分别命名为BoCBF1-TaqαⅠ和BoCBF2-BstUⅠ。利用这两个CAPS标记对两个自交系、F1、F2群体的基因型与耐寒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的变异与材料的耐寒性极显著相关,可用该标记进行甘蓝耐寒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选择耐盐性不同的6份砧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杂交后代耐盐性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研究砧用南瓜耐盐性遗传规律。结合各配合力的分析,在36个配制组合中,选出较为优良的配制组合18C0077×18C0005、18C0077×18C0046、18C0077×18C0049、18C0024×18C0046、18C0024×18C0049、18C0024×18C0026。同时,以耐盐性强的砧用南瓜自交系18C0077(P_1)和耐盐性弱的砧用南瓜自交系18C0005(P_2)配制得到的6个世代(P_1、P_2、F_1、B_1、B_2和F_2)为材料,利用数量性状遗传模型进行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砧用南瓜各世代耐盐性主基因遗传率在34.62%~62.08%之间,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主基因遗传力在B1中最高,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采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湖北省长阳县的高山大白菜、甘蓝、萝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发现侵染湖北省长阳县高山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菌致病力强,为4 号生理小种。用此根肿病菌对44 个大白菜品种和46 个大白菜自交系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筛选出4 个抗病品种和14 个抗病自交系。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一套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的核心引物,以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为材料,从已发表的2 129对白菜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分布于白菜整个基因组、具有唯一扩增位点、扩增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的多态性SSR引物51对。进一步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等位基因数量、位点的物理位置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分析结果,确定了一套包含28对SSR引物的核心引物组合。比较核心引物组合、51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23个标记(72个SNP标记与51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三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套引物可将262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区分开,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利用这套核心引物构建了242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该研究获得的28对SSR引物可以用于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核酸指纹库构建等研究,可为大白菜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检测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切花小菊的分枝性状是其株形和观赏品质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切花小菊主要分枝性状的配合力,为杂交亲本合理组配提供依据。通过4 × 3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7个切花小菊亲本及其F1群体的总侧芽数、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二级分枝总数、二级分枝长度、二级分枝角度,共7个分枝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群体遗传参数。除总侧芽数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外,其余6个分枝性状均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各亲本在分枝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GCA),以及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和总配合力(TCA)差异较大。‘Monalisa’除一级分枝数的一般配合力为负值,其余各性状的均为正值,是培育疏散型新品种的优良亲本。‘Qx-021’(除二级分枝总数)和‘Qx-096’各分枝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为负值,是紧凑型新品种的优良亲本。杂交组合‘Qx-021’בQx-098’、‘Qx-081’בQx-098’的一、二级分枝数的总配合力较高,其余5个性状的总配合力均为负值,是选育紧凑型切花小菊的优良组合。7个分枝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很高(73.81% ~ 94.41%);除总侧芽数(1.88%)外,各分枝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在60%以上,受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