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蘑菇的栽培种一般多用粪草或麦粒作培养基。为了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我们用草粉、圹泥、蛭石等作培养基,并与粪草和麦粒培养基菌种作了对比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一)栽培种制备:供试菌株102—2。①草粉种的培养基为麦草粉100%,另加菜籽饼粉3%或干牛马粪粉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混匀后调含水量为60%。②圹泥种为干圹泥块(蚕豆大)60%,干牛、马粪粉40%,混合后用8%的清石灰水调节水分过夜,含水量60%,pH7.8。③蛭石种为蛭石或膨胀珍珠岩60%,麸皮34%,石膏粉4%,碳酸钙2%,混匀后调含水量为60%。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0年将造纸厂下脚废料晒干,配上其他原料,试制蘑菇、香菇、平菇、草菇等菌种,菌丝生长正常,通过栽培试验,出菇正常。制蘑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78%,干猪牛粪(碎粉)20%,石膏粉2%,含水量60%,pH9。制香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50%,锯木屑28%,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含水量62%,自然pH。制平菇菌种为下脚料78%,麦麸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含水量62%,自然pH。制草菇菌种为下脚  相似文献   

3.
废料栽培蘑菇也能夺取高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正熙 《食用菌》1994,(3):16-17
笔者利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的废料种蘑菇,投料800kg,栽培60m~2,收鲜菇402kg,生物效率50%,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废料的收藏 无论制种还是栽培的废料,都要尽早倒出瓶、袋,及时晒干,贮藏在向阳、通风、干燥和远离出菇场地的地方,尽量减少病虫来源。贮藏期间要注意翻晒,防止受潮后发霉、生虫。 (二)繁殖优质菌种 所有菌种全部自繁。 1.麦粒汁母种:菌种浙农1号,引自浙农大。培养基为干麦粒250g,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麦粒清洗后加水2500ml浸泡8小时,加热煮沸20分钟再过滤取汁。将麦汁按常规方法制PDA培养基。 2.麦粒原种:配方为麦粒96.5%,硫酸钙2%,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5%。麦粒用2%的生石灰水浸泡12小时,沥水拌料装瓶,用砻糠作填料,塑料薄膜封口,高压灭菌2小时,冷却至30℃时无菌操作、两点接种,1支母种接3瓶原种,25天菌丝长满瓶。 3.棉子壳栽培种;配方为棉子壳33%,干马粪33%,干肥泥3%,米糠12%,麦麸12%,玉米粉3%,  相似文献   

4.
一、麦粒菌种培养基配方小麦100公斤,硫酸镁0.1-0.2公斤,轻质碳酸钙1公斤。小麦必须无虫害、未变质、杂质少;硫酸镁用作防腐剂;轻质碳酸钙既可防止麦粒粘在一起,又可用于调节pH值。一般制作每万瓶(720毫升)菌种需小麦3000公斤左右。二、堆制优质的导引料要使麦粒培养基发菌快、吃料均匀,必须在培养基上面加一层约2厘米厚的粪草培养基,以便于发菌吃料,俗称为“导引料”。其配制方法基本上和栽培蘑菇的堆料相似,采用粪草堆制发酵而成。一般制作每万瓶菌种需干牛粪150-200公斤、干稻草400公斤、壳灰12-20公斤、  相似文献   

5.
在甘蔗产区,用甘蔗渣袋栽平菇,成本低,效益好,生物效率可达120%以上。现将我在广东省陆丰县两年的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一)制备麦粒种 二、三级菌种都用麦粒培养基,其配方为小麦100kg,糖2kg,石膏粉1kg。先将小麦洗净,入冷水浸泡5小时左右,然后置铝锅中加热煮沸约15分钟,至麦粒吸足水而不爆浆为止,沥去明水后与糖、石膏粉混均匀,装瓶、灭菌、接种按常规进行。菌种是平杂1号、平杂49、平杂52,购于广西。  相似文献   

