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二峰总站提水灌区实际情况,利用干渠渠系配套齐全,进出水量易于掌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支渠及以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支渠采用首尾测算法进行测定,田间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田块进行测定,这样简化了测量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测得2014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6,基本上反映了灌区渠系实际用水情况、灌溉工程质量及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该方法适合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赵龙 《甘肃农业》2001,(11):43-44
一、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全县国土总面积2777平方千米(合416.7万亩).现有灌溉面积57.78万亩,此外,还有易垦荒地75.1万亩.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多以地面灌溉为主,上、下游用水不均,上游灌区用水是下游灌区的1~1.5倍,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为0.57~0.5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88,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0~0.51,水分生产率为1.24千克/立方米,渠道防渗率为28%.  相似文献   

3.
谢磊  郭纯青  方荣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34-12837
玉林市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社会需水量的60%以上,灌溉用水管理在玉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玉林市灌溉用水现状和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了灌溉用水量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对典型灌区用水量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用水定额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制定各种灌溉用水方案,实现灌溉用水总量控制;预测了玉林市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灌溉用水供需关系。结果表明,玉林市灌溉用水基本达到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农十师北屯灌区农业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及实地调研,了解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数据论证.[方法]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方法.[结果]经计算作物净灌水量为18 558.48 m3,作物灌溉用水有效系数为0.522,相对误差值为4.79;,在误差的允许范围内,计算值与实测值保持一致.[结论]农十师北屯灌区农业田间节水技术数据计算与首尾测算分析方法具有一致性,并与北屯灌区的灌溉规模、工程状况、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利用率的基本情况相符,进一步验证了首尾测算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可靠性,作为今后灌区测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综合测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以直接反映灌溉水利用程度,针对国内外有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研究,文章分别从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研究和尺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概述,分析发现在国内研究较多的是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而国外更偏向研究灌溉水利用效率内涵及评价模型构建等。对于国内外目前有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建议,并对未来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研究和发展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井渠结合具有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和调控地下水双重作用.探讨了对井渠结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节水与养水、以及灌区用水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干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的确定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新光  王密侠  张倩  赵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96-20298
通过对灌区1989~2008年20年的干支渠配水资料分析,确定历年渠首、斗口水量,并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种流量进行拟合,从而确定出干支渠系水利用系数。另外,还对灌区历年干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模拟,结果发现2种拟合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49%和1.036%,均能满足模型误差要求,并分别用这2种拟合模型对灌区未来5年的干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预测,确定灌区未来5年的干支渠渠系水利用系数在0.706~0.680变动。  相似文献   

8.
正灌溉水的运行可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水的利用效率的问题。第一个环节是从水源,通过渠系到田间的输水环节。目前,我国综合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比较低,约为0.5左右。因此,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工程改造与建设是节水灌溉的主攻方向之一。第二个环节是灌溉水在田问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灌溉。我国目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约为0.8左右。推广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改进地面灌水方法、加强田间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田间灌溉水及降水  相似文献   

9.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霞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185+187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表征和反映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基本技术指标之一,该文就农业局灌区用水管理中的几种灌溉水利用系数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同时采用"流量观测"基本方法测验并与现状统计结果对比分析,以灌区"首尾测算法"作为核验,结合某灌区测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反映了灌区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是评价灌溉水效率的重要指标。跟踪分析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合理评价节水潜力与节水灌溉发展成效,对于促进灌溉节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指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下啤酒大麦出苗率、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分变化、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降水利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冬季储水灌改为春季储水灌从技术层面上切实可行;在适宜灌水定额条件下,采用春季储水灌溉技术较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75 mm,减少土壤蒸发3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在实际大麦种植生产中应以春季储水灌定额75 mm,生育期灌水5次,灌水定额75 mm为宜,这样不仅可节约有限水资源,还可提高地温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温室生产中,作物需要的水分主要依靠滴灌和喷灌方式供给,为了解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水分运动的规律,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框架、运用CFX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滴灌和喷灌方式下水分运动情况进行了三维稳态模拟,模拟中设单位时间内供水量相同.模拟结果显示:灌溉方式对土壤中水分运动和分布有重要作用.在滴灌下,水分主要集中在作物根系区域,水分利用效率高.土壤水分呈近球状分布,随着灌溉时间的增加,球形边界逐渐模糊并向土壤深层延伸.在喷灌下,土壤水分一层层向下渗透,水分含量呈从上往下逐步递减,在每一层中的水分含量相对均一,在相同灌溉量下水分接触土壤量比滴灌时少.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节水抗旱玉米品种田间鉴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节水灌溉和常规充分灌溉条件下,对20个北方玉米主产区品种的形态及生理指标、产量形成、水分利用等进行了系统测定,并比较了相关抗旱节水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条件下,多数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一般,通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5个经济产量和WUE都表现较好的玉米品种并进行田间验证.以WUE和抗旱指数综合评价证明,郑单958、内单314和科河10号3个品种的节水抗旱性能均优于对照品种益丰29号和潞玉13号,适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引进推广.抗旱指数及其修订武与2水处理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是筛选节水抗旱玉米品种的有效指标.节水、抗旱、高产玉米品种的共同特征是株高中等、茎秆粗壮、穗位较低、单株叶面积较大;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穗型中等、粒重较大,且单位面积穗数多等.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新疆各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资源状况、种植结构、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基础上,采用共区优选法对新疆灌溉用水定额进行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该结果可为提高新疆灌溉用水率和用水效率,以及为灌溉管理节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低水头滴灌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讨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途径及我国水资源状况入手,分析了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及目前已有节水灌溉技术的成绩和不足,介绍了低水头滴灌系统及其特点,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灌区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以灌区作物受益最优和耗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不同作物种植面积和生育期内可供水量为约束条件,采用理想点法对灌区不同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灌区种植结构应当随着降雨年型不同、灌区可用水量变化而调整,在减小灌溉用水量的同时获取最大收益,该规划方法可为灌区种植结构优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棕壤耕地面积点173.3余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与夏玉米,采用的灌溉模式有15种,对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土壤水状况用土壤有效水指数法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各模式下土壤月初有效水含量及土壤供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降雨年份及干旱年份,现有灌溉模式的土壤在4、5月份供水不足。多雨年份夏玉米不需灌溉,冬小麦仍需灌溉3次,灌溉定额以225mm为最佳。正常降雨年份夏玉米生育期内需灌水两次,灌溉定额以10  相似文献   

18.
段圣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97-7299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占有量逐年减少,建立促进水资源和耕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式十分迫切。小管出流灌溉系统在满足果树灌溉的同时,能够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避免传统渠道对耕地的永久占压,有效挖掘水土资源的利用潜力,为果树栽培区提供经济、高效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我国近代以来农田水利发展的状况与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不同灌溉技术形式的研究方向,对于目前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针对措施。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我国今后节水灌溉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研究区的气象及灌溉特点,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应用到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中,考虑到研究区灌溉农业与雨养农业的特点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差异,区分灌区与非灌区、井灌与渠灌,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并计算了区域农作物广义耗水量。给出了修正的农业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并以郑州市为例验证了虚拟水含量的时空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