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9年3月30日,大兴镇养殖户王某家的初产母鸡发病,以瘫痪、拉稀、腹水为主要症状。800只180日龄罗曼母鸡,发病6~7d。死亡淘汰42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初产蛋鸡猝死症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兰 《畜禽业》2009,(10):83-83
<正>初产蛋鸡猝死症,又称"开产新母鸡病",是初产母鸡从开产特别是产蛋率20%至产蛋高峰前出现以突然死亡或瘫痪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该病是后备母鸡的一种营养紊乱性骨骼疾病,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用增加营养,特别是乳化鱼肝油,维生素及使用治疗肠炎的中、西药品等综合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3)
目的研究中草药制剂对母鸡产蛋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日龄、品种相同的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添加0%、0.25%、0.5%的中药制剂,对母鸡产蛋率和产蛋质量进行统计。结果添加0.25%和0.5%中草药制剂组产蛋率和产蛋品质明显提高。结论在母鸡产蛋期间,按0.25%~0.5%的比例将中药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明显提高产蛋率与产蛋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日龄吉林地方黑羽鸡肌肉品质,确定最佳的上市时间。方法 试验选择同日龄的800羽吉林地方黑羽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所有鸡在90日龄时离地进行平养。分别在90、120、150日龄时,随机选取公母鸡8只,进行屠宰,采集胸部肌肉,检测胸肌的pH值、剪切力、水分、干物质、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结果 母鸡、公鸡的剪切力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大,150日龄均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的肌肉干物质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公鸡肌肉的呈味氨基酸中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在120日龄时显著显著高于90和150日龄(P<0.05),苏氨酸、丝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90日龄(P<0.05);母鸡的呈味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肌苷酸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1...  相似文献   

5.
沙永锋 《畜禽业》2003,(1):47-47
山羊痘是山羊痘病毒感染山羊所致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可随呼吸道分泌物,痘疱渗出液,脓汁脱落的上皮和痂皮排出,经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只感染山羊。临床上以山羊皮肤、口角、腹膜侧和粘膜上发生墙薇疹和疱疹为特征。2002年春季,我市部分地区暴发该病,具体情况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2月15日草桥镇5户养羊大户,共120只山羊,一周内发病28只,死亡6只。发病率23.3%,死亡率21.4%。北沟镇3月20日开始发病,5d内发病124只,死亡32只,发病率42…  相似文献   

6.
刘贵生  李冰 《畜禽业》2003,(2):48-48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我,发病后3~5d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301只,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7.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家禽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母鸡的卵泡生成的数量很多,但只有在左卵巢中才能一个一个地发育为成熟的鸡蛋,而右卵巢早已退化,这是母鸡每次只能产一个蛋的原因。于是,他们在实验中通过手术给母鸡移植了一个右卵巢,这样,卵泡可以在左右两个卵巢中同时成熟,因此每次就可以同时产蛋两个。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母鸡右卵巢退化的原因,他们希望通过培育而不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来使退化的右卵巢恢复功能,从而培育出一种新的双卵巢鸡,来大大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4):37
正通常一只母鸡饲养到4个半月左右即开始下蛋,经过1年多时间产蛋率开始下降,以后逐步被淘汰。新加坡专家采用以下方法可使产蛋率提高:在母鸡产蛋率下降后,停止供应饲料和饮水,使母鸡因饥渴而产生情绪不安。3d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供应少量饮水1h,至第五天供应饲料5g,以后每天增加5克。在此期间,夜间要把鸡舍的灯光熄灭。经过这样处理后,母鸡脱下旧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及症状我县平坊镇某户养鸭存栏362只,其中金定鸭60只,本地鸭302只,均为5周龄。2002年6月21日来诊,已死亡34只。该鸭群于6月19日早发病,至21日早已发病96只,发病率26.5%,病死率35.4%。其中金定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本地鸭高。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倒地挣扎、抽搐,十分钟后死亡,病程长的可见局部关节肿胀、跛行,直至完全不能行走,主要表现为一侧的跗关节及肩关节发生肿胀,发热和疼痛。有的脚麻痹,起立和行动困难。体温未见升高,排黄绿色稀粪。全群投喂青霉素和痢特灵未见明显效…  相似文献   