6.
韩勇 《食用菌》2002,24(5):22-22
三位一体日光节能温室,指在普通日光温室的后墙砌成两层储藏室,上层为养殖室,下层为地下室,地下室高3m、宽3m,与地表落差1.8m,前后墙每隔1m有一个通风窗,可将前边温室里的光能、热能提供给地下室,使地下室冬暖夏凉,冬季最低温度可达7℃,夏季不通风时温度不超过30℃,全年均适合双孢菇的栽培。1菌种的制作 选适应本地区特点的活力较强及抗病、抗杂菌性好的菌种,如 AS2796进行菌丝培养。用小麦粒培养基制栽培种,菌丝长势较强且浓密、粗壮。具体操作:将颗粒饱满、无发霉的小麦淘洗后,用清水浸泡1天,水漫过小麦面15cm,每7~8小时换水1次,捞出后加水煮至麦粒涨不破为宜,沥水后加入湿重1%石膏粉拌匀,装入500mL袋,常压100℃灭菌8小时,取出降温至29~30℃接种,于22~25℃、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7.
以往栽培黑木耳一般都使用木屑和木粒菌种,而纯木屑不宜得到、木粒种工本过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用小麦粒生产黑木耳菌种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原种制作取干净的小麦粒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约半小时(煮至胀饱为宜),取出沥干表面水份后拌入麦粒干重2%的石膏粉,装入小口径瓶中(每瓶约装干小麦150——200克),塞好棉塞放入常压灭菌锅100℃处理10小时,冷却后取出摇匀即可接种。同时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基作比较。每支180×18mm的斜面试管母种可接2——6瓶原种。接种后置25——32℃下培养,麦粒种20多天、木屑种30多天即可全部满瓶。二、原种扩接栽培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长满菌丝的麦粒原种掏散以后,每瓶栽培种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粪草料菌种,制作较烦琐,尤其在南方堆制料时正逢雨季,备料不便。笔者从1980年以来,综合外地一些新配方,设计了四种制菌种的培养料配方:①泥炭土培养基——泥炭土50%,牛粪10%,统糠30%,麦糠10%,另加过磷酸钙1%、CaSO_41%、石灰2~2.5%。②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80%,牛粪10%,麦糠10%,另加CaSO_41%,过磷酸钙0.5%,石灰1.5%。③麦粒培养基——麦子80%,牛粪15%,白糖5%,另加CaSO_41%、石灰或CaCO_40.5~1%。④生料培养基—稻草40%,牛粪60%,另加麦糠5%,CaSO_41%,石灰1.5%。以粪草料培养基作对照。五种培养基的PH值均为7.2~7.5,按常规装瓶、  相似文献   

9.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 ,总结出了一套家庭自制平菇菌种、栽培平菇的技术 ,栽培成功率可达 95 %以上。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自制母种 在计划栽培平菇的日期提前 30~ 4 0天 ,选择一株商品性能好、无病虫害、成熟度较轻的平菇备用。1.1 母种培养基配方 ①麦粒培养基 :将麦粒用温水浸泡 2 0~ 30小时 ,煮沸 2 0分钟左右 ,至麦粒不开花无硬芯时为止 ,捞出滤干 ,加 1%生石灰拌匀 ,用盐水瓶或罐头瓶装至 2 / 3处 ,双层牛皮纸或聚丙烯膜封口。②棉子皮培养基 :棉子皮 78% ,麸皮 2 0 % ,生石灰 2 %。加水 110 % ,拌匀装瓶或袋后封口。…  相似文献   

10.
稻谷制凤尾菇、平菇、香菇菌种,方法简单,菌丝生长粗壮、浓密、洁白,而且不易老化,不亚于麦粒制种。现将制作方法简述如下:培养基配方为稻谷97%、石膏粉3%。先将稻谷洗净,流水浸泡,以稻谷破胸露白为准,绝不可长根发芽。气温低时可仿效稻种催芽的方法,气温高时浸2~3天后捞起过夜即可自然破胸露白。然后将破胸露白的稻谷用水冲洗,沥干滴水,拌入3%的石膏粉即可装瓶(袋)。装量为瓶(袋)的2/3,约250克干稻谷,加棉塞后高压灭菌2小时或常压灭菌8~10小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蘑菇麦粒菌种已基本上代替了粪草菌种。为保证麦粒菌种的质量,我们就配料最佳水分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株为浙农1号。于1988年6月6日生产,7日接种。培养基配方为干麦粒95%,磷肥、石膏各2%,石灰1%。设4个处理,每处理取5公斤干麦粒用  相似文献   

12.
在非棉产区,用稻草粉栽培金针菇,成本低,效益高,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 (一)制二、三级菌种 选优良品种,用常规法。配方:棉子壳45kg,麸皮5kg,糖、石膏粉各500g。 (二)培养基配方 选新鲜无霉变的干稻草,用筛孔径2~3cm的饲料粉碎机粉碎成软绵的绒状。配方为:稻草粉50kg,蔗糖、石膏粉、面粉各500g,水65~70kg。 (三)装袋灭菌 用22×50×0.02cm聚丙烯筒袋,一端先扎紧再装料,料装好后,用橡皮筋把筒袋折叠圈好,上蒸锅保持100℃灭菌8~10小时。  相似文献   

