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栽培芦笋与露地栽培芦笋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栽培芦笋与露地栽培芦笋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比露地栽培单产增加4963.5kg/hm2,利润增加4187元/hm2。但大棚栽培夏季干旱高温易于受螨类、蓟马为害,芦笋茎枯病发病程度明显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马厂乡部分农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大棚早熟西瓜、水稻栽培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早熟西瓜平均亩产4400公斤左右,产值5200元左右;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产值800元左右,除去种、肥、药、大棚等成本,每亩年纯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是小麦、水稻传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3~4倍,2005年这种高效栽培新模式在该乡推广面积已超过了1000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香瓜是喜温、喜光、耐热、耐旱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人们喜食的瓜类产品。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香瓜产业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逐渐成为强村富民的朝阳产业。香瓜生产经历了露地栽培、垄上覆膜及垄上覆膜后扣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发展到目前的大棚育苗、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该栽培技术比露地栽培早上市近50天,亩产3600kg,效益3000—4000元。  相似文献   

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主要是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比全县平均亩增产92公斤(全县平均亩产746公斤),比对照田亩增常156.8公斤(对照田平均亩产681.2公斤),亩增效益203.8元,扣除覆膜成本每亩65元,亩增纯效益138.8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地膜规格的选择单种玉米可选用幅宽60-70厘米、厚度为0.007-0.008毫米的超地膜(或0.005毫米的超微膜)为宜。  相似文献   

5.
特大青椒85-1     
一、五大优点 85—1特大青椒经20个省、市、区近千处试种,被誉为中华椒王.主要有五大优点:①早熟:育苗到采收105—110天,是大果型青椒中成熟较早的品种;②果大:果灯笼形,绿色,果大形美,一般单果重200~250克,大果重750克以上,单株结果8~15个;③抗病:高抗病毒病,不易发生“三落”;④高产:露地栽培亩产6000~7500公斤,大棚栽培亩产1万公斤以上,居青椒品种之首;⑤高效:露地栽培亩收入2500~3000元,大棚栽培亩收入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来,象山县墙头镇大棚草莓及蔬菜栽培技术协会采取多功能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使草莓采果期从12月下旬开摘到5月底结束,比露地栽培延长4个月左右,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益。1995年全镇种植大棚草莓220亩,平均亩产量1625公斤,亩产值12136.5元,产量最高的示范户蒋光明、欧如明等面积8.3亩,亩产量2015公斤,亩产值17150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我镇示范户高产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降雨多、杂草多、病害发生多,芦笋采用露地栽培方式,管理难度很大,所以只有采用大棚(包括小拱棚、大拱棚、联栋棚、避雨棚)栽培,才能确保栽培成功。我国黄河以北地区降雨少,虽然可以露地栽培芦笋,但采用大棚栽培芦笋能降低管理成本,可提高芦笋产量和收益。另外,大棚栽培芦笋的好处还有:比露地栽培的芦笋提前上市,售价  相似文献   

8.
春马铃薯覆膜早熟栽培具有早熟、高产、高效等优点.亩产量一般比露地栽培增50kg,一般在3~4月初即可收获,比露地栽培早一个多月,亩产值可达1800元左右,比露地亩增值650元以上,亩净收入1150元.  相似文献   

9.
<正> 偃师县高龙乡大屯村农民王现戌,1986年在1.3亩地上用塑料大棚覆盖种植西瓜,获得好收成,亩产达4000余公斤,亩产值5000余元。他种的大棚西瓜具有四个明显优点:一是早熟,5月上旬开始收获,5月20日大量上市,5月底罢园,比一般西瓜提早成熟20多天;二是高产,比露地栽培的西瓜增产1倍,亩产达4000余公斤;三是优质,甜度大,含糖量比露地西瓜高1度多;四是经济效益高,亩产值5000余元,比露地西瓜亩产值350元高15倍。具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春,我县庐丰乡上坊村利用竹木结构塑料薄膜大棚,种植早春菜豆近一公顷,比露地栽培提早近一个月上市,平均亩产1100公斤,产值2000余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冬季大棚(日光温室)香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香椿大棚栽培近几年发展很快,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据鲁南地区单斜面冬季大棚栽培香椿统计,平均亩产香椿芽1252.5公斤,亩产值21740元,最高亩产椿芽为2135公斤,亩产值可达6万余元。冬季大棚香椿高...  相似文献   