10.
我县长甸镇某专业户于2000年4月28日从孵化场进了1000只健康蛋鸭雏,采用塑料大棚地面平养育雏。至5月4日即7日龄时,鸭群开始出现了颈部肌肉痉挛、角弓反张、腹泻为特征的病鸭,截止5月中旬,共计发病288只,死亡212只,发病率为28.8%,发病死亡率为73.6%。发病后,请当地兽医站兽医诊治,曾用过呋喃唑酮、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饮水、土霉素、红霉素拌料饲喂,并且先后更换其它厂家饲料及自配饲料,均不能控制病情,死亡数仍有增加,遂来县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11.
我县青椅山镇某专业户于2004年4月29日从孵化场进了1000只健康雏鹅,采用塑料大棚地面平养育雏。至5月5日即7日龄时,鹅群开始出现了颈部肌肉痉挛,角弓反张,腹泻为特征的病鹅,截止5月中旬,共计发病214只,死亡159只,发病率为21.4%,发病死亡率为74.3%。发病后,请当地兽医站兽医诊治,曾用过呋喃唑酮、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饮水。土霉素、红霉素拌料饲喂,并且先后更换其它厂家饲料及自配饲料,均不能控制病情,死亡数仍有增加,遂来县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12.
芬兰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增加母鸡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可以使母鸡生产出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鸡蛋。   研究人员利用三组30周龄的母鸡进行对比试验。他们将其中一组母鸡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提高到标准混合饲料的3.5倍,用这种饲料喂养6周以后,结果该组母鸡所产鸡蛋中维生素D的含量是另外两组母鸡所产鸡蛋的5~7倍。   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对骨骼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芬兰专家指出,一个人每天只需吃一枚这种蛋就可满足人体所需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临沂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3000只巴巴里肉雏鸭于18日龄时突然发病,死亡5只。以后发病、死亡率逐渐升高,于24日龄时死亡率达10%,前来我院动物医院就诊,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曲霉菌病。通过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鸭专业户于2002年3月25日购进巴巴里肉雏鸭3000只,平养育雏,于18日龄时突然发病,当日死亡5只,以后病情逐日加重,经投服氟哌酸、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未见明显效果,于24日龄时死亡300余只,死亡率超过10%。2临床…  相似文献   

14.
鲁艳梅 《畜禽业》2006,(1):52-53
公鸡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呈45度角的健壮公鸡。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某饲养户饲养的300只雏鹅从7日龄开始发病,至10日龄已死亡66只。据主诉,该批鹅为便于保温在炕坊内育雏,饲料为青菜和雏鸡配合饲料,垫料为陈旧稻草。发病初期发现少数鹅精神不振、不食、拉稀、张口呼吸,零星死亡。用土霉素、禽病一次灵等治疗未见效果,反而发病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2002年5月11日临沂市一养殖户从泰安某种鸡场购进AA肉雏鸡5000只,以稻草作垫料,地面散养,饲养密度为16只/m2;采用炕道加温取暖,水槽、饲料容器散放在垫料上。按鸡的正常免疫程序接种了马立克氏病和鸡新城疫疫苗。13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发病率95%以上。发病后,前3d死亡1100多只,经治疗,5d后停止死亡,前后共死亡1473只,死亡率31%。2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次数突然增加,有的伸颈张口喘气,发出沙哑的水泡音或“咕噜”声,并有甩鼻表现。病鸡精神沉郁,食…  相似文献   

17.
<正>1发病案例在2005年5月9日至26日,辽宁省丹东市宽甸老道排村八组共有6群羊467只陆续发病。1月龄至12月龄羊先发病,且传播快,病程1~5d后开始死亡,发病183只,死亡123只,发病率为85%,死亡率为57%;12月龄以上大羊发病传播慢,病程5~11d,发病153只,死亡82只,发病率为53.8%,死亡率为28.8%;年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王吉传  王海涛 《畜禽业》2005,(10):55-55
2005年3月下旬,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肉鸭,在9日龄时爆发了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病程共7d,先后发病800余只,死亡263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了40%和32.9%,经过笔者深入养殖户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霉菌性肺炎。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我县某蛋鸡养殖户饲养的500只产蛋鸡有52只陆续发病,经临床诊断为脱肛与腹水病混合发病,治愈率为90%。1发病原因营养过剩,导致蛋鸡过肥,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阻止输卵管正常复位;产蛋过多,造成输卵管内油质分泌物不足;输卵管或肛门慢性炎症;饲养环境条件差,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法氏囊病混合感染,舍内空气污染,饲养密度过大,缺硒。2发病症状病鸡腹部增大,蹲地不动,站立困难,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冠呈暗紫色,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用手触摸鸡腹部有波动感,腹下浮肿呈淡蓝绿色观,有的粪便…  相似文献   

20.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Ⅰ型腺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005年8月,郑州东郊某养犬户饲养的8只7月龄秋田犬相继发病,接着邻村又有4只6月龄混种犬发病。1月内笔者共收治12只患传肝病犬,治愈10只。死亡2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