13.
《麦粒菌种的新法制作》一文在《中国食用菌》发表以来,数次收到全国各地食用菌工作者来信咨询,现将有关问题综合整理如下: 1.选料关:麦粒必须是未发芽、不霉变,没虫蛀,大小均匀、力求饱满的优质小麦。牛粪要未经雨水浇淋,杂质少,当年收捡晒干的新鲜牛粪。 2.调料关:配方:(1)小麦76%,牛粪粉22%,石膏1%,碳酸钙1%。(2)小麦30kg,牛粪粉10kg,石膏0.4kg,碳酸钙0.4kg。调料时必须根据小麦吸收后的膨胀程度灵活配制。小麦在2%石灰水中浸泡(28℃浸16小时、20℃浸20小时),使其吸透水份,含水量达49.5%左右,再捞起用清  相似文献   

14.
1984年以来,我们利用棉籽壳加牛粪粉制作蘑菇栽培种,经大床播种应用,效果良好。不仅用料成本低,制作简单,菌种成功率达95%以上,菌种呈颗粒状,播种后发菌点多,菌丝荫发结面快。现简介如下: 一、配方:1.牛粪粉48%,棉籽壳48%,石膏粉1.5%,过磷酸钙1%,石灰1.5%,水适量。2.牛粪粉44%,棉籽壳52%,石膏粉1.5%,过磷酸钙1%,石灰1.5%,水适量。二、生产工艺:1.牛粪的预处理:将新鲜牛粪收集后晒干、粉碎,用适量水将牛粪粉  相似文献   

15.
平菇菌种由于转代次数多、保存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老化而影响产量。多年来,我们在菌种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防止菌种老化的分离、复壮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更换母种培养基 ①用加富PDA培养基转接: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蛋白胨5g、玉米粉10g、酵母膏5g、小麦煮水1000ml(麦粒制作原种),分装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用常规法接入保存的母种和培养,挑选生长健壮者用于生产。②用麦粒培养基转接:小麦淘净,清水浸泡过夜,煮沸30分钟,捞出控水,拌入1%石膏粉,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的2/3,灭菌后接入母种,室温培养,菌丝满管后按常规法挑取麦粒菌种接入PDA斜面上,每支试管接一颗麦粒母种,培养7天左右菌丝满管,可作为母种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夏末秋初栽平菇,常因病虫害严重而失败。为解决盛夏吃菇难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熟料制菌袋埋土出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生产 ①母种配方:用PDA强化培养基,即土豆200g,葡萄糖20g,麦麸5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水1000m1。②原种制作:用麦粒培养基,选无虫蛀、无霉烂的麦粒,浸泡1天,再水煮,到无白心,沥去多余水分,拌入1%石膏粉,装瓶、灭菌、接种。③栽培种生产:选无霉烂、无虫蛀的玉米粒,用水浸  相似文献   

17.
麦粒菌种,即用小麦作培养料制成的原种或栽培种,一贯采用煮熟法,它的缺点较多。在实践中,我们试验出一种新的方法:将麦粒(无破烂籽)加2%石灰,在25℃下浸泡24小时或15℃以下浸泡48小时以上,在麦粒不稀不烂时过滤,晾摊30分钟,再加2%分散剂(石灰  相似文献   

18.
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本文主要报道笔者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麦草、玉米秸粉袋栽式栽培鸡腿蘑技术。 (一)菌种制作 ①母种可直接从野生鸡腿蘑上分离培养,或向供菌种单位购买,无菌操作转接于PDA培养基上,置25℃下避光培养,10天左右即可长满管。②原料配方为麦粒98%,石膏2%。将小麦粒在清水中浸24小时,再煮沸约30分钟,以手指捏破麦粒无干粉白心,但麦粒不破裂为佳。捞出后拌入石膏粉,装瓶封口,高压灭菌(1.5kg/cm~2)2小时,取出冷却,在接菌箱中接菌,置25℃发菌室内避光培养,约15天菌丝可长满瓶。③栽培种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2%。制作方法同原种,约培养20天菌丝可长满瓶。  相似文献   

19.
杜秀菊  张秀省 《食用菌》2001,23(3):22-23
聊城市位于山东西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冲积平原。1 999年夏季我校从杭州市引进高温蘑菇新登 96。试种 80m2 ,一茬采菇 3潮,平均产量 3 5kg/m2 。产值 3 5元/m2 。蘑菇色泽洁白,肉质紧,菇味纯正,口感好,受到食用者的称赞。现将试种情况简介如下:1 菌种扩繁  4月份引用母种,5月份由母种扩接原种,6月份生产栽培种。原种、栽培种所用培养基为发酵料2 5%,麦粒 75%,另加少量碳酸钙、石膏粉和过磷酸钙。2 培养料配方 每 1 0 0m2 栽培面积用量为:干麦秸1 2 0 0kg,干牛粪 1 2 0 0kg,尿素 1 8kg,碳酸…  相似文献   

20.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