12.
朱宏芬  李和孟  刘健  黄坚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98-2299
对南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进行大棚与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大棚覆膜栽培对奥尼尔物候期、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宁波地区,采用塑料薄膜大棚栽培,可促使奥尼尔蓝莓提早半个月左右时间成熟上市,露地栽培的果子纵横径和产量略高于大棚覆膜栽培,但未达显著水平;大棚覆膜栽培平均单果重高于露地栽培,且差异显著,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本镇部分农户采用大棚内直播、再铺地膜等技术栽培早熟毛豆,每年亩产毛豆达500千克左右,比露地栽培不但提早20天上市,而且每亩增收1 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翁海贤 《福建农业》2012,(11):15-17
"六月红"早熟芋是仙师乡的主栽品种,为了改变品种单一和"六月红"早熟芋种源紧张的现状,近年来,我乡从江西、浙江等地引进红芽芋试种,2010年引种80多亩,亩产1320公斤,平均亩产值4450元;2011年试种110多亩,平均亩产1346公斤,平均亩产值4346元;2012年试种160亩,平均亩产量达1384公斤,平均单价3.2元/公斤,亩产值4428元/亩,比"六月红"早熟芋平均亩产1370公斤,单价2.6元/公斤,亩产值3562元,亩增866元,增长24.87%,2010、2011年经济效益与"六月红"早熟  相似文献   

15.
山丘旱薄地集约栽培红富士苹果,采用开渠撩壕、覆膜压草、配方施肥、特殊整形修剪技术,300亩8年生示范园,平均亩产888公斤,比对照亩均增产143公斤,增收430元。10年累计年均净收入1015.3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42年。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学名石刁柏,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以人工培植后采收的嫩茎为食,无公害芦笋是一种出口创汇的外销型蔬菜,无公害芦笋栽培一年,可采收15-30年,一般亩产鲜笋220公斤左右,第三年以后,采收量逐年增加,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第四年以后,  相似文献   

17.
大棚绿芦笋种植是寿县一项好的产业扶贫项目,为指导帮助更多农户掌握种植技术,本文从大棚穴盘育苗、芦笋大棚建设、四季覆膜管理、开沟定植、定植当年管理、三期采收与二次留养母茎管理、采后处理等主要技术环节总结了寿县地区绿芦笋大棚四季覆膜高效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松阳县绿珍果业公司于1998年从外地引入20个早熟优质梨品种,在海拔500多米的三叉岗水果基地进行试验观察.1999年春引入翠冠、西子绿、清香等品种4000多株(5.3hm2),2000年开始挂果,总产1万多公斤,平均亩产125公斤;2001年总产4.1万公斤,平均亩产达512.5公斤,最高株产40公斤.以平均每公斤5元的售价销售一空,总产值20.5万元,平均亩产值2562.5元,每亩纯收入1862.5元.现就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草莓是多年生浆果,近年来,我市通过采用塑料大棚促成栽培,使得冬季仍能正常生长,收获期从12月开采到次年4月底结束,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上市,大棚草莓平均亩产达到1813kg(增18.3%),亩产值10320元(增33.2%),同时比露地栽培减少农药用量70.6%,达到高产、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青薯9号秋覆膜与露地栽培丰产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秋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生育进程加快、生育阶段提前、生育期延长11 d;秋覆膜栽培平均产量52 026 kg/hm2,露地栽培平均产量34 017 kg/hm2,增产53%,纯收入增加24 577.